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迎
- 作品数:19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社会时间视域下翻转课堂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8
- 2018年
- 时间作为翻转课堂的关键要素,在教学模式改革中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社会时间的角度来看,翻转课堂实质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时间的翻转,从传统课堂中翻转出的那一部分时间属于虚拟教学时间。虚拟教学时间具有可逆性、本征性和异步性,这与传统课堂教学时间的线性、集体性和一致性特征不同,容易因时间压缩引发教师的"时间荒"问题,多任务环境带来学生的时间分配困境,以及异步学习冲击学校的时间制度等问题。欲以翻转课堂引领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变革学校的时间规制,加强师生的时间管理技能,走时间人性化之路。
- 郭瑞迎龙卓华
- 关键词:社会时间
- 英国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背景、内涵及发展趋势被引量:8
- 2019年
- 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理念强调教师学习的复杂性和持续性,从更广阔的视野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教师的职位晋升或参与管理岗位进行规划和引导,维护教师专业性,促进教师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与以往的教师专业发展相比,持续性专业发展理念具有两方面的优势:在时间维度上,打破传统的线性模式,注重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个人解释框架;在空间维度上,突破学习情境间的界限,强调不同学习空间的有效利用。在未来的走向中,将沿着平衡各方需求、关注教师情感以及迈向民主专业化的路径不断完善,这为重新审视我国教师在职培养理念及实践提供有益镜鉴。
- 郭瑞迎牛梦虎
- 关键词:教师学习教师培训教师教育
- 教育学地位问题评析被引量:3
- 2018年
- 教育学地位偏低是一个长期困扰教育学人的重要问题。不少学者对此提供了自己的思考。本文回顾了对该问题的主要解释,指出了它们的贡献与不足。其主要贡献在于:提供了认识论、本体论、社会关系三个维度的解释;强调教育学地位问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认为教育学地位问题并非孤立的问题;指出教育学地位与其研究者的地位存在密切关系;认识到决定教育学地位的机制之复杂。反思这些解释与贡献,其不足体现在:鲜有学者将其作为普遍性问题探讨;它们没有探讨一个前提性问题:知识因何会有地位;对围绕教育学地位的争论之意义揭示不足。
- 郭瑞迎张建国
- 关键词:教育学学科地位独立性
- 城乡关系视域下农村教育的特征演变及趋势分析
- 2019年
- 城乡关系是解释城乡二元体制下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将农村教育置于百年城乡关系变革的历史轨迹中,梳理农村教育在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演变。在农村包围城市阶段,农村教育呈现出实验式、田园式、新民主主义式的特点;在城市优先发展阶段,农村教育呈现出他者式、悬浮式的特点;在城乡统筹一体阶段,农村教育呈现出主体式、精准式、共享式的特点。农村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与城乡关系的演变一脉相承,城乡关系从对立逐渐走向融合,城乡教育也从二元趋向一体化。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城乡理论在中国本土化的创造性结晶,也体现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坚持走乡村振兴之路的内在合理性。
- 郭瑞迎杨蓉
- 关键词:农村教育城乡一体化
- 身份认同视域下公费师范生实习现状与反思
- 2023年
- 在实施高素质教师人才培育计划的背景下,改进公费师范生教育实习环节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但已有研究未深入探讨实习生面临的身份认同问题。以部属师范院校408名公费师范生为对象,综合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身份认同测量理论建构并调查实习后公费师范生的教师身份认同状况,聚焦实习活动剖析影响教师身份认同的因素。结果发现:教育实习后公费师范生整体教师身份认同水平较好;公费师范生对教师身份具体维度的认同水平存在差异;教师身份认知驱动教师身份行为;教育实习存在影响公费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的多个因素。应通过优化教育实习中的教师身份体验、强化教师身份模仿来推动实习生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
- 王耀率蔡泽文郭瑞迎
- 关键词:教育实习身份认同公费师范生
-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形式、内容与影响因素——基于“马云乡村教师计划”TALIS调查问卷
- 2021年
-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乡村教育振兴的根本。“马云乡村教师计划”为研究何种形式、哪些内容更能有效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哪些因素可能阻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以TALIS问卷为研究工具,对306名获奖乡村教师进行调查,发现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形式更偏向传统化,乡村教师实际参与的专业发展内容与教师需要的专业发展内容存在较大差异,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缺少鼓励和支持。在研究结果与结论基础上,从政策支持、丰富和创新专业发展形式、制定个性化专业发展项目、学校支持、关注低学历教师和女性教师专业发展五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有效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 刘蕊郭瑞迎
- 关键词:乡村教师
- 辩证看待跳进学校的广场舞被引量:1
- 2015年
- 据报道,湖北襄阳春园路小学将广场舞纳入学校的校本教材,课间操时间学生不仅大跳广场舞,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全校500多名学生还集体学习广场舞。这种音乐舞蹈和体育锻炼融合在一起的轻松课堂也颇受学生欢迎。如今风靡中国的广场舞,因其热闹轻松、简单易学等特点,逐渐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现如今,广场舞的"地盘"逐渐扩大,竟然越过围墙,进入了学校的领地。一方面,广场舞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 郭瑞迎
- 关键词:休闲娱乐活动音乐舞蹈舞蹈课程教育空间形态美
- 人工智能与人:智能教育时代理想师生关系的重塑被引量:11
- 2018年
- 教育实践是师生主体间基于共同目的而进行的交互行为,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教育活动面临更为复杂的现实环境。人工智能介入教育领域,基于教育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层面引发解构与重构,造成师生关系在教育模式、"爱真理"与"爱吾师"间的博弈、教师职业存在之必要性等方面的变革。智能教育时代理想师生关系的重塑,需从变革与坚守两个方面出发,将"经师"与"人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相统一,构建师生主体间交互的生成性关系。
- 潘小芳郭瑞迎
-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教育师生关系
- 活动理论视角下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与优化路径
- 2024年
- 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预防和干预有助于新时代培养高素质教师和高质量教师队伍。职业倦怠成因从归因于个体开始,到关注生活交往或工作环境压力,再拓展为探讨文化与社会的复合作用。从活动理论视角,意识与活动的不统一,制度、分工、工具、共同体等要素表明了外在环境的影响,由这些要素构成的活动子系统则揭示了活动系统单元对教师要素的综合作用。教师的活动系统是与职业倦怠密切相关的结构,不同矛盾的呈现形式提供了从内与外、个体到环境的教师职业倦怠分析框架。职业倦怠的化解可从教师与外在环境有机互动的系统理念激发教师自我引导、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生命关照维度、营造具有和谐氛围的师生共同体作为活动系统耦合的动力等方面展开。
- 杨孟奎郭瑞迎
-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
-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学校仪式的分析与建构被引量:5
- 2019年
- 在微观的互动仪式理论视域下,学校仪式是一种关于个体身体空间、关注焦点、生命情感体验的互动结构。但在学校教育的现实境遇中,教育者不断为仪式活动增值、赋义,实施过程中身体的离散消解了仪式互动的基础,固化的制度程式模糊了相互关注焦点,严格的科层结构抑制生命体验,学校仪式沦为一种形式表演。构建自主、自然、自发的学校互动仪式,需转变仪式实施理念,凸显学校仪式的育人价值;打破仪式空间阻隔,保障学校仪式的身体聚集;放活仪式制度程式,传达相互关注的焦点;优化仪式科层结构,分享共同情绪和情感体验。
- 郭瑞迎刘丹
- 关键词:学校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