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 作品数:178 被引量:52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6-羟基多巴大鼠中脑腹侧部Bcl-2、Bax mRNA表达及灵芝孢子油的调节作用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6-羟基多巴(6-OHDA)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中脑腹侧部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灵芝孢子油对6-OHDA引起的黑质区神经元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SD大鼠被分为3组,组1:6-OHDA组、组2:灵芝孢子油+6-OHDA组、组3:正常对照组。通过脑部立体定向法将6-OHDA注射到组1和组2大鼠一侧黑质致密部建立大鼠PD模型。组2在造模前3天开始喂食灵芝孢子油500mg/(kg.d),连续10天,组1喂食生理盐水做对照。造模后10天取中脑腹侧组织,用荧光RT-PCR法检测Bcl-2、BaxmRNA表达量,Westernblot法检测Bcl-2蛋白含量。结果①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组1BaxmRNA的表达量比组3增多,而Bcl-2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组2BaxmRNA的表达量比组3下降、Bcl-2mRNA的表达量增多,组1组2间比较有差异。②Western结果显示组2BcL-2蛋白相对含量比组1和组3增高,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6-OHDA大鼠中脑腹侧部Bax表达增强,灵芝孢子油能有效地降低其表达,并使Bcl-2表达增加。
- 朱蔚文刘焯霖徐浩文叶钦勇陈玲
- 关键词:灵芝孢子油BCL-2BAX
- 吡贝地尔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多巴胺D2受体影响的自显影
- 目的:研究常用抗帕金森病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泰舒达)对脑多巴胺D2受体的影响。方法:立体定位右侧纹状体注射6-羟多巴胺制备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率约50%。模型成功后予吡贝地尔灌胃治疗(30mg/ (kg...
- 陈玲刘长征高锦辉黎锦如刘焯霖杨敏潘勇辉
- 关键词:多巴胺D2受体吡贝地尔放射自显影
- 文献传递
- 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发生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的发生情况,及其对P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对107例PD患者进行NMS问卷(NMSQuest)调查,分析NMS的分布状况及临床特征,并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Hoehn—Yahr分期、左旋多巴等效剂量、ADL问卷、MMSE评分进行评估,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探讨NMS对ADL的影响。结果97.2%(104/107)的PD患者伴发不同程度的NMS,其发生数平均(8±5)个,其中尿频、便秘、记忆力下降最常见,发生率均超过50%;UPDRS-Ⅲ评分(28.0±16.4)分,能解释ADL总分变化的48.1%(R2=0.481,P=0.000),引入NMS分值后,ADL分值可被解释的部分增加到51.1%。结论PD患者普遍伴发NMS,而影响患者的ADL。PD可能是由NMS和运动症状共同组成的多系统神经变性疾病。PD患者的NMS在临床上应引起同样的重视,运动症状与NMS同治,才能提高疗效和ADL。
- 王荣飞邵明陈玲张素平秦琴保刘晓加祁风
- 关键词:帕金森病日常生活活动问卷调查
- 护理人员对老年人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老年人安全用药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提高护理人员的老年人用药监护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2版Beers标准设计调查问卷,对广州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和某二甲老年病医院共85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 21.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5名护理人员平均得分为(11±3.7)分(满分20分),其中47人得分"不及格",占55.3%。二甲医院老年科得分高于三甲医院老年科(P<0.05)。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三甲医院老年科与非老年科之间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护理人员对老年人用药安全知识的掌握不够理想,建议对老年科护理人员加强相关培训,利用Beers标准等制作"安全用药卡片",提高老年科护理人员的用药监护能力,促进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
- 温璐平元刚陈孝陈杰曾嘉炜陈玲
- 关键词:护理人员
- 中微电极记录对DBS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 刘金龙陈玲叶小帆
- 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脑膜黑色素细胞瘤1例
- 目的 脑膜黑色素细胞瘤临床十分少见,而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更为罕见,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现报告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脑膜黑色素细胞瘤一例,为诊断脑膜黑色素瘤提供新思路。方法 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等病例特点...
- 陈歆然李言廖焕权申存周郑一帆陈玲
-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0年
-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好发于中老年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表现。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作为PD早期可单药治疗的药物,以及随着疾病的进展和药物治疗时间增长,
- 刘妍梅冼文彪周鸿雁张健陈玲裴中黎锦如刘焯霖曾进胜
- 关键词:帕金森病
- 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被引量:1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影响帕金森病(P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第2部分(UPDRSⅡ)对107例PD患者的ADL能力进行评估,并选用Hoehn-Yahr分级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Ⅲ(UPDRS-Ⅲ)、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睡眠量表及Epworth嗜睡评分量表(ESS)等量表作为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焦虑、抑郁、认知、记忆、睡眠状况等的指标。同时结合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目前左旋多巴用量等可能影响患者ADL能力的因素评估上述指标对PD患者ADL影响的程度。结果:逐步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影响PD患者ADL能力的主要因素是UPDRS-Ⅲ、ESS、病程及受教育程度。结论:运动功能及心理因素是影响PD患者ADL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治疗过程应联合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以提高PD患者的ADL能力。
- 彭烈标邵明陈玲张素平秦琴保潘速跃祁风
- 关键词:帕金森病日常生活活动焦虑
- 双上肢不自主运动,行走不稳
- 2010年
- 病例:患儿,男,10岁,因双上肢不自主运动、行走不稳4个月于1年前入院。患儿4个月前开始出现双上肢不自主扭动,手指呈指划动作,以右上肢为重,影响进食及日常活动;伴行走不稳,行走时右下肢抬高,以脚尖着地,
- 冼文彪曾进胜陈玲黎锦如梁秀龄
- 关键词:不自主运动生殖细胞瘤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颅内肿瘤
- 帕金森病及相关运动障碍的神经影像学诊断专家共识被引量:8
- 2018年
- 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及相关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脑的结构及功能影像学检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可帮助鉴别不同运动障碍疾病患者的脑内解剖学病变部位(定位)和功能障碍原因,并有助于临床药物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1])。尤其是随着我国PD诊疗的日益规范.
- 崔海伦张一帆管晓军黄沛钰刘志蓉袁园刘晓云朱红灿曹学兵陈玲陈先文陈燕商慧芳杨任民陈生弟张敏鸣王刚
- 关键词:帕金森病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