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雷明

作品数:1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心肌
  • 4篇心房
  • 4篇心房颤动
  • 4篇消融
  • 4篇房颤
  • 3篇导管
  • 3篇导管消融
  • 2篇心肌病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型心
  • 2篇右束支
  • 2篇右束支传导阻...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术后
  • 2篇束支
  • 2篇束支传导阻滞
  • 2篇完全性右束支...
  • 2篇基因
  • 2篇肌病

机构

  • 11篇河南省人民医...
  • 5篇河南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1篇张雷明
  • 8篇吴金涛
  • 7篇胡娟
  • 4篇杨海涛
  • 4篇王山岭
  • 4篇严丽洁
  • 4篇范宪伟
  • 4篇刘静静
  • 3篇胡光玲
  • 2篇楚英杰
  • 1篇吴蕊
  • 1篇董淑娟

传媒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LASSO的肺癌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2022年
目的 应用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构建肺癌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344例肺部病变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等,应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构建肺癌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性别(OR=0.242,95%CI:1.305~3.928,P=0.004)、咳嗽(OR=2.028,95%CI:1.167~3.531,P=0.012)、吸烟(OR=3.198,95%CI:1.744~6.136,P<0.001)、慢阻肺1级(OR=0.249,95%CI:0.127~0.474,P<0.001)和慢阻肺2级(OR=0.449,95%CI:0.233~0.846,P=0.015)是肺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731,95%CI:0.672~0.789。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性能。结论 通过临床基础资料构建的肺癌风险预测模型,对提高肺癌早期诊治具有潜在的价值。
刘姿王金来贾建超张雷明
关键词:肺癌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内溶栓的历史、现状及前景
张雷明楚英杰
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的标志分子及其在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的标志分子及其在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所述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的标志分子为基因COMP和SERPINE1两者联合,经验证发现,所述标志分子用于诊断肥厚型心肌病时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
吴金涛李飞飞张雷明胡娟
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旁路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患者旁路射频消融术后再发AF情况,探讨AF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67例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AF患者,均行旁路射频消融术治疗。随访3-36(31.6±10.0)个月,11例再发AF者为再发AF组,56例未再发AF者为未再发AF组,比较2组年龄、性别、CHA_(2)DS_(2)-VASc评分及房间传导阻滞(interatrial block, IAB)比率等临床资料。将67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存在IAB分为IAB组及无IAB组,根据年龄分为>50岁组及≤50岁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有无IAB及不同年龄组旁路射频消融术后AF再发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AF患者旁路射频消融术后AF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再发AF组年龄>50岁(90.9%)、IAB(81.8%)、合并冠心病(27.3%)比率及CHA_(2)DS_(2)-VASc评分[2.0(1.0,3.0)分]均高于未再发AF组[39.3%、7.1%、1.8%、0.0(0.0±1.0)分](P<0.05),男性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比率,左心房直径,左室射血分数,旁路前传有效不应期,旁路存在逆向传导、单旁路及多旁路预激综合征比率与未再发AF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AB组旁路消融术后AF再发率(69.2%)高于无IAB组(3.7%)(P<0.05),年龄>50岁组旁路消融术后AF再发率(31.3%)高于年龄≤50岁组(2.9%)(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AB(HR=29.03,95%CI:5.26-160.23,P<0.001)、年龄>50岁(HR=16.68,95%CI:1.61-172.82,P=0.018)是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AF患者旁路射频消融术后AF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IAB及年龄>50岁是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AF患者行旁路射频消融术后AF再发的危险因素。
吴金涛赵丹清张付涛张雷明胡娟吴蕊范宪伟胡光玲杨海涛严丽洁刘静静王山岭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心房颤动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右心房增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CRBBB)与右心房增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1日至3月31日我院住院诊疗的2394例患者的心电图记录,CRBBB定义为心电图QRS波持续时间≥120 ms,I、V_(6)导联S波时限>R波时限,V_(1)和(或)V_(2)导联QRS波群呈RsR’,R’>R。比较CRBBB与非CRBBB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RBBB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CRBBB患病率为1.5%(37/2394)。与无CRBBB患者相比,CRBBB患者的年龄及左、右心房直径更大,心房颤动及瓣膜病的发病率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右心房增大(OR=10.537,95%CI 5.332~20.821,P<0.001),年龄(OR=1.031,95%CI 1.005~1.058;P=0.019)、心房颤动(OR=3.251;95%CI 1.402~7.541;P=0.006)是CRBBB存在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在本研究人群中,CRBBB与右心房增大存在相关性。
张付涛赵丹清刘晓洁吴金涛张雷明胡娟范宪伟杨海涛严丽洁刘静静张智文王山岭
关键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的标志分子及其在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的标志分子及其在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所述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的标志分子为基因COMP和SERPINE1两者联合,经验证发现,所述标志分子用于诊断肥厚型心肌病时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
