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平 作品数:49 被引量:170 H指数:7 供职机构: 长沙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活化及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以及电子显微镜进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以及超微结构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程度较正常人高,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前CD62P、CD63、CD41、PAC-1表达率较治疗后及对照组明显升高,行PCI治疗后4项指标仍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体积增大,治疗2周后血小板体积增大情况有所改善。结论血小板活化及超微结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变化明显,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动态监测指标。 黄征宇 关贤颂 邓平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活化 超微结构 硫酸镁治疗快速型房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硫酸镁对快速型房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6例急诊就诊的快速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分别给予静脉输注硫酸镁(给药方法:2.5 g硫酸镁20 min内输完,继之以第二个2.5 g硫酸镁在2 h内输完)和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律和心室率的变化。结果:在给药后的2.5 h内,治疗组患者心室率降至100次/min以下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转复为窦性心律者也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硫酸镁能增强快速型房颤的治疗效果。 李长罗 戴海鹰 黄红光 邓平关键词:房颤 心律失常 硫酸镁 IL-18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的结果 被引量:1 2015年 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的炎性细胞因子,其作为细胞因子的重要成员在患者发生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实验及临床实践表明,IL-18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笔者对IL-18与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以便为临床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唐嘉宇 邓平关键词:IL-18 心血管疾病 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对冠脉介入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对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58例PCI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联合辅酶Q1010mg每日3次口服,30d)和B组(29例,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30d),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及术后30 d hs-CRP的变化。[结果]术前、术后24h及术后30d,A组hs—CRP水平分别为(10.04±4.46)、(4.11±4.67)及(13.45±4.07)mg/L,B组则水平分别为(9.34±4.56)、(3.24±5.46)及(16.13±3.86)mg/L,两组患者PCI术后hs-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1);两组术后24h及术后30d比较,hs—CRP下降程度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术后30d比较,A组hs-CRP水平较B组下降更明显,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增加血清hs—CRP水平;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能够增强其抗炎作用,有利于预防再狭窄。 尹芝兰 邓平吸入糖皮质激素对COPD患者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后,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变化,从而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测定COPD患者规则吸入必可酮气雾剂(600 μg/d)6周前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的预计值(FEV1/pre-FEV1%)、诱导痰中细胞总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变化.结果COPD患者治疗后FEV1/pre-FEV1%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而诱导痰中细胞总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改善COPD患者的通气功能,而对其气道炎症无影响. 邓平 向旭东 陈平关键词:吸入疗法 糖皮质激素 肺功能 气道炎症 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浆硫化氢水平与亚临床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肥胖高血压病早期患者外周血硫化氢、NADPH氧化酶2水平,左房大小、左室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及室间隔厚度,探讨肥胖对高血压病亚临床心脏靶器官损害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连续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 邓平 张芬 赵正春 刘腾飞 何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环氧合酶2mRNA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作用 被引量:2 2004年 为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环氧合酶 2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影响 ,探讨环氧合酶 2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和他汀类药物的抗炎机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的方法 ,观察 4 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和 18例健康自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环氧合酶 2的表达 ,同时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单核细胞在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 (0~ 10 μmol L)干预 2 4h后环氧合酶 2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环氧合酶 2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1.6 4± 0 .2 5比 0 .5 9± 0 .2 1,P <0 .0 5 )。阿托伐他汀在体外明显抑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环氧合酶 2的表达 (P <0 .0 5 ) ,且呈浓度依赖性。结果提示 ,环氧合酶 2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中起作用 ,阿托伐他汀明显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环氧合酶 2的表达 ,环氧合酶 2可能是阿托伐他汀发挥降脂外抗炎作用的靶点之一。 邓平 赵水平 白衡初 周宏年 聂赛关键词:内科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环氧合酶2 阿托伐他汀 硫化氢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3年 邓平 赵正春关键词:硫化氢 动脉粥样硬化 再灌注 心力衰竭 非诺贝特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调脂药物非诺贝特对兔脂肪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新西兰兔皮下脂肪组织行脂肪细胞原代培养,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非诺贝特刺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脂肪细胞培养液中TNF-α蛋白水平,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测定脂肪细胞TNF-α和PPARαmRNA的表达。结果较低剂量的OxLDL刺激脂肪细胞TNF-α分泌,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的非诺贝特呈剂量依赖性降低OxLDL诱导的脂肪细胞TNF-α分泌及mRNA表达,而相应的PPARαmRNA的表达则无显著变化。结论非诺贝特可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兔脂肪细胞TNF-α分泌,这一作用可能有利于胰岛素抵抗的改善。 吴洁 赵水平 吴智鸿 邓平关键词:非诺贝特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脂肪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S100A1蛋白基因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6年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S100A1蛋白高度特异性表达于心肌细胞,在心力衰竭时,其表达明显降低。S100A1蛋白可具有抑制心肌程序性细胞死亡、逆转心肌重构、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供应及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力的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S100A1蛋白高表达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陈焕 邓平关键词:心力衰竭 基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