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亚杰

作品数:30 被引量:12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鸵鸟
  • 4篇微卫星
  • 4篇精液
  • 4篇精液品质
  • 4篇繁殖
  • 4篇采精
  • 3篇血清
  • 3篇生化指标
  • 3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2篇饲养
  • 2篇脾脏
  • 2篇坡鹿
  • 2篇种群
  • 2篇微卫星DNA
  • 2篇无机
  • 2篇精子
  • 2篇海南坡鹿
  • 2篇T淋巴细胞

机构

  • 15篇农业部动物检...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山东省出入境...

作者

  • 30篇吉亚杰
  • 18篇董武子
  • 13篇尹燕博
  • 9篇陆明哲
  • 7篇孙淑芳
  • 5篇梁成珠
  • 5篇张德兴
  • 4篇王丽萍
  • 4篇王永林
  • 3篇于新文
  • 3篇田茂春
  • 3篇邹琦
  • 2篇张彦明
  • 2篇宋延龄
  • 2篇张琼
  • 2篇蒋正军
  • 2篇马洪超
  • 1篇谭金山
  • 1篇曾治高
  • 1篇肖向红

传媒

  • 4篇Curren...
  • 4篇经济动物学报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中国林副特产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2004年世...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中国家禽
  • 1篇畜牧兽医杂志
  • 1篇中国兽医科技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毛皮动物饲养
  • 1篇陕西农业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5
  • 2篇1994
  • 4篇190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鸵鸟采精方法研究
尹燕博吉亚杰董武子梁成珠陆明哲孙淑芳于新文田茂春
鸵鸟精液品质及精液低温保存的初步研究
初步测定鸵鸟精液的几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鸵鸟精液是乳白色略有腥味不透明的液体。鸵鸟的射精量为0.1 7--2.05ml(平均为0.95m1),精液PH6.7--7.5(平均7.0),精子密度为15.7--48亿/ml(...
陆明哲吉亚杰尹燕博董武子孙淑芳刘键胡云祥梁成珠
关键词:鸵鸟精液品质精子活率
文献传递
对中国飞蝗种下阶元划分和历史演化过程的几点看法被引量:30
2003年
前人把我国飞蝗划分为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三个亚种 ,并推测我国最原始的飞蝗发生地可能是郑州 -开封东北至临清 -禹南以南的古黄河冲积扇地带。由于飞蝗的形态、生理、生态等性状受气候与生态条件影响 ,从而在地区间变化很大 ,而且过去关于我国飞蝗发生动态和演化的分析均忽视了地史中重大气候事件的影响 ,因此有关结论的可靠性值得质疑并有待深入验证。根据分子群体遗传学的最新研究结果 ,我们认为 :( 1)我国飞蝗应被重新划分为青藏种群、海南种群和北方种群 3大类群 ;( 2 )我国东部地区 (辽宁、黄淮平原、陕西和山西 )的飞蝗与海南的飞蝗之间的遗传差别已达亚种水平 ,因此不是东亚飞蝗 ,而是亚洲飞蝗经过适应性演化在我国华北地区形成的特异地理宗———华北地理宗 ;( 3)华北地理宗的形成应是末次冰期后种群大规模扩张的结果 ,推测是由蒙新高原的飞蝗沿黄河流域逐步扩散而来 ;( 4 )结合历史上飞蝗发生的情况可以推断 ,在中国 ,至少在北至北纬 4 6℃的地区 ,光周期不会成为飞蝗发育的限制性因素 ,有效积温可能是惟一限制性气候因子。因此 ,在气候逐渐变暖的趋势下 ,飞蝗有逐渐向北扩散的可能 ,东北地区将会逐步具有飞蝗大发生所需要的必要气候条。
张德兴闫路娜康乐吉亚杰
关键词:东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种群遗传微卫星DNA蝗区
鸵鸟精液品质及精液低温保存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测定鸵鸟精液生理指标 ,结果表明 ,鸵鸟的射精量为 0 1 7~ 2 0 3mL ,精液 pH6 7~7 3,精子密度为 1 5 7~ 48 0亿 /mL ,原精液精子畸形率 3 0 9%~ 1 3 3% ,精子活率范围0 78~ 0 92。对鸵鸟精液用不同稀释液稀释后低温保存效果比较研究 ,初步获得在 0~ 5℃时用改进MEM液作稀释液以 1∶2比例稀释后 ,精子在设计的条件下存活时间平均约 72h ,而相应原精液或 0 85 %NaCl液作 1∶2稀释的精液在同样条件下精子仅能存活约 2
吉亚杰尹燕博董武子
关键词:鸵鸟精液品质稀释液养殖
不同月龄鸵鸟主要血液生化参数测定被引量:4
2002年
