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波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动脉
  • 7篇主动脉
  • 5篇手术
  • 4篇胸腹主动脉
  • 4篇主动脉瘤
  • 4篇腹主动脉
  • 3篇胸腹
  • 3篇胸腹主动脉瘤
  • 3篇主动脉夹层
  • 3篇夹层
  • 3篇腹主动脉瘤
  • 2篇手术治疗
  • 2篇转流
  • 1篇动脉夹层动脉...
  • 1篇心肺
  • 1篇心肺转流
  • 1篇胸腹主动脉置...
  • 1篇一期开放
  • 1篇置换术
  • 1篇肾功能

机构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7篇常谦
  • 7篇于存涛
  • 7篇魏波
  • 6篇孙晓刚
  • 5篇钱向阳
  • 4篇罗新锦
  • 3篇张良
  • 3篇舒畅
  • 3篇胡晓鹏
  • 1篇刘燊
  • 1篇吴进林
  • 1篇高伟
  • 1篇郭宏伟
  • 1篇姜文祥
  • 1篇王跃堂
  • 1篇马琼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胸腹主动脉替换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患者156例,ARF诊断采用改善全球肾脏病组织标准。依据是否发生术后ARF分为ARF组和无ARF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F的危险因素。结果156例患者中男性111例(71.2%)、女性45例(28.8%),年龄19~65岁,平均(40.4±10.9)岁。其中主动脉夹层者130例(83.3%)、动脉瘤者22例(14.1%)、假性动脉瘤者4例(2.6%),合并马凡综合征58例(37.2%),CrawfordⅠ型者6例(3.8%)、CrawfordⅡ型者128例(82.1%)、CrawfordⅢ型者20例(12.8%)、CrawfordⅣ型者2例(1.3%),主动脉破裂者3例(1.9%),急诊手术6例(3.8%)。术后30 d死亡9例(5.8%),永久脊髓损伤8例(5.1%)。术后36例(23.1%)发生ARF,18例(11.5%)需要透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2.637,95%CI=1.113~6.250,P=0.028)、术中悬浮红细胞用量≥6 U(OR=5.508,95%CI=2.144~11.930,P=0.000)和二开止血(OR=3.529,95%CI=1.298~9.590,P=0.013)为胸腹主动脉替换术后AR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吸烟、术中悬浮红细胞用量≥6 U和二开止血是胸腹主动脉替换术后ARF的独立危险因素。
马明星常谦于存涛舒畅钱向阳孙晓刚魏波胡晓鹏
关键词:胸腹主动脉瘤急性肾功能衰竭
主动脉夹层阜外分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传统的主动脉夹层分型对主动脉弓段夹层和单纯腹主动脉夹层命名不明确,对手术方式的选择缺乏指导作用,因此阜外医院提出针对主动脉解剖受累情况划分。分析按阜外分型的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明确对于手术方式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1570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阜外分型四种类型(A/B/C/D)以及弓部三种亚型(Cp/Ct/Cd)夹层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资料以及手术方式的差异。结果阜外A型78例(4.96%),阜外B型421例(26.82%),阜外C型1063例(67.71%),阜外D型8例(0.51%)。全组手术死亡85例(5.41%)。阜外A型主动脉窦直径最大,为(45.92±12.88)mm。阜外C型的术前肾功能不全比例最高(14.96%)。阜外D型患者年龄最大[(58.02±11.93)岁]。阜外C型的手术死亡比例最高,为7.71%。阜外C型患者中,Cp型、Ct型、Cd型比例为5.08%、78.27%、16.65%。Ct型与Cd型的手术死亡比例存在明显差异(9.38%对1.69%,P<0.01),Ct型与Cp型的手术死亡比例无明显差异(9.38%对1.85%,P=0.06),Cp型与Cd型的手术死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5%对1.69%,P=0.94)。阜外A型单纯升主动脉置换术占64.10%,阜外B型单纯TEVAR占81.53%,阜外Cp型部分弓替换术占62.96%,阜外Ct型全主动脉弓替换术占98.56%,阜外Cd型去分支+TEVAR或TEVAR占70.62%,阜外D型8例均行腹主动脉支架置入术。结论阜外分型是对传统分型方法的总结和补充,系统、简洁地阐明夹层累及的范围,有利于主动脉夹层研究和治疗的统一。阜外分型中不同分型的夹层发病特点和预后不同。阜外分型对于主动脉手术方式的选择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丘俊涛罗新锦常谦钱向阳孙晓刚魏波郭宏伟张良吴进林姜文翔刘燊于存涛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DeBakeyⅠ型和Ⅲ型夹层合并胸腹主动脉瘤的结果对比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比分析外科治疗DeBakeyⅠ型夹层和Ⅲ型夹层合并胸腹主动脉瘤(TAAA)的早期和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阜外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0例主动脉夹层合并胸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eBakeyⅠ型患者47例(Ⅰ型组),DeBakeyⅢ型患者83例(Ⅲ型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早期结果、中期生存和再干预情况。结果术后30 d,全组死亡9例(6.9%),其中Ⅰ型组5例(10.6%),Ⅲ型组4例(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3,P=0.370)。Ⅰ型组和Ⅲ型组术后早期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38.3%比51.8%;χ^2=2.199,P=0.138)、5年生存率[(81.7±5.9)%比(87.2±4.2)%;χ^2=0.483,P=0.487]和5年免于再干预结果[(84.5±6.7)%比(85.5±4.8)%;χ^2=0.010,P=0.9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外科治疗DeBakeyⅠ型和Ⅲ型夹层合并TAAA的早期和中期结果相似,今后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马明星常谦于存涛舒畅钱向阳孙晓刚马琼魏波胡晓鹏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外科手术
