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云平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静脉
  • 4篇护理
  • 3篇动静脉内
  • 3篇动静脉内瘘
  • 3篇内瘘
  • 3篇静脉内
  • 3篇静脉内瘘
  • 2篇肾内科
  • 2篇理教
  • 2篇临床护理
  • 2篇临床护理教学
  • 2篇内科
  • 2篇护理教学
  • 2篇红外线照射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地塞米松

机构

  • 7篇重庆市第五人...

作者

  • 7篇李云平
  • 4篇王来
  • 1篇何云
  • 1篇吴莹
  • 1篇瞿力
  • 1篇邵志芳
  • 1篇曹丹

传媒

  • 2篇激光杂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9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三七粉外敷及精油按摩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探究三七粉外敷及复合医用精油按摩结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临床疗效。将我院血液透析中心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发生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发生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患者39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取50%硫酸镁外敷皮下血肿处,试验组接受三七粉外敷及复合医用精油按摩结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硬结、血肿消退、血流量情况及临床疗效。试验组疗效(100%)明显优于对照组(76.32%);试验组局部硬结、血肿消退、血流量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各指标及临床疗效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七粉外敷及复合医用精油按摩结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消散效果好,有利于患者血液透析的正常进行;疼痛时间缩短,内瘘血肿吸收快,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50%硫酸镁湿敷。该方法安全、无创,值得临床推广。
李云平何云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三七粉远红外线
一种治疗车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车,包括车体,车体包括四根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操作台,操作台的下端面滑动安装有储药层,操作台的下端面于储药层相对的两侧安装有储物格,储物格包括腔体和盒体,盒体铰接...
王来李云平
文献传递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行经皮血管内成形术治疗效果及血清MCP-1、VEGF-A变化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观察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行经皮血管内成形术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水平变化。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8年3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肾内科治疗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2组:观察组(30例,行经皮血管内成形术)、对照组(30例,行内瘘切除重建术)。比较2组疗效、内瘘狭窄部位血管指标、MCP-1、VEGF-A、炎性介质水平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血管内瘘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瘘狭窄部位血管内径、血管横断面积、血管峰值流速等血管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t/P=2.038/0.046、2.096/0.040、3.836/0.000);2组血清MCP-1、VEGF-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P=2.151/0.036、2.015/0.048);2组hs-CRP、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P=3.286/0.002、3.438/0.001);2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行经皮血管内成形术治疗效果良好,内瘘通畅情况改善明显,且其血清MCP-1、VEGF-A、炎性介质水平下降显著,并发症少。
吴莹李云平赵茜茜瞿力蒋东妤许立阳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互联网+”支持下的CBL教学法在对肾内科实习护士进行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9年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理专业实习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阶段。肾内科临床护理教学是临床护理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主要是探讨了CBL教学法的概念、"互联网+"支持下的CBL教学法的内容、采用"互联网+"支持下的CBL教学法对肾内科实习护士进行临床护理教学的方法、"互联网+"支持下CBL教学法的优势和不足,以便为肾内科的临床护理教学提供参考。
王来李云平
关键词:CBL教学法肾内科临床护理教学
“内瘘工作坊”在肾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内瘘工作坊”在肾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肾内科实习的护生30人,完成第1周培训后,在第3周应用“内瘘工作坊”培训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第1周培训后、第3周工作坊培训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考核标准对护生动静脉内瘘护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结果第3周工作坊培训结束后,护生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掌握情况高于第1周培训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瘘工作坊”模式在肾内科临床护理临床教学中效果明显。
王来陈思李云平
关键词:工作坊临床护理动静脉内瘘
一种24小时尿液留取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4小时尿液留取收集装置,包括由透明塑料制成的收集桶和若干纸杯,所述收集桶上端面一体成型有中空的盖颈,所述盖颈与收集桶内部相连通,所述盖颈外壁开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盖颈通过第一...
王来李云平
文献传递
红外线照射、七叶皂苷钠凝胶结合地塞米松及护理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观察红外线照射、七叶皂苷钠凝胶结合地塞米松及护理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9例。实验组置管时先将PICC导管采用地塞米松稀释液浸润后再行插管,插管后穿刺点上方8~10cm处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2次/d,同时给予红外线照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浸润导管后再行插管,给予局部热敷2次/d治疗。两组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PICC置入术后7d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9%,对照组发生率为24.1%,经χ2检验,两组间差异(χ2=9.153,P<0.05),有统计学意义。红外线照射、七叶皂苷钠凝胶结合地塞米松及护理能有效预防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李云平曹丹邵志芳
关键词:红外线照射七叶皂苷钠地塞米松PICC静脉炎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