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培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新加坡国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铰接
  • 2篇动载
  • 2篇增压
  • 2篇增压器
  • 2篇轴承
  • 2篇涡轮
  • 2篇涡轮增压
  • 2篇涡轮增压器
  • 2篇磨损
  • 2篇浮环
  • 2篇浮环轴承
  • 1篇试验验证
  • 1篇速比
  • 1篇曲柄
  • 1篇曲柄滑块
  • 1篇曲柄滑块机构
  • 1篇燃机
  • 1篇涡动
  • 1篇系统参数
  • 1篇内燃

机构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北方发动...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作者

  • 6篇陈渭
  • 6篇李培
  • 4篇于如飞
  • 2篇门日秀
  • 2篇张文静

传媒

  • 1篇内燃机工程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第十七届中国...
  • 1篇第十七届中国...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曲柄滑块机构间隙副反力的静态间隙杆简化算法被引量:5
2017年
在含间隙运动副机构的性能评估、寿命预测等问题中,如何高效、准确地求解间隙副反力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求解含间隙曲柄滑块机构副反力的独立、高效的静态间隙杆算法.不同于Li提出的基于理想副反力的简化算法,静态间隙杆简化算法仅基于间隙副模型,脱离了理想副反力的求解,通过在间隙副模型中对间隙杆进行静态初始化,简化求得间隙副反力角,从而反代得到实际间隙副反力.该算法在间隙副反力计算上具有很好的精确度,且由于省略了求解理想副反力的过程,其效率远高于Li的简化求解算法,最后文中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静态间隙杆算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陈渭于如飞李培
关键词:曲柄滑块机构
一种含间隙铰接副的磨损计算及寿命预测方法
含间隙的铰接副普遍存在于各种机械系统中,其摩擦学行为(特别是磨损)对机构的动态性能,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方面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工程机械中常见的作摆动运动的含间隙铰接副,应用Winkler弹性基础模型求解接触界面的压力分...
于如飞李培陈渭
关键词:工程机械
文献传递
一种含间隙铰接副的磨损计算及寿命预测方法
含间隙的铰接副普遍存在于各种机械系统中,其摩擦学行为(特别是磨损)对机构的动态性能,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方面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工程机械中常见的作摆动运动的含间隙铰接副,应用Winkler弹性基础模型求解接触界面的压力分...
于如飞李培陈渭
关键词:磨损
浮环轴承温度预测模型的仿真及试验验证被引量:4
2017年
综合考虑温黏效应和热膨胀导致的半径间隙变化,结合动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油膜力,考虑压力流和剪切流对摩擦力矩的共同影响,建立了更为精确的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系统温度预测模型。在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试验台上对回油温度进行实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仿真所得结果与试验所测结果有较好的吻合性,证明了温度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温度和转速变化关系接近线性,温升、黏度、环速比和轴承间隙等变化均在合理范围之内,浮环轴承工作状态良好。
张文静陈渭门日秀李培
关键词:内燃机动载浮环轴承涡轮增压器
系统参数对浮环轴承转速比的动态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转速比即环速比和轴颈涡动比是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系统的功耗和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指标。基于经典短轴承理论,考虑浮环和轴颈的回转变位角速度,推导出内外层非线性动载油膜力的解析模型。考虑轴系的偏心质量引起的离心力,建立了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仿真得到环速比和轴颈涡动比随转速的变化曲线,并分析研究了不同转速下偏心质量、润滑油粘度、浮环结构参数等对环速比和涡动比的动态影响机制,及转速比对系统参数敏感程度的变化规律。为浮环轴承的设计研发和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系统的性能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
张文静陈渭李培门日秀
关键词:浮环轴承系统参数动载涡轮增压器
一种含间隙铰接副的磨损计算及寿命预测方法
含间隙的铰接副普遍存在于各种机械系统中,其摩擦学行为(特别是磨损)对机构的动态性能,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方面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工程机械中常见的作摆动运动的含间隙铰接副,应用Winkler弹性基础模型求解接触界面的压力分...
于如飞李培陈渭
关键词:磨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