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德兴

作品数:12 被引量:21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微卫星
  • 4篇生态学
  • 4篇种群
  • 4篇分子生态
  • 4篇分子生态学
  • 3篇生态学研究
  • 3篇分子生态学研...
  • 2篇遗传学
  • 2篇坡鹿
  • 2篇群体遗传学
  • 2篇微卫星DNA
  • 2篇微卫星DNA...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形成
  • 2篇海南坡鹿
  • 2篇飞蝗
  • 1篇第四纪冰期
  • 1篇东亚飞蝗
  • 1篇东亚钳蝎
  • 1篇多态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2篇张德兴
  • 5篇吉亚杰
  • 2篇宋延龄
  • 2篇张琼
  • 2篇闫路娜
  • 1篇曾治高
  • 1篇石承民
  • 1篇李义明
  • 1篇康乐
  • 1篇杨玉慧
  • 1篇曾志高

传媒

  • 5篇Curren...
  • 2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科学观察
  • 1篇中国昆虫学会...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7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种群微卫星DNA分析中样本量对各种遗传多样性度量指标的影响被引量:92
2004年
我们以中国飞蝗种群的微卫星遗传分析数据为例 ,评估了取样对种群遗传多样性指标的影响 ,结果显示 :样本大小与所观测到的每位点等位基因数、平均等位基因数及基因丰富度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 ,而与期望杂合度无显著相关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所观测到的种群基因丰富度及其检测所需的样本量 ;对大多数种群遗传和分子生态学研究而言 ,30 - 5 0个个体是微卫星DNA分析所需要的最小样本量。基因丰富度经过稀疏法或多次随机抽样法校正后 ,可适用于瓶颈效应等种群历史数量变动的检测。另外 ,在研究中 。
闫路娜张德兴
关键词:样本量杂合度微卫星DNA标记飞蝗分子生态学
对中国飞蝗种下阶元划分和历史演化过程的几点看法被引量:30
2003年
前人把我国飞蝗划分为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三个亚种 ,并推测我国最原始的飞蝗发生地可能是郑州 -开封东北至临清 -禹南以南的古黄河冲积扇地带。由于飞蝗的形态、生理、生态等性状受气候与生态条件影响 ,从而在地区间变化很大 ,而且过去关于我国飞蝗发生动态和演化的分析均忽视了地史中重大气候事件的影响 ,因此有关结论的可靠性值得质疑并有待深入验证。根据分子群体遗传学的最新研究结果 ,我们认为 :( 1)我国飞蝗应被重新划分为青藏种群、海南种群和北方种群 3大类群 ;( 2 )我国东部地区 (辽宁、黄淮平原、陕西和山西 )的飞蝗与海南的飞蝗之间的遗传差别已达亚种水平 ,因此不是东亚飞蝗 ,而是亚洲飞蝗经过适应性演化在我国华北地区形成的特异地理宗———华北地理宗 ;( 3)华北地理宗的形成应是末次冰期后种群大规模扩张的结果 ,推测是由蒙新高原的飞蝗沿黄河流域逐步扩散而来 ;( 4 )结合历史上飞蝗发生的情况可以推断 ,在中国 ,至少在北至北纬 4 6℃的地区 ,光周期不会成为飞蝗发育的限制性因素 ,有效积温可能是惟一限制性气候因子。因此 ,在气候逐渐变暖的趋势下 ,飞蝗有逐渐向北扩散的可能 ,东北地区将会逐步具有飞蝗大发生所需要的必要气候条。
张德兴闫路娜康乐吉亚杰
关键词:东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种群遗传微卫星DNA蝗区
为什么在物种概念上难以达成共识?被引量:11
2016年
生物学家通常认为物种是生命多样性的基本单位。然而,尽管近一个世纪以来生物学家们不断地讨论物种概念问题,但到目前为止仍然难以形成共识。大多数生物学家关注如何定义物种主要是因为它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所以,不同学者提出的物种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实践应用上的可操作性,并且其视角难免受其专业见地以及对形成新物种的进化过程的认识所影响。物种代表了进化过程的一个阶段,而且不同的"物种"可能处于物种形成这个进化过程的不同阶段。鉴于"定义"实际上是一种类似协议的约定或界定,任何定义都是一种带有局限性的概括,因此我们可能很难建立一个与分类实践中千变万化的情况都能完全匹配协调的物种定义。已经提出来的那些物种概念或定义都有其合理性,但是也没有一个是完美无缺的。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就可能会因为固执地坚持某一特定的物种概念而在物种界定和进化研究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引入错误甚至制造混乱。
张德兴
关键词:物种物种概念物种形成生殖隔离种群分化
新生代环境变化的生态学后果:东亚钳蝎谱系生物地理学的启示
新生代气候条件经历了剧烈的变化,自然环境进行了大范围的重建.历史候环境变迁常常会导致生物在地理分布,多样性格局,群体结构,群体数量等方面的变化,而生物的这些变化常常会在其现生群体的遗传组成上留下'烙印'.因此,通过检测这...