吴金涛李飞飞张雷明胡娟
心房颤动合并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导管消融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患者合并中、重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的危险因素以及AF导管消融对FMR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12月到我院心律失常科就诊的首次行AF导管消融的患者中,连续入选合并中、重度FMR的患者88例,无或轻度FMR患者277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AF合并中、重度FMR的危险因素。依据AF合并中、重度FMR患者术后是否发生AF复发分为维持窦律组与AF复发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随访心脏彩超结果。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95%CI:1.03~1.10;P<0.001)、持续性AF(OR=4.92,95%CI:2.72~8.93,P<0.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OR=0.95,95%CI:0.92~0.99,P=0.009)和左房直径(LAD)(OR=1.15,95%CI:1.09~1.22,P<0.001)是AF合并中、重度FMR的独立危险因素。对AF合并中、重度FMR组患者进行随访(23.3±6.7)个月,与术前相比,维持窦律患者LAD明显减小[(44.1±5.1)mm∶(41.6±5.6)mm,P=0.002],FMR程度明显改善(P=0.001)。而AF复发患者FMR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058),LAD亦未见明显降低(P>0.05)。结论:年龄、持续性AF、LVEF及LAD是AF合并中、重度FMR的独立危险因素,AF合并中、重度FMR患者经导管消融维持窦性心律能显著改善FMR程度。
赵丹清张付涛刘晓洁吴金涛吴金涛张雷明胡娟范宪伟杨海涛严丽洁刘静静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CRBBB)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连续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住院行房颤导管消融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行静息12导心电图以评价CRBBB存在情况,CRBBB定义为心电图QRS波持续时间≥120 ms,Ⅰ、V6导联S波时限>R波时限,V1和(或)V2导联QRS波群呈RsR′,R′>R。房颤复发被定义为导管消融术后3月以上,未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条件下出现持续30 s以上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结果 共入选486例患者,其中5.8%(28/486)的患者存在CRBBB。平均随访22.5±9.8月(4~48),86例(17.7%)患者出现房颤复发。CRBBB患者的复发率高于无CRBBB患者(35.7%对16.6%,P=0.02)。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RBBB患者无房颤生存率显著低于无CRBBB患者(log-rank检验,P=0.0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RBBB(HR=2.296;95%CI 1.172~4.499,P=0.015)、心力衰竭(HR=3.589,95%CI 1.537~8.377,P=0.003)是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存在CRBBB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有较高的房颤复发率。
张付涛刘晓洁李慕嶂吴金涛张雷明胡光玲
关键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复发
心房颤动合并中重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导管消融或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比较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合并中、重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患者经导管消融或常规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导管消融治疗对该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F合并中、重度功能性MR的患者151例,根据其住院期间治疗方案分为导管消融组与药物治疗组。为避免两组基线差异对结果的影响,采用倾向性匹配方法,校正年龄、CHA_(2)DS_(2)-VASc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后,最终纳入43对共86例患者。观察指标为随访期间心力衰竭(心衰)相关住院及复合事件[心衰相关住院、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发生率。结果:随访期间,导管消融组心衰相关住院年发生率4.9%,卒中/TIA年发生率0%,复合事件年发生率4.9%;药物治疗组心衰相关住院年发生率15.3%,卒中/TIA年发生率1.4%,复合事件年发生率16.7%。随访21.5±8.8(3~36)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导管消融组心衰相关住院发生率(log-rank检验,P=0.043)及复合事件发生率(log-rank检验,P=0.026)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导管消融治疗(HR=0.27;95%CI:0.09~0.84;P=0.024)及基线存在心衰(HR=3.84;95%CI:1.07~13.74;P=0.038)是随访期间复合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AF合并中、重度功能性MR患者行导管消融治疗较常规药物治疗能显著降低临床事件发生率。
赵丹清张付涛刘晓洁吴金涛吴金涛张雷明胡娟范宪伟杨海涛严丽洁刘静静王山岭
关键词:心房颤动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导管消融
两种血糖检测方法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入院随机血糖(AG)及入院次日空腹血糖(FG)在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为非糖尿病STEMI并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其分为MACE组及无MACE组,分析两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指标是否具有差异,对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诊断性ROC曲线分析AG水平和FG水平对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MACE组患者肌酸激酶(CK)峰值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水平和患者住院时间均高于无MACE组,MACE组患者AG、FG水平较无MACE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FG水平和CK峰值水平是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AG水平对患者住院期间MACE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58(95%CI 0.533~0.783,P=0.006),FG水平对患者住院期间MACE预测的AUC为0.706(95%CI 0.595~0.816,P<0.001)。结论相比AG水平,FG水平是一个能更好地预测非糖尿病STEMI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的指标。
董淑娟张雷明孙文静楚英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随机血糖空腹血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