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通
-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勃起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和勃起正常男性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差异,探讨维生素D在诊疗E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诊治的65例初步诊断为ED的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30名性功能正常的男性育前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血清25(OH)D、空腹血糖、血清睾酮、雌二醇、泌乳素水平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结果 两组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IIEF-5评分将试验组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两组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D患者IIEF-5评分与血清25(OH)D水平呈正相关(r=0.281,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ED发病和加重的潜在危险因素,血清25(OH)D检测对于ED患者的诊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潘通黄永汉廖黎黎黄大雄
- 关键词: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勃起功能障碍
- 精浆内源性哇巴因对精子质量影响的初步探究
- 目的 探究精浆内源性哇巴因(endogenous ouabain,EO)水平对精子前向运动(progressive mobility,PR)百分率的影响以及其与精子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
- 黄永汉潘通徐杰伟廖黎黎刘雄春陈美玲
-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血清NO、8-OHdG和抑制素B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抑制素B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262例(观察组),按病情程度分为Ⅰ度71例、Ⅱ度138例、Ⅲ度53例,另选男性健康志愿者207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NO、8-OHdG和抑制素B水平。分析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血清NO、8-OHdG和抑制素B水平与精液质量(精子畸形率、精子前向活动率、精子存活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NO、8-OHd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抑制素B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均<0. 05。Ⅰ、Ⅱ、Ⅲ度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血清NO、8-OHdG水平逐渐升高,血清抑制素B水平逐渐降低,组间比较P均<0. 05。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血清NO、8-OHdG水平与精子畸形率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 309、0. 327,P均<0. 05),与精子前向活动率均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 305、-0. 361,P均<0. 05),与精子存活率亦均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 331、-0. 348,P均<0. 05);血清抑制素B水平与精子畸形率呈负相关关系(r=-0. 311,P <0. 05),与精子前向活动率、精子存活率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 312、0. 340,P均<0. 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血清NO、8-OHdG水平上升,抑制素B水平下降;三者水平变化可反映患者精子质量及精索静脉曲张程度。
- 廖黎黎潘通黄永汉
-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抑制素B
- 精浆内源性哇巴因水平与精子活动力和DNA碎片指数的关系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究精浆内源性哇巴因(EO)水平对精子前向运动(PR)百分率的影响以及与精子DNA碎片指数(DFI)、精浆丙二醛(MDA)的关系。方法选取男科门诊患者的精液样本78例,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检测PR百分率[按PR百分率不同将样本分为正常组(PR≥32%)、轻度弱精子症组(32%>PR≥20%)、中度弱精子症组(20%>PR≥10%)、严重和极度弱精子症组(PR<10%)],酶联免疫法检测精浆EO水平,核染色质扩散法检测精子DFI,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精浆MDA水平,分析精浆EO水平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正常组精浆EO水平明显低于各弱精子症组(P<0.01),各弱精子症组精浆E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精浆EO水平与精子DFI呈正相关(r=0.388,P<0.01);精浆EO水平与精浆MDA水平呈正相关(r=0.397,P<0.01)。结论精浆EO水平对精子PR能力及DNA完整性有重要影响。
- 潘通黄永汉徐杰伟陈美玲万小妍廖黎黎
- 关键词:哇巴因精子活动力氧化应激丙二醛
- 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在门诊局麻下行左侧显微结扎的疗效评价
- 2024年
- 目的分析双侧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门诊局麻下单独做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显微结扎术(MV)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MV治疗的42例双侧V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门诊局麻条件下实施左侧MV。比较患者手术前后B超下VC病情发展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精子质量参数变化。结果患者于手术后1个月复查阴囊B超示:右侧VC消失率为52.4%(22/42)。于手术后3个月复查,精子浓度、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存活率均显著高于术前,精子DNA碎片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VC患者在门诊局麻下可优先采取单纯行左侧MV手术的策略,如术后复查阴囊B超发现右侧VC消失,可以不需再次手术,以避免过度治疗。
- 潘通廖黎黎黄大雄李杨黄永汉
-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显微外科局麻门诊
- 不同病因无精子症患者睾丸取精及ICSI治疗的临床结局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无精子症患者行睾丸取精并联合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无精子症患者资料,共173例。按病因分为两组,接受睾丸显微取精术(micro-testicular sperm extraction,micro-TESE)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患者65例,接受睾丸穿刺取精术(testicular sperm aspiration,TESA)或附睾穿刺取精术(percutaneous epididymal sperm aspiration,PESA)的梗阻性无精子症(obstructive azoospermia,OA)患者108例。分析不同病因NOA患者精子获取率(sperm retrieval rate,SRR)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的ICSI临床结局。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有27例NOA患者成功取到精子(SRR=41.5%)。精子获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睾丸炎13例(13/15,86.7%),隐睾术后8例(8/14,57.1%),克氏综合征2例(2/4,50%),AZFc区缺失2例(2/5,40%),不明原因2例(2/27,7.4%)。NOA患者是否取到精子与患者年龄、睾丸体积、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抑制素B(inhibin B)的水平无关(P>0.05)。与OA患者相比,NOA患者受精率、双原核(2PN)正常受精率更低(P<0.05),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病因的无精子症患者,SRR有很大差异;总体而言,梗阻性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临床妊娠率无差异。
- 廖黎黎潘通黄大雄黄永汉
- 关键词: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无精子症
- 内源性哇巴因在弱精子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弱精子症是造成男性不育的重妻因素之一。目前临床上针对弱精子症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全身性用药,缺乏组织特异性。深入探讨弱精子症发病机制,对开发弱精子症特异性治疗药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内源性哇巴因(Endogenous Oua...
- 潘通黄永汉
- 关键词:哇巴因弱精子症
- 内源性哇巴因在弱精子症发病学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弱精子症是造成男性不育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占男性不育病因中约30%.目前临床上针对弱精子症主要是采用经验性治疗,治疗方式往往以全身性用药为主,缺乏组织特异性,且疗效不确切.深入探讨弱精子症发病机制,对开发弱精子症特异性治疗...
- 潘通黄永汉
- 精浆内源性哇巴因水平与精子活动力、DNA碎片指数的关系
- 潘通黄永汉徐杰伟万小妍陈美玲廖黎黎
- 哇巴因与弱精子症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弱精子症在男性不育因素中约占30%。目前临床上针对弱精子症尚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探讨弱精子症发病机制,对开发弱精子症特异性治疗药具有重要意义。成熟睾丸组织以及成熟精子尾部均特异性存在Na^+/K^+-ATP酶α4亚型(Na^+/K^+-ATPaseα4 isoform,NKA4)的蛋白,该蛋白缺失或活性下降可使精子活力明显下降。哇巴因是NKA4的天然抑制剂,能特异性结合NKA4上的哇巴因位点来抑制NKA4的活性。人体下丘脑和肾上腺皮质均能分泌哇巴因样甾体激素,称为内源性哇巴因(EO)。EO与弱精子症发病有一定联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精子NKA4的活性继发影响精子的Na^+/H^+交换、Na^+/Ca^(2+)交换以及精子细胞膜电位,最终使精子活动率下降。
- 潘通黄永汉
- 关键词:哇巴因弱精子症NA^+/CA^2+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