石承民张德兴
奠基者效应对海南坡鹿迁地保护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7年
在迁地保护中,奠基者效应通常会导致新建种群与源种群的遗传分化,并使新建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低于源种群。海南坡鹿(Cervuseldi hainanus)是世界濒危种,野生种群仅分布在中国海南岛。由于栖息地破坏和过度狩猎,至20世纪70年代,这个物种仅剩26只,已经濒临绝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自1976年开始对海南坡鹿实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该种群的数量从最初的26只增加到1600多只。本文采用10个微卫星位点对一个源种群(大田种群)和5个迁地种群(邦溪、甘什岭、枫木、金牛岭、文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6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均较低(He≈0·3);5个迁地种群分别有1、3或5个单态位点,大田种群无单态位点;邦溪种群与大田种群遗传分化显著,而甘什岭种群与大田种群的遗传分化不显著。结果表明,奠基者效应导致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并且对于不同迁地种群,影响也不相同。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有建群者数量、引种方式和建群种群的结构。该研究为今后在海南岛建立新的海南坡鹿迁地种群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也为其他濒危物种的迁地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张琼吉亚杰曾治高宋延龄张德兴
关键词:海南坡鹿微卫星迁地保护
分子生态学研究:现状和前景
<正> 分子生态学是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学科,它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的不断突破使得对复杂宏观生物学问题的研究成为可能,极大地推动了生态、种群、进化、行为、生物系统学以及生物地理演化等领域的发展,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独特揭示力的...
张德兴
文献传递
用于海南坡鹿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多态性微卫星DNA标记(英文)被引量:9
2005年
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是坡鹿的一个亚种,仅分布于中国海南岛,该种群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历了严重的瓶颈效应。为了解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本文从牛科及其它鹿科的已报道的104对微卫星位点中筛选了10对保守性好、多态性较高的微卫星位点。这10对微卫星位点的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042到0·640 ,等位基因数为2至6 ,因此是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位点,不仅可用于检测海南坡鹿的遗传多样性,同时还可以适用于其它偶蹄目动物的相关研究[动物学报51 (3) : 530 -534 , 2005]。
张琼吉亚杰曾志高宋延龄张德兴
关键词:微卫星DNA标记海南坡鹿多态性偶蹄目鹿科牛科
鳞翅目昆虫基因组中微卫星DNA的特征以及对其分离的影响被引量:11
2004年
本文根据我们对鳞翅目昆虫棉铃虫和松毛虫以及其它动物 (筏蜘蛛、朱、鳕鱼和飞蝗 )的微卫星富集性基因组DNA文库的筛选和分析结果 ,结合其它实验室已发表的资料 ,对鳞翅目昆虫基因组中微卫星DNA的丰度和结构特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 :与其它类群相比 ,尽管鳞翅目昆虫物种间存在差异 ,但其基因组中存在明显偏多的侧翼序列重复的、以多拷贝形式存在的微卫星位点 ,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以基因家族的形式存在。微卫星DNA家族通常可以在序列分析阶段被识别出来 ,但很多多拷贝位点只有通过一系列后续分析才能被检查出来。这应是鳞翅目昆虫中微卫星位点的优化率相对偏低的主要原因。棉铃虫和松毛虫基因组中三相重复微卫星丰度相对较高 ,从而从某种程度上补偿了这些物种微卫星分离过程中因丰度低、多拷贝位点比例高所带来的困难。棉铃虫微卫星DNA家族侧翼序列中多聚T/A序列的存在表明 。
