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芳芳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肿瘤
  • 4篇腺癌
  • 3篇循环肿瘤细胞
  • 3篇肿瘤细胞
  • 3篇细胞
  • 2篇多色
  • 2篇预后
  • 2篇上皮
  • 2篇双抗体
  • 2篇量子
  • 2篇量子点
  • 2篇抗体
  • 2篇基因
  • 2篇捕获
  • 1篇信息构建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阴性

机构

  • 10篇武汉大学
  • 1篇石嘴山市第一...

作者

  • 10篇陈芳芳
  • 6篇张京伟
  • 2篇熊斌
  • 2篇王舒艺
  • 2篇方远
  • 1篇胡卫东
  • 1篇陈媛媛
  • 1篇吴洲清
  • 1篇王欣
  • 1篇魏蕾
  • 1篇王林伟
  • 1篇李俊

传媒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抗体捕获结合量子点多色成像系统捕获并鉴定异质性循环肿瘤细胞
2015年
目的 构建一个循环肿瘤细胞(CTCs)捕获和检测系统,实现对上皮和间质表型CTCs的捕获和鉴定.方法 制备基于羟基磷灰石-壳聚糖的透明纳米薄膜芯片,耦联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和CD133抗体,利用免疫亲和原理捕获CTCs,采用量子点多色成像技术分别标记CD45(1:100)、角蛋白(CK,1:600)和波形蛋白(Vimentin,1:100),对捕获的CTCs进行识别及表型鉴定.结果 双抗体捕获芯片对EpCAM中表达和低表达细胞株的捕获效率要显著高于单抗体芯片捕获(P<0.05).量子点多色成像证实,32例肿瘤患者血液中存在CK阳性、Vimentin阳性和CK/Vimentin均阳性的CTCs.此外,Vimentin阳性及CK/Vimentin均阳性的CTCs在进展期(Ⅲ/Ⅳ)肿瘤中所占的比例(68.4%,52/76;78.3%,47/60)远高于早期(Ⅰ/Ⅱ)肿瘤(31.6%,24/76;21.7%,13/60).结论 双抗体捕获系统和量子点多色成像技术,可同时捕获并鉴定上皮和间质表型的CTCs,提高CTCs的捕获效率.
王林伟程勃然王舒艺陈芳芳王振盟方远熊斌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双抗体量子点上皮-间充质转化
一种乳腺癌预后风险预测的基因标志组合物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乳腺癌预后风险预测的基因标志组合物及应用。所述标志物组合物由AR、LCN2、CIRBP、KIT和SIAH2基因组成。本发明基于GEO数据库转录组数据和EMT数据库中的EMT基因集发掘与乳腺癌预后相关的EMT...
张京伟曾祎凡魏蕾陈芳芳田毅浩李俊万慧芳
基于血管生成相关基因构建浸润性乳腺癌复发风险预测模型
2024年
目的:挖掘浸润性乳腺癌复发的独立预后基因并构建浸润性乳腺癌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应用公共数据库,使用一致性聚类,根据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基因表达将样本分组并进行差异分析。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以无复发生存期(RFS)为观测指标,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建立浸润性乳腺癌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结果:鉴定了13个基于肿瘤血管生成的复发独立预后基因(PLS3、IGFBP4、CXCL14、HIST1H2BH、EMC9、H2BFS、S100A9、GJA1、NID2、ID3、PDZD2、GRP、FMO1),并结合患者TNM分期建立了浸润性乳腺癌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结论:基于肿瘤血管生成的13个基因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可以准确预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
陈岩砚魏蕾陈芳芳张京伟
关键词:浸润性乳腺癌复发血管生成
食管癌治疗进展——由单一手段走向综合治疗之路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食管癌发病数约占全球食管癌发病总数的一半以上,目前年调整死亡率为15.02/10万,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四位。手术是局限性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术后5年生存率仍较低,一般报道在25%...
胡卫东陈芳芳吴洲清
双抗体捕获结合量子点多色成像对异质性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和鉴定研究
目的 构建一个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捕获和检测系统,实现对上皮和间质表型CTCs的捕获和鉴定.方法 制备基于羟基磷灰石-壳聚糖的透明纳米薄膜芯片,偶联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
陈媛媛程勃然王舒艺陈芳芳王振盟方远熊斌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双抗体量子点上皮间质转化
经颈内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导管置入长度回归方程的建立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建立基于身高、体质量、BMI的经颈内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导管置入长度的回归方程。方法选择93例经颈内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乳腺癌患者,其中41例右乳腺癌患者均经左颈内静脉置入导管,52例左乳腺癌患者均经右颈内静脉置入导管。置入后,C臂机透视下准确测量从颈部穿刺点置入导管的长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身高、体质量及BMI与两侧颈内静脉置入导管长度的相关性,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两侧颈内静脉置入导管长度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经左颈内静脉置入导管长度与患者身高呈正相关(r=0. 520,P=0. 001),与BMI呈负相关(r=-0. 326,P=0. 025),与体质量无关(r=0. 009,P=0. 934);经右颈内静脉置入导管长度与患者身高呈正相关(r=0. 290,P=0. 012),与BMI(r=-0. 608,P <0. 001)、体质量(r=-0. 445,P=0. 009)均呈负相关。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经左颈内静脉置入导管长度(cm)=2. 427+10. 993×身高(m)-0. 169×BMI(kg/m2),经右颈内静脉置入导管长度(cm)=18. 957+0. 133×体质量(kg)-0. 588×BMI(kg/m2)。结论建立了基于身高、体质量、BMI的经颈内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置入导管长度的回归方程;术前通过回归方程,可以更准确地估算导管置入长度。
袁泽伟马洪卫韦德飞马青陈芳芳
关键词:静脉输液港颈内静脉体质量体质量指数
