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电磁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电磁兼容
  • 2篇轴流
  • 2篇吸波
  • 2篇纤维复合材料
  • 1篇电磁防护
  • 1篇电磁兼容性
  • 1篇电磁兼容性能
  • 1篇电磁屏蔽
  • 1篇电气组件
  • 1篇多功能复合材...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碳纳米管
  • 1篇碳纤维
  • 1篇碳纤维复合材...
  • 1篇通风
  • 1篇透光

机构

  • 5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5篇赵小文
  • 2篇刘艳
  • 2篇张建东
  • 2篇赵亚娟
  • 2篇王东红
  • 2篇王富强
  • 2篇苏青林
  • 2篇刘鹏
  • 1篇王月祥
  • 1篇张贵恩
  • 1篇郑凯
  • 1篇张小刚
  • 1篇董建阳
  • 1篇樊建军

传媒

  • 2篇材料科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微波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波防护罩,包括罩体、门框、轴流风机、线缆屏蔽套和接线端子,所述罩体一侧设置开口,所述门框的一侧与所述开口的上端铰接,门框与罩体之间设置有升降杆,所述门框上设置有观察窗...
李鑫张小刚王月祥赵小文王卫清裴恩琴张贵恩郑凯吴点宇梁绍樊建军
文献传递
基于石墨烯可视超表面的多功能复合材料
2023年
基于石墨烯可视超表面设计技术和图案化精密成型工艺,本文研发了一种可应用于舰载、机载、弹载等装备平台观察窗口的集吸波、屏蔽、除雾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材料。根据阻抗匹配特性,利用特定方阻超表面导电薄膜满足吸波材料的双频段谐振;根据电磁波衰减特性,利用电磁波在上下两层超表面结构间的互耦损耗提高电磁波吸收率。吸波超表面单元尺寸为10mm×10mm,多功能层整体尺寸为180mm×180mm×5.0mm,弓形法测试结果表明,工作频段为6.25 GHz~18.40 GHz时,吸波率高于90%。在吸波的基础上复合屏蔽和除雾功能后,多功能层的透光率高于80%。此种多功能复合材料具有宽频段、强吸波、高透光率以及屏蔽除雾特点,可满足装备可视窗口在不同复杂环境下的需求。
王玮王昕张燕赵亚娟赵小文
关键词:吸波屏蔽除雾
一种电磁加固通风电气组件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电气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固通风电气组件,包括外壳、电源接口、控制反馈接口、轴流风机,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轴流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接口电性连接有外接市电,所述轴流风机设置...
李鑫赵小文吴点宇赵亚娟苏梦婕张燕董建阳
基于碳纳米管–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兼容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以T700碳纤维为增强材料,环氧树脂为基体材料,制备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屏蔽体,将碳纳米管分散于环氧树脂中制得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吸波剂,把制得吸波剂喷涂到碳纤维电磁屏蔽体界面上,制得碳纳米管–碳纤维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电磁兼容的性能,之后研究了它的吸波性能、力学性能、屏蔽性能以及微观形貌等。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碳纳米管/环氧树脂的比例、碳纤维的厚度可获得良好的吸波性能、力学性能、屏蔽性能的碳纳米管–碳纤维复合材料,以期实现复合材料的电磁兼容性。当碳纳米管/环氧树脂 = 6:100,碳纤维厚度为2 mm时(碳纤维布每层为0.25 mm)时,复合材料在8~12 GHz范围内,反射率 ≤ ?10 dB,峰值?16.2 dB (9.98 GHz)。拉伸强度878 MPa,屏蔽效能50~70 dB (100 kHz^18GHz)。
刘艳王富强刘鹏刘鹏张建东赵小文苏青林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兼容吸波性能碳纳米管
混杂纤维电磁防护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2018年
本文通过碳纤维电解镀镍工艺得到了电磁性能优异的镀镍碳纤维;对镀镍碳纤维进行SEM电镜等测试,观察其镀层表面形貌特征;利用热压罐成型设备,利用制得的镀镍纤维,制备了一种混杂纤维电磁防护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通过对其电磁屏蔽效能(100 kHz^18 GHz)、环境适应性等进行测试,表明该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及耐恶劣环境性能优于普通碳纤维复合材料。
刘鹏王富强刘艳刘艳张建东赵小文苏青林
关键词: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屏蔽效能环境适应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