吉亚杰张德兴
关键词:鳞翅目昆虫基因组微卫星DNA棉铃虫
钳蝎系统分类研究概况被引量:7
2005年
传统观点认为蝎类是蛛形纲中最原始的类群,但是最近的形态分析和分子系统发生研究表明蝎类与单胫类(Haplocnemata=Solifugae+Pseudoscorpiones)构成姐妹群,并与盲蛛类一起在蛛形纲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钳蝎科是蝎目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科,目前已知82属600余种。钳蝎一直被认为是蝎目中最原始的类群,但是随着Pseudochactidae的发现和建立,其原始的地位也被取代。钳蝎科中亚科的划分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至今尚没有一个亚科划分意见被广泛接受。同样,钳蝎科中属种的界定也存在问题,一些建立较早的属亟待修订。本文对钳蝎的系统发生和分类进行了综述,并对国内外文献中已记载的中国钳蝎种类进行了汇总和记述,即东亚钳蝎Mesobuthusmartensii(Karsch,1879),条斑钳蝎蒙古亚种M.eupeusmongolicus(Birula,1911)、凶恶亚种M.e.thersites(C.L.Koch,1839),高加索钳蝎间型亚种M.caucasicusintermedius(Birula,1897)、普氏亚种M.c.przewaklskii(Birula,1897),细尖狼蝎Lychasmucronatus(Fabricius,1798),斑等蝎Isometrusmaculates(DeGeer,1778),凹直钳蝎Orthochirusscrobiculosus(Grube,1873)。
石承民张德兴
关键词:蛛形纲形态分析
对我国分子生态学研究近期发展战略的一些思考被引量:3
2015年
分子生态学是多学科交叉的整合性研究领域,是运用进化生物学理论解决宏观生物学问题的科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本学科已日趋成熟,它不仅已经广泛渗透到宏观生物学的众多学科领域,而且已经成为连接和融合很多不同学科的桥梁,是目前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其研究的范畴,从最基础的理论和方法技术,到格局和模式的发现和描述,到对过程和机制的深入探讨,再到付诸于实践的行动和规划指导等各个层次。分子生态学的兴起给宏观生物学带来了若干飞跃性的变化,使宏观生物学由传统的以观察、测量和推理为主的描述性研究转变为以从生物和种群的遗传构成的变化和历史演化背景上检验、证明科学假设及揭示机制和规律为主的机制性/解释性研究,因而使得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规律、生态和进化过程及机制的探索成为可能。分子生态学已经进入组学研究时代,这使得阐明复杂生态过程、生物地理过程和适应性演化过程的机制性研究由原来难以企及的梦想变成完全可以实现的探求;它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其中最有深远影响的将是对分子生态学研究至关重要的进化生物学基础理论方面的突破,例如遗传变异理论、种群分化理论、表观遗传因素的作用,乃至进化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构架等等。这些方面的进展必将使宏观生物学迎来一场空前的革命,并对生态学的所有分支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催生诸如生态表观组学这样的新分支学科。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分子生态学组学时代的开启,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提出和建立生命科学的新方法、新假说、新思想和新理论提供了莫大的探索空间——此前我们对宏观生物学方法、理论和思想的发展贡献很小。然而,限制组学时代重大突破的关键因素是理论、概念、理念、实验方法或分析方法方
张德兴
关键词:进化生物学表观遗传修饰群体遗传学物种形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