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荣
- 作品数:51 被引量:207H指数:9
-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艺术更多>>
- 本科生导师制联合PBL教学提升医学影像学生综合能力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本科生导师制和PBL教学提升医学影像学生综合能力的价值。方法将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专业大二至大四的144名学生纳入本研究,将加入本科导师制并采用PBL教学方式的学生纳入研究组,将未加入本科生导师制且未采用PBL教学方式的学生纳入对照组,每组72名。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课学习成绩、动手实践、科研能力、临床影像观察、专业课理论知识考核和阅片能力。结果研究组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项目申报的选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的理论课学习成绩、文献阅读成绩、临床影像观察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科研能力评分及问卷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阅片能力及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科生导师制联合PBL教学可以提升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 任占丽于楠张兆国张兆国于勇贺太平张喜荣
-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PBL教学
- 一种医学影像读片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读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医学影像读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夹板卡合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夹板之间卡接有医学影片,所述底板上方靠近所述夹板的位置处卡合连接有...
- 张喜荣郭长义陈静
- 文献传递
- CT能谱成像减少对比剂用量在肝脏增强扫描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能谱CT降低对比剂用量在腹部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50例行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排除肝癌、肝硬化等,随机分为2组。A组(25例):行CT能谱增强扫描(个性化选择能谱扫描协议),对比剂用量350 mgI/kg体质量,重建60 keV 40%(ASIR)图像。B组(25例):传统120 kV扫描协议(根据NI 10~5 mm自动选择),对比剂用量500 mgI/kg体质量。2组注射流率依据对比剂总量和总注射时间25 s而定。分别记录2组CT剂量容积指数(CTDIvol)。在120 kV和60 keV图像上分别测量动脉期腹主动脉、门静脉期门脉主干、正常肝实质、竖脊肌的CT值及SD值,并计算相应的对比噪声比(CNR)。测量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2组体质量指数无明显差异(P> 0.05)。A组腹主动脉CT值及CNR值和门静脉主干CT值及CNR值均高于B组(均P<0.05)。2组肝实质CT值及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竖脊肌S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CTDIvo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对比剂碘摄入量较B组约减少22%(P<0.05)。结论:能谱CT在不增加辐射剂量和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同时可显著减少对比剂碘摄入量。
- 雷雨欣贺太平张喜荣任占丽马春玲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造影剂
- 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优化腹腔干动脉图像质量的临床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最佳单能量成像优化腹腔干动脉图像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行腹腔干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TA)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行常规120 kVp扫描,对比剂用量600 mgI/kg,扫描后重建4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图像;B组行能谱CT扫描,对比剂用量450 mgI/kg,扫描后重建最佳单能量、40%ASIR图像。比较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腔干动脉CT、标准差(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值和影像医生主观评分。结果B组的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对比剂碘摄入量低于A组(P<0.05);B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较A组分别减少约20.29%和28.64%。B组的腹腔干动脉最佳单能量约(65.78±3.15)keV。B组的腹腔干动脉CT、SNR、CNR值及影像医生主观评分高于A组,腹腔干动脉SD值低于A组(P<0.05)。2名影像医生对腹腔干血管主观评分具有很好一致性(Kappa>0.90,P<0.05)。结论与常规120 kVp腹腔干动脉成像相比,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不仅可以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还可以显著提升图像质量。
- 任占丽于楠于楠贾永军张喜荣杨创勃于勇贺太平
- 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对肺部良、恶性占位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对肺部良、恶性占位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肺部占位患者(经病理证实良性者14例,恶性者2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行胸部常规序列(T_1WI,T_2WI)及IVIM-DWI检查。并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后处理,得到良、恶性病变的ADC值、D(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f(灌注分数)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良、恶性占位各参数的差异。结果:肺良性占位ADC值:(1242.22±261.16)×10^(-6) mm^2/s;D值:(1178.0±462.6)×10^(-6) mm^2/s;f值:(0.45192±0.17260);肺恶性占位ADC值:(820.62±238.69)×10^(-6) mm^2/s,D值:(854.6±302.6)×10^(-6) mm2/s,f值:(0.28397±0.14539);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良性占位D*值:(26860±40505)×10^(-6)mm^2/s,肺恶性占位D*值:(22810±37930)×10^(-6) mm^2/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部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IVIM、DWI的参数ADC值、D值及f值有一定临床意义。