转录因子E2F1与肿瘤预后和肿瘤免疫的泛癌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揭示E2F1在肿瘤中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的地位,为肿瘤的免疫治疗和预后预测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利用ONCOMINE数据库、UCSC Xena数据库综合分析E2F1在肿瘤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在GEPIA数据库中,测试E2F1表达和泛癌分期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泛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E2F1的表达水平差异。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E2F1在泛癌中的差异生存曲线。并综合分析各个肿瘤中E2F1与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相关性。随后使用TISIDB数据库重点研究了每种肿瘤中E2F1与肿瘤免疫浸润细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E2F1在多种肿瘤中普遍高表达,且E2F1可以预测多种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在多种肿瘤中,E2F1与肿瘤突变负荷和微卫星不稳定性明显相关。E2F1和ACT-CD4淋巴细胞的关系最为明显,尤其是在乳腺浸润癌(BRCA)、肾透明细胞癌(KIRC)和肝细胞肝癌(LIHC)这三种肿瘤中。结论:E2F1是至关重要的肿瘤预后预测因子,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多种肿瘤相关的免疫反应。
徐靓婧邵尤城龚鹏举陈芳芳张京伟
关键词:E2F1预后肿瘤微环境
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挖掘促进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转移的关键基因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方法筛选促进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转移的基因,为乳腺癌转移的早期预警提供循环肿瘤细胞标志物,也为乳腺癌发展动态监测提供新策略。方法:利用WGCNA筛选出数据集GSE9893中与乳腺癌转移相关的基因,将所选基因与在循环肿瘤细胞数据库中高表达的基因取交集作为候选基因,最后在肿瘤基因组计划(TCGA)数据库中验证候选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1024个基因在伴转移的乳腺癌中高表达,WGCNA从中得到与乳腺癌转移相关的67个基因,其中ACTB和DDX5基因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中呈现出高表达的状态,并且DDX5在TCGA伴转移的乳腺癌样本中也高表达。结论:DDX5可作为乳腺癌发展动态监测的循环肿瘤细胞标志物,并可能为乳腺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曾祎凡张京伟邵尤城龚鹏举陈芳芳
关键词: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
混合式教学结合形成性评价在外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结合形成性评价在外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6月参加外科学实验课的武汉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10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52人、对照组51人。在外科学实验课中,试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结合形成性评价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技能考核成绩,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外科学实验课考核成绩[(88.74±8.35)分]高于对照组学生[(80.63±9.78)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分和对教学感到满意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学生[(93.65±3.86)分比(82.84±5.65)分,96.2%(50/52)比76.5%(39/51)],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混合式教学结合形成性评价在外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外科操作技能的掌握,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陈芳芳张京伟谢哲王欣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究miR-17-5p促进三阴性乳腺癌增殖迁移的机制
2022年
目的:探究miR-17-5p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增殖迁移的调控作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乳腺癌microRNA表达谱数据和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差异分析及Kaplan Meier生存分析,筛选TNBC预后相关micro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类型乳腺癌细胞系中miR-17-5p的表达水平,CCK-8、划痕实验检测miR-17-5p对TNBC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Starbase数据库预测miR-17-5p靶基因,Metascape及STRING数据库对靶基因进行功能及信号通路聚类分析,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而筛选下游关键调控机制。结果:TNBC中共有98个microRNA特异性表达上调,其中miR-17-5p在TNBC中表达高于非TNBC和正常组织(P<0.001),且与不良预后相关。miR-17-5p在TNBC细胞系中表达特异性升高,过表达miR-17-5p后TNBC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显著增强,而抑制miR-17-5p表达后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减弱。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407个miR-17-5p下游潜在靶基因及肿瘤相关的分子机制,其中FBXL5在TNBC中的低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P<0.05),且miR-17-5p与FBXL5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负相关。结论:miR-17-5p在TNBC中发挥着致癌基因的作用,可通过调控肿瘤相关通路促进TNBC的发生发展,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贺鑫陈芳芳龚鹏举宋文静杨燕钱晨何浩东张京伟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增殖迁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