吴宇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作用。方法:将DAPI标记的同种异体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经尾静脉注射移植到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体内(模型组),以尾静脉注射等量PBS的UC大鼠作为对照组。光镜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变改变,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DAPI的BM-MNCs在结肠组织中的定植及分布情况,免疫荧光检测BM-MNCs中CK19、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移植组大鼠结肠组织可见新生黏膜上皮及腺体,黏膜下有新鲜至成熟肉芽组织生成,明显优于对照组;移植14天,大鼠结肠组织中可观察到DAPI标记的BM-MNCs细胞;DAPI标记的细胞可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蛋白CD34或黏膜上皮细胞特异性表达蛋白CK19。结论:BM-MNCs可向受损病变部位结肠组织迁移和定植,且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黏膜上皮细胞。
- 陈刚邱冰颜玉鲍秀琦韩宇鹏吴宇王雪姜威
- 关键词:骨髓单个核细胞溃疡性结肠炎迁移分化
- 结肠癌患者组织中VEGF和血清IGF-1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和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含量。阐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结肠癌中相关性。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2例结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对照正常12例非肿瘤外伤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检测采用双位点免疫放射测定方法(IRMA),结肠癌Dukes分期(A期8例,B期7例,C期9例,D期8例)32例做术前术后两组血清IGF-1检测,与正常12例非肿瘤外伤患者对照。结果:VEGF在结肠癌患者的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及对照组含量显示,术前血清中IGF-1含量明显高于术后及对照组(P<0.05)。依据结肠癌Dukes分期VEGF癌组织的阳性表达与IGF-1在结肠癌血清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的表达与结肠癌Dukes分期有相关性。结肠癌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结肠癌Dukes分期具有正相关性,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增高,结肠癌患者IGF-1含量增加。说明IGF-1和VEGF共同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这两种因子的联合检测对发现结肠癌较单一检测更有意义。
- 吴宇鲍秀琦姜威陈刚
- 关键词:结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大鼠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修复作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骨髓单核细胞(BM-MNCs)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修复作用。方法将标记的异体大鼠BM-MNCs移植到大鼠UC模型内,观察大鼠的精神、进食、活动、大便情况及体重变化,结肠大体形态,黏膜组织损伤的情况。结果移植7 d后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排便情况明显优于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大鼠结肠组织大体及光镜观察,移植后3 d及7 d,移植组与PBS组结肠大体标本无明显差别,移植后14 d,移植组结肠大体标本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无明显溃疡;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14 d的大鼠结肠组织中均可观察到DAPI标记的BM-MNCs细胞。结论BM-MNCs移植可以促进大鼠UC模型损伤结肠组织的修复。
- 韩宇鹏鲍秀琦颜玉陈刚邱冰吴宇王雪姜威
- 关键词:骨髓单个核细胞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