对 6个月龄段鸵鸟的 16种血浆生化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不同月龄的鸵鸟 ,其血浆主要生化参数是有差异的。 1月龄以内的鸵鸟除总胆红素 (T.Bi)值外 ,其他各项指标参考值均比 3~ 4月龄的低(P<0 .0 5 )。从 1月龄到 6 0月龄鸵鸟的总蛋白 (TP)、Ca2 +等值逐渐升高 ,而从 3~ 4月龄到成年鸵鸟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 T)、P(无机磷 )、乳酸脱氢酶 (L DH)、碱性磷酸酶 (AL P)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他各项指标的测定值随月龄变化有较大的变动。 Ca2 +∶ P(无机磷 )值随月龄而逐渐增加 ,到成年鸵鸟时达到 3∶ 1。
董武子张彦明尹燕博吉亚杰
关键词:鸵鸟生化参数月龄
鸵鸟采精方法研究
2001年
对 1 0只体况较好的黑颈公鸵鸟进行假阴道法采精试验 ,结果获得优良品质的精液 ,平均精液量为 0 94mL ,精子活率平均为 0 88。试验表明 ,在对公鸵鸟进行一定时间的调教之后 ,采用假阴道法采精是简单可行。
尹燕博吉亚杰董武子
关键词:鸵鸟采精人工授精
奠基者效应对海南坡鹿迁地保护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7年
在迁地保护中,奠基者效应通常会导致新建种群与源种群的遗传分化,并使新建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低于源种群。海南坡鹿(Cervuseldi hainanus)是世界濒危种,野生种群仅分布在中国海南岛。由于栖息地破坏和过度狩猎,至20世纪70年代,这个物种仅剩26只,已经濒临绝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自1976年开始对海南坡鹿实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该种群的数量从最初的26只增加到1600多只。本文采用10个微卫星位点对一个源种群(大田种群)和5个迁地种群(邦溪、甘什岭、枫木、金牛岭、文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6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均较低(He≈0·3);5个迁地种群分别有1、3或5个单态位点,大田种群无单态位点;邦溪种群与大田种群遗传分化显著,而甘什岭种群与大田种群的遗传分化不显著。结果表明,奠基者效应导致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并且对于不同迁地种群,影响也不相同。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有建群者数量、引种方式和建群种群的结构。该研究为今后在海南岛建立新的海南坡鹿迁地种群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也为其他濒危物种的迁地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张琼吉亚杰曾治高宋延龄张德兴
关键词:海南坡鹿微卫星迁地保护
栏养鸵鸟的繁殖行为观察
董武子吉亚杰尹燕博田茂春
成年狍雌性生殖器官组织形态学观察被引量:2
1994年
新中国成立后,海南岛沿海防护林经历38年的建设,至1992年建成长1284.4km,面积达4.78万hm^2的绿色长城,它是防治风沙灾害的屏障,在海南大农业建高和生态平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沿海防护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村庄免受或减轻台风造成的损失,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为沿海居民提供用要才、薪炭和经济林果等。沿海防护林建设正朝着树种多样化。
王丽萍王永林吉亚杰邹琦
关键词:雌性生殖器官形态学饲养
一岁龄犬淋巴器官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对4只1岁龄犬的胸腺、淋巴结和脾进行了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并以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法显示T淋巴细胞的分布,结果表明:1岁龄犬胸腺发达;ANAE阳性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胸腺小叶的皮质部;髓质内淋巴细胞数量较少,但分布有胸腺小体(直径约36μm).淋巴结内分布有生发中心的次级淋巴小结,ANAE阳性反应的淋巴细胞分布在淋巴小结周围的套层及淋巴结的副皮质区。脾脏被在和小梁发达,白髓以典型的脾小结和动脉周围淋巴鞘的形式散布在红髓之间,脾小结有生发中心,脾窦较宽大,ANAE阳性淋巴细胞分布在脾小结外周、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边缘区和椭球内。
王丽萍王永林吉亚杰孙中武孙中文
关键词:胸腺T-淋巴细胞组织学组织化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