- 师卫华党珊燕洋洋贺太平张喜荣张喜荣段海峰
- 基于CT图像特征预测肺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 :探讨基于CT图像特征预测肺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且行免疫组化Ki-67表达水平检测的患者60例,分为Ki-67低表达组(33例)和Ki-67高表达组(27例)。采用Discovery750HD CT设备进行图像采集,测量2组患者的病灶大小、CT值,并观察肺腺癌的病变位置、发生类型及CT征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Ki-67表达水平的影响因子,同时绘制ROC曲线联合多指标评价CT图像特征预测Ki-67表达水平的诊断效能。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Ki-67低表达组的表达水平为(26.21±10.83)%,Ki-67高表达组的表达水平为(66.67±9.20)%,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T图像特征中毛刺征、淋巴结肿大、血管集束征与肺腺癌Ki-67高表达有关(P<0.05),支气管充气征与肺腺癌Ki-67低表达有关(P<0.05),静脉期CT值在2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淋巴结肿大、血管集束征及静脉期CT值是Ki-67表达水平的影响因子。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支气管充气征是Ki-67表达水平的独立保护因子,毛刺征和淋巴结肿大是独立危险因子。ROC曲线联合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淋巴结肿大、血管集束征等征象和静脉期CT值预测Ki-67表达水平的AUC为0.851。结论:CT图像特征中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淋巴结肿大、血管集束征和静脉期CT值可以作为评价肺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指标,为临床评价肺腺癌增殖活性和生物学行为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
- 任占丽张喜荣张喜荣韩冬贺太平
- 关键词:CT图像特征肺腺癌免疫组化
-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3T)对子宫肌瘤患者栓塞术后子宫内膜的评价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应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3T)对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变化的研究。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集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52例已被诊断为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且行UAE治疗前后均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主要采用平扫T2WI和动态增强扫描),对治疗前后其子宫内膜的变化进行评估。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比较受检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在平扫T2WI信号强度值平均增加了19.9%,治疗前后T2WI信号强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后的动态增强扫描中,较治疗前的信号强度值平均增加了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场强磁共振可准确地评价子宫肌瘤患者行UAE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的改变。T2WI信号平均强度值的增加可反映出受检部位有更丰富的结合水状态,动态增强扫描的信号强度增加与血池的重新分布有关。
- 张喜荣贺太平
- 关键词:子宫平滑肌瘤动脉
- 影像组学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0年
- 肺癌作为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其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极其重要。影像学检查作为肺癌的主要检查和评价手段,尚不能完全揭示其生物学特性等信息。影像组学通过对病灶进行分割和提取特征,用影像学特征预测病变的生物学行为,为肺癌诊疗提供依据。现就影像组学的基本流程及其在肺癌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任占丽贺太平张喜荣张喜荣
- 关键词:肺肿瘤诊断显像
- MSCT诊断巨大主动脉左冠窦瘤一例
- 2015年
- 患者男,52岁。以"慢性咳嗽伴发作性胸闷、心悸半年余,加重10天"为主诉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慢性咳嗽,并活动后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胸闷、心悸、气短症状,休息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每周发作3-4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心肌缺血,心绞痛",按"冠心病,心绞痛"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出院后继续服药治疗,但症状仍反复,每周发病1-2次,体力活动稍受限,10天前上述症状再次发作,性质部位基本同前,但持续时间明显延长,
- 杨创勃贺太平贾永军张喜荣段海峰
- 关键词:MSCT诊断发作性胸闷主动脉壁心前区疼痛主动脉窦瘤
- MRI对下肢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 研究目的:探讨MRI对下肢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下肢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的MRI表现。研究结果:25例下肢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包括良性11例(其中脂肪瘤5例,骨化性肌炎...
- 张喜荣任占利贾永军于勇郭长义
- 关键词:针灸磁共振成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