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斌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生物膜
  • 2篇生物膜形成
  • 2篇球菌
  • 2篇膜形成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浓度
  • 1篇右旋
  • 1篇粘接
  • 1篇粘接强度
  • 1篇蔗糖
  • 1篇色氨酸
  • 1篇最小抑菌浓度
  • 1篇脱氧核糖
  • 1篇脱氧核糖核酸
  • 1篇脱氧核糖核酸...
  • 1篇链球菌
  • 1篇氯己定
  • 1篇根管
  • 1篇根管封闭
  • 1篇根管封闭剂

机构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院

作者

  • 3篇刘颖
  • 3篇叶静
  • 3篇王斌
  • 2篇邵灿
  • 1篇张昕
  • 1篇李毓勤
  • 1篇杜媛
  • 1篇苗苗
  • 1篇杨晓月

传媒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3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右旋-色氨酸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及离散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右旋-色氨酸(D-Trp)对变异链球菌(S. mutans)生物膜形成及离散的影响,以及在D-Trp作用下S. mutans对氯己定(CHX)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方法吸光度法检测5.0 mmol/L D-Trp对悬浮S. mutans生长的影响,非处理组不作D-Trp处理;结晶紫染色法检测1.0、2.5及5.0 mmol/L D-Trp处理组S. mutans生物膜形成的变化,非处理组不添加D-Trp;结晶紫染色法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1.0、2.5及5.0 mmol/L D-Trp处理组对24 h S. mutans生物膜的离散作用;刃天青钠盐指示法检测5.0 mmol/L D-Trp处理(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生物膜抑菌浓度(MBIC)。结果单菌种悬浮S. mutans在D-Trp处理组与非处理组的作用下,28 h内生长趋势一致,均从4 h开始进入对数期,22 h到达平台期。1.0、2.5及5.0 mmol/L D-Trp处理组与非处理组相比,S. mutans生物膜在0-72 h内生物膜生物量均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同一时间点,各处理组各时点生物膜生物量均低于非处理组(P<0.05)。结晶紫染色法示1.0、2.5及5.0 mmol/L D-Trp处理组生物膜生物量(OD570)均低于非处理组(P<0.01)。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1.0、2.5及5.0 mmol/L D-Trp处理组均有细菌黏附于介质表面,处理组生物膜生物量低于非处理组(P<0.01)。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对S. mutans的MIC均为0.073 mg/L,对S. mutans的MBIC分别为0.293 mg/L和2.344 mg/L,添加5.0 mmol/L D-Trp后,CHX对S. mutans的MBIC降至1/8。结论 D-Trp能够抑制生物膜形成,促进已形成生物膜离散,并提高S. mutans对CHX的敏感性。
杨晓月廖晓辉叶静邵灿王斌刘颖
关键词:生物膜氯己定最小抑菌浓度
终末冲洗方案对根管封闭剂与根管壁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终末冲洗方案对根管封闭剂AH Plus及GuttaFlow与根管壁牙本质之间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60颗单根离体人牙截冠后用冠向下法进行常规根管机械化学预备,按终末冲洗方案随机分为3组(n=20)。组1:17%乙二胺四乙酸(EDTA)+2%氯己定(CHX);组2:5.25%次氯酸钠(NaOCl)+17%EDTA;组3:0.9%生理盐水(NS)对照组。每组根据使用的根管封闭剂分为2个亚组(n=10):组a.AH Plus;组b.GuttaFlow。每个牙根自冠方向根方获取3个厚度约为2mm的水平切片进行薄片推出实验。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断裂形式。结果:3种冲洗方案,AH Plus的粘接强度均显著高于Gutta Flow(P<0.05)。使用AH Plus根管充填时,组1、组2和组3的粘接强度分别为(5.37±2.80)MPa、(8.81±4.38)MPa、(9.07±2.77)MPa(组1与组2或组3比较,P<0.05,组2与组3间比较,P>0.05)。使用GuttaFlow根管充填时,组1、组2和组3粘接强度分别为(1.40±0.59)MPa、(1.26±0.62)MPa和(1.05±0.27)MPa(两两比较,P>0.05)。各组试件均以混合型断裂为主要断裂方式,但GuttaFlow组内粘接型断裂形式所占比例显著高于AH Plus组。结论:Gutta Flow对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显著低于AH Plus。17%EDTA/2%CHX终末冲洗方案可显著降低AH Plus与根管壁牙本质的粘接强度,但对GuttaFlow的粘接性能无显著影响。
刘颖苗苗张昕叶静邵灿王斌
关键词:粘接强度根管封闭剂AHPLUSGUTTAFLOW
蔗糖环境下细胞外DNA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eoxyrihonuclease Ⅰ,DNaseⅠ)在蔗糖环境下对不同生长时期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影响,初步探讨蔗糖环境下细胞外DNA(extracellular DNA,eDNA)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方法在1%蔗糖环境下,体外光滑玻片上建立变形链球菌生物膜模型,37℃、微需氧环境(5%O2、85%N2、10%CO2)下静置培养。样本分为4组,分别培养至6、12、24及48h,每组均设两个亚组,即对照组(不予DNase Ⅰ处理)和DNaseⅠ处理组,其中DNaseⅠ处理组于结束培养前1h加入终浓度为100U/ml的DNaseⅠ以降解eDNA。培养结束后,以SYTO-9/PI混合染料对生物膜进行双荧光染色。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层扫描生物膜样本,Imaris软件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其总生物量、生物膜厚度及红色荧光代表的eDNA和膜受损细菌量。结果1%蔗糖环境下,变形链球菌黏附及分布密度逐渐增加,生物膜总生物量和厚度均随时间增加,24h时红色荧光标记的eDNA及膜受损细菌量达峰值。6、12、24及48hDNaseⅠ处理组的变形链球菌生物膜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相比,生物膜总生物量均显著减少(P〈0.05),减少比例依次为81.3%、85.0%、90.1%和12.4%;12、24及48hDNaseⅠ处理组变形链球菌生物膜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相比,生物膜厚度均显著减小(P〈0.05),减小比例依次为34.4%、45.6%和23.6%,6hDNaseⅠ处理组与对照组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48h外,各时间点DNaseⅠ处理组生物膜的eDNA及膜受损细菌量均较相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1%蔗糖环境下,在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6、12、24及48h,eDNA对其生物膜形成均具有促进作用。
李毓勤杜媛叶静王斌刘颖
关键词:链球菌生物膜蔗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