常温非体外循环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治疗广泛主动脉瘤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比较常温非体外条件行胸腹主动脉瘤置换术与传统低温停循环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连续收治的128例广泛主动脉瘤患者(CrawfordⅡ型)的临床资料。男性97例,女性31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37±11)岁;慢性StanfordA夹层74例,慢性StanfordB型夹层34例,胸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20例。71例在低温心肺转流下(转流组)、57例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常温组)行胸腹主动脉置换术。采用配对t检验或χ^2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术后生存时间。结果转流组平均转流时间(251±87)min,停循环时间(45±24)min。两组的脊髓缺血时间相似。常温组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转流组[(408±114)min比(630±156)min,t=-7.67,P=0.05;(18±13)h比(113±89)h,t=-3.86,P=0.00;(4±2)d比(10±9)d,t=-4.19,P=0.00;(15±7)d比(25±14)d,t=-4.47,P=0.00]。常温组术中出血量低于转流组[(900±750)ml比(1400±400)ml,t=-2.23,P=0.04],血液制品用量亦低于转流组。常温组术后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转流组(1.7%比9.8%,0=3.544,P=0.05;1.7%比22.6%,χ^2=9.35,P=0.00),术后截瘫或轻瘫发生率两组无差异。平均随访时间(78±54)个月,随访率88.2%。随访期间5例死亡,2例死于脑卒中,3例截瘫患者死于感染。8例患者平均术后6个月行二期全主动脉弓置换。全组术后3、5、7年生存率分别为97%、93%、87%。结论常温非体外循环技术较低温心肺转流明显降低了胸腹主动脉动脉置换术早期病死率和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减少了血液制品用量,改善了早期外科手术效果。
张良于存涛常谦孙晓刚钱向阳罗新锦魏波
关键词:主动脉瘤心肺转流围手术期医护
一期开放手术加升主动脉-双髂外动脉旁路术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其他心脏疾病效果观察
2016年
目的:评价主动脉缩窄( CoA)合并其他心脏疾病患者在开放心脏手术同期行升主动脉-双髂外动脉旁路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7月阜外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36例CoA合并其他心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25-63岁,平均39岁;上肢收缩压165 mmHg(1 mmHg=0.133 kPa),上下肢压差51 mmHg。36例患者均在开放心脏手术同期使用Y形人工血管行升主动脉-双髂外动脉旁路术治疗,其中主动脉瓣替换8例,室间隔缺损修补6例,Bentall's术15例,Wheat's术7例。术后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重症监护治疗病房留观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上肢血压和上下肢压差,以及术后早期病死率、术后人工血管通畅率及再手术率。对手术前后上肢收缩压及上下肢压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9-223 min,平均144 min;术中出血量250-700 mL,平均400 mL;重症监护治疗病房留观时间18-43 h,平均35 h;住院时间9-15 d,平均11 d。术后早期无死亡病例,无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术后第5天1例患者右侧人工血管血栓形成,其余患者人工血管血流通畅。术后第5天上肢收缩压(132±26) mmHg,上下肢平均压差(10±3) mmHg,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22、3.193,P值均<0.05)。术后3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55个月,平均27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死亡,上肢收缩压110-135 mmHg,上下肢压差5-12 mmHg,治疗有效率100%,无外科再干预。术后6-12个月行主动脉CTA复查,35例患者双侧人工血管血流通畅;1例术后即出现人工血管血栓形成的患者,随访期间血栓无明显变化,无新发血栓形成。结论 CoA合并心脏疾病患者在开放心脏手术同期行升主动脉-双髂外动脉旁路术,简化了手术操作,减少了手术创伤,安全有效,是治疗CoA合并心脏疾病�
张良于存涛赵电彩常谦罗新锦孙晓刚魏波
关键词:主动脉缩窄转流手术
马凡综合征合并胸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及早中期结果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马凡综合征(MFS)合并胸腹主动脉瘤的早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阜外医院接受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MFS组(n=58)和非MFS组(n=9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早期结果和中期随访结果。结果 MFS组患者较非MFS组更年轻(32比45岁,t=9.603,P=0.000),有家族史者更多(19%比0,χ^2 =19.996,P=0.000),男性和吸烟者比例更低(55.2%比80.6%,χ^2=11.489,P=0.001;13.8%比46.9%,χ^2=17.686,P=0.001)。两组在急诊手术比例、预防性脑脊液引流、手术时间、术中循环管理方式、术中用血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FS组的术后30 d死亡率明显低于非MFS组(0比9.2%,χ^2log-rank=5.616,P=0.018)。两组在脊髓损伤、肾功能衰竭、呼吸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FS组平均随访时间43个月(3~114个月),5年生存率(89.2±4.6)%,非MFS组平均随访时间50个月(0~111个月),5年生存率(83.8±4.1)%,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log-rank=2.719,P=0.099)。MFS组5年免于再干预率为(72.7±8.4)%,非MFS组为(95.2±2.3)%,MFS组再干预率明显高于非MFS组(χ^2log-rank=5.034,P=0.025)。结论 MFS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率低于非MFS患者,中期生存情况与非MFS患者相似,但再干预率明显高于非MFS患者,术后密切随访非常重要。
马明星常谦于存涛舒畅钱向阳孙晓刚魏波胡晓鹏
关键词:马凡综合征胸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阜外分型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新的分型方法,方便临床适应症掌握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同时便于多中心应用推广。
于存涛罗新锦张良常谦丘俊涛刘燊姜文祥高伟魏波王跃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