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会会
- 作品数:22 被引量:197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地方立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基础——基于广东省的研究
- 2015年
- 广东省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着城乡、区域和校际不均衡的困境。破解此困境,迫切需要通过地方立法为国家法律的具体落实、政府职能的法律约束、学校权责的明确规定、教师队伍的稳定提升和学生权利的维护救济奠定制度基础。
- 吴会会胡劲松
- 关键词:义务教育
- 托管何以成为义务教育学校难以承受之重——基于广州市的现实考察被引量:29
- 2017年
- 在义务教育学校托管中,家长、学校和政府进行着复杂的互动与博弈。家长和学校分化的利益诉求加重了托管的复杂性,政府提供的财政补贴难使学校产生托管的内在动力,客观条件的有限性更使托管成为学校难以承受之重。社会托管机构力量弱化、义务教育学校职能泛化和教师责任标准虚化是造成上述困局的主要原因。应形成课后托管的多元主体、厘清政府管理的职能边界、构建多方参与的权益格局,促进市场多元供给、学校自愿提供与政府规范监管的统一。
- 吴会会胡劲松
- 关键词:义务教育利益相关者
- 校园欺凌的道德引导与法律规制被引量:7
- 2017年
- 我国大陆校园欺凌治理呼唤专项立法与道德引导等"软法"之治。应在回归校园欺凌防治的教育原点、借鉴境外法律规制策略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以法律法规为载体的"硬法"与以规范性文件及学校规章制度为载体的"软法",以及校内与校外、国家与地方综合规制的教育治理体系。通过道德引导与法律规制的良性互动,实现校园欺凌治理法治化。
- 吴会会姚荣
- 关键词:道德引导法律规制
- 韩国幼儿教育的法律规制及启示被引量:1
- 2022年
- 韩国幼儿教育呈现出"教育预算重点倾斜、私立园是主要承担者、师资性别比例均衡"的发展格局。依循"国家负责"的立法理念,韩国幼儿教育的法律规制,重在确立政府的组织、保障与监管职责,保障幼儿的受教育权与隐私权,确立教师法律身份及其权益保障制度,形成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合力。借鉴其规制理念,实现良法善治,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应明确组建学前教育专职领导机构,尊重和扶持民办园的发展;确立儿童生活记录制度,保护儿童在园的隐私安全;建立幼儿教师法律身份的制度保障体系,创设吸引男性从事幼教的机制;结合儿童权利保护需求,构建家长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 张晓伟吴会会
- 关键词:幼儿教育法律规制
- 论学前教育立法的宗旨与原则被引量:12
- 2019年
- 从行政干预走向法律规制,学前教育科学立法不可或缺.公共性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属性,维护和提升学前教育的公共性是学前教育的立法宗旨.基于公共性的考虑,学前教育立法的原则包括:维护学前教育公益性,防止负的外部效应;维护学前教育公平性,保障儿童的基本消费;体现学前教育理性,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维护学前教育自由性,建立多样态、多层次、多阶段的学前教育机构体系;尊重两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差异性,促进公共性与自主性的协调.
- 余雅风吴会会
-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立法
- 教师校园欺凌认知的实然状况与应然取向被引量:9
- 2018年
- 教师对校园欺凌的精准认知有助于建立校园欺凌的长效治理机制。对陕西省8所学校的实证调研发现,目前,教师对于"校园欺凌"概念的整体认知存在窄化倾向,对于不同类型校园欺凌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学段、学历教师对于校园欺凌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为避免教师因认知局限而产生校园欺凌"责任稀释"现象,应明确界定概念,消解教师校园欺凌的认知障碍;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教师校园欺凌的识别力;细化程序设计,保证教师主体职责的归位。
- 王祈然吴会会
- 论中小学法治教育制度化困境的破解——基于理念、教材、师资与实践基地的系统建构
- 2019年
- 我国中小学法治教育制度化进程受到阻滞,面临着教材建构上理念与设计的局限、师资培育上应然与实然的差距以及基地创建上资源与经验的缺乏等困境。美、日两国理念与知识契合交融的教材体系、教育界与司法界合作互动下的资源支持以及静态与动态机制配合的实施逻辑可为我国提供经验镜鉴。确立重视法治教育的理念基调、构建梯级的教材体系、涵养专业的师资队伍以及培育有效的实践性组织平台是破解中小学法治教育制度化困境的因应策略。
- 吴会会
- 关键词:师资
- 文本与实践的落差:探解校园欺凌治理之难——基于政策执行的视角被引量:10
- 2020年
- 政策的密集出台并未有效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接连发生,为此,研究视角有必要由政策文本转至政策执行。本文以霍恩-米特政策执行系统模型为分析框架和编码依据,发现校园欺凌治理中文本与实践的落差明显,表现为政策文本存在界定不明与指导盲区、执行主体具有象征作用与知能局限、执行工具体现出约束不足与激励不强、执行环境面临要素复杂与协同不易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建议:纵向延伸政策文本内容,明确校园欺凌的操作定义和行为清单;统整组织职能配置与专门机构设置,分层强化执行者的欺凌治理专业知能;动态调适执行工具配置,嵌入规则与激励以提升执行效能;系统优化政策执行环境,合理平衡学校的反欺凌义务。
- 吴会会
- 关键词:政策文本
- 开展专项教育:实现校园欺凌的标本兼治被引量:2
- 2020年
- 针对未成年学生发展阶段的特殊要求以及我国学校、教师、学生对校园欺凌认知、教育严重缺乏的现状,应在全国开展防范校园欺凌的专项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欺凌。建议:从培训着眼,开展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培训项目,提高关键主体对欺凌进行防范、干预的专业知能;从课程着手,实施"认识和预防校园欺凌"等直接及间接课程,提高学生对欺凌行为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养成积极、正向行为的自觉;从学校教育、管理实践出发,设置专门机构、利用数据技术、拟定项目行动、开展专项教育、实施调整改进,形成防范校园欺凌专项教育的清晰路线图。
- 余雅风吴会会
- 关键词:专项教育
- “依法办园”何以实现?
- 2018年
- 编者按: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部印发了《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提出"形成政府依法行政、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评价、支持和监督教育发展的教育法治实施机制和监督体系"等目标。《福建省教育厅2018年工作要点》中也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依法治教"的要求,指出要"指导各地开展幼儿园、中小学章程建设,形成‘一校一章程’格局。
- 吴会会茹国军
- 关键词:依法治教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