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旭东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山松
  • 2篇华山松
  • 1篇松林
  • 1篇侵染
  • 1篇侵染性
  • 1篇侵染性病害
  • 1篇枯死
  • 1篇枯死原因
  • 1篇华山松林
  • 1篇病害
  • 1篇川东

机构

  • 2篇四川省林业科...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林科院

作者

  • 2篇张锡津
  • 2篇陈守常
  • 2篇彭旭东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1991
  • 1篇199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四川东部华山松林落针枯死原因的研究被引量:5
1990年
连年研究表明,四川东部地区华山松林落针枯死程度,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即随着海拔升高,灾害趋于严重.回归方程为:(?)=0.128x-156.53为了验证此规律,1987~1989年进行了针叶套袋、植株围筒和单株移栽三项试验.试验结果,套袋和围筒内温度上升3~5℃,针叶病变率低,从高海拔地区移植至低海拔地区的植株,不发生病变.可以认为.华山松落针枯死是树种生物学特性与立地环境因素的对立统一过程的必然结果,其中低温是导致针叶病变的主要原因,因而属于生态性病害.
陈守常彭旭东张锡津
关键词:华山松
川东华山松死亡原因探讨 Ⅱ.病害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介绍华山松枯死和侵染性病害的关系。经43批,3 353块病组织的分离培养,菌落出现率仅为10.2%~13.2%,将分离到的真菌进行人工接种和模拟自然接种均未获成功。检查林间落地针叶,病斑处不产生子实体,林间也捕捉不到病原真菌孢子。在病区喷施1:1:100波尔多液、缩节安、高脂膜等农药,针叶基部变黄出现率均在98%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针叶基部变黄后期脱落不属于侵染性病害所致。
陈守常彭旭东张锡津
关键词:华山松病害侵染性病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