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楠 作品数:46 被引量:245 H指数:9 供职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更多>>
基于模型迭代重建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的上腹部低剂量CT扫描图像质量和肝小病灶检出率的比较 2021年 目的比较基于模型迭代重建(MBIR)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的上腹部低剂量CT扫描图像质量和肝小病灶检出率。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19年8月因上腹部疾病行CT增强检查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扫及前两期增强采用常规扫描,噪声(SD)设置为10,延迟扫描应用低剂量,SD设置为20。对延迟期图像分别采用40%ASIR(A组)和MBIR方式重建(B组)。测量病灶和邻近肝实质CT值和SD,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以平扫和前两期增强图像检出病灶数量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图像对肝脏小病灶的检出率。结果B组的肝脏SD低于A组,病灶SNR、病灶CNR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病灶检出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ASIR,MBIR应用于上腹部低剂量CT扫描中能够提高图像质量和肝小病灶的检出率。 马光明 张喜荣 张喜荣 钟晖 于勇 于楠关键词:低剂量 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髌下脂肪垫物质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利用能谱CT水脂分离技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髌下脂肪垫水脂定量分析的相关性研究,探讨髌骨下脂肪垫在骨性关节炎中的病理变化。方法对临床已进行WOMA疼痛评分的176膝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A组为疼痛评分>40分的骨性关节炎患者98膝,对照组B组为疼痛评分<40分且无临床症状的78膝患者均行膝关节Gemstone Spectral Image(GSI)扫描,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单能量60KeV及层厚1.25mm重建,利用GSI viewer软件进行分析,分别记录髌骨下内侧、中间及外侧脂肪垫的水基值及脂基值并取其平均值。对组间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数据采进行皮尔逊相关性R检验。结果A、B两组患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58.62±8.13 vs 56.56±7.99岁。组内脂基值及水基值数据均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A组r=-0.93,B组r=-0.90;组间脂基值及水基值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其髌骨下脂肪垫的水含量(炎性水肿)增高,相对脂肪含量降低。 张敏 张敏 樊秋菊 谭辉 党珊 马春玲关键词:能谱CT 骨性关节炎 髌下脂肪垫 多参数MRI评价年轻女性正常乳腺组织随月经周期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育龄期正常乳腺组织在不同月经周期下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各参数值变化情况。方法共搜集26名健康女性志愿者,年龄22~30岁,平均26岁,规律月经周期,无口服避孕药史,未育。分别在月经期(第2天)、增生期(第7天)、卵泡期(第14天)、黄体期(第21天)、分泌期(第27天)进行了1个月经周期的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DTI、DWI及IVIM。基于感兴趣区(ROI)的方法,由2名观察者分别在不同时间测量相同区域正常乳腺组织的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血管容积分数(f)、各向异性分数(FA)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采用3.0 T MR获得的IVIM、DTI、DWI乳腺图像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和分辨率,其参数图无严重伪影,图像质量较好,能满足参数测量要求。2名观察者分别所测得(观察者间)D值、D^*值、FA值及ADC值可重复性好(ICC值〉0.8),f值可重复性较差。正常乳腺的D^*值显示随月经周期规律波动,在黄体期最高,与月经期和增殖期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f值在卵泡期高于其他阶段,但是对比没有显著差异。D值和ADC值随月经周期有相似趋势,D值在黄体期和增殖期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ADC值的差异在月经周期中无统计学意义。FA值在月经期与分泌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乳腺D值、D^*值、FA值及ADC值可重复性好,可以敏感地反映乳腺组织随月经周期激素调节的变化特点。 樊秋菊 樊秋菊 杨褀 谭辉 王少彧关键词:正常乳腺 月经周期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在100kV冠状动脉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在优化100kV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23年5月至2023年8月行冠状动脉检查患者42例,采用管电压100kV,智能管电流调制技术(Smart mA),扫描完成分别重建FBP、50%ASIR-V、70%ASIR-V和深度学习图像重建不同级别降噪(DLIR-L、DLIR-M、DLIR-H)图像,分别测量六组图像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CT值及SD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由两名具有五年工作经验的医生采用五分法分别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六组图像噪声(SD值)、SNR值及CNR值间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重建算法FBP、50%ASIR-V、70%ASIR-V、DLIR-L、DLIR-M、DLIR-H依次变化,冠状动脉SD值逐渐降低、SNR值逐渐升高,其中70%ASIR-V和DLIR-L、DLIR-M、DLIR-H重建SD值显著低于FBP(P<0.001),而SNR值和CNR值显著高于FBP(P<0.05),且DLIR-H重建算法SD值最低、SNR值和CNR值最高。两名医师主观评分具有良好一致性(kappa值>0.75,P值<0.001),冠状动脉DLIR-M和DLIR-H重建算法主观评分显著高于FBP、50%ASIR-V、70%ASIR-V、DLIR-L(P<0.001),且DLIR-H重建算法主观评分最高。结论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DLIR)可以显著降低100kV冠状动脉图像噪声并优化图像质量,其中DLIR-H重建优化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效果最佳。 任占丽 申利 张敏 贺太平 贺太平关键词:图像重建 冠状动脉 计算机断层摄影 图像质量 肺密度三维定量分析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2020年 目的:探讨肺密度三维定量分析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者,证实为肺栓塞者195例,非肺栓塞者177例,两位影像科医生对CTPA进行阅读,记录栓子位置以及间接征象。结果:肺栓塞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气促、咳嗽、胸痛分别占41%、39%、34%。53%的肺栓塞患者具有明确的危险因素。共发现412个栓子,间接征象在急性肺栓塞和非肺栓塞患者中出现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包括:马赛克征(20.3%vs 0%)、磨玻璃影(23.1%vs 9.4%)、肺实变(46.7%vs 18.8%)、肺不张(17.2%vs 2.8%)、胸腔积液(34.9%vs 23.3%)、胸膜肥厚粘连(77.8%vs 25.1%)。肺密度分析发现的肺野局限性低密度区在栓塞组和非栓塞组具有差别(47.2%vs 13.9%,P<0.05)。且局限性密度减低区与栓子位置的符合率为89.2%。结论:基于肺密度三维定量分析获得的局限性肺密度改变,结合肺栓塞患者的临床信息与CTPA其他间接征象对急性非栓塞诊断具有提示作用。 于楠 沈聪 贾永军 段海峰 韩冬 郭佑民 于勇关键词:急性肺栓塞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密度 ASIR算法联合自动管电流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唐慧 燕洋洋 贾永军 贺太平 于楠 任占丽MR-T2刀锋伪影校正技术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索联合MR-T2WI与扩散加权成像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与周围型肺癌(PLC)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1月—2021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FOP、PLC患者各36例,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独立阅读MR图像,并分别测量T2对比度比(T2CR)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两组T2CR与ADC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MR-T2WI与扩散加权成像的诊断效能。结果2名放射科医师对T2CR与ADC值观察者间一致性良好(ICC=0.951、0.955);FOP组T2CR和ADC值均显著大于PLC组(t=3.920、5.819,P均<0.001),T2CR与ADC值的阈值分别为2.29、1048×10^(-6)mm^(2)/s。使用ADC值正确诊断FOP 33例、PLC 28例;使用T2CR正确诊断FOP 20例、PLC33例;联合T2CR与ADC值正确诊断FOP 29例、PLC 33例。联合ADC与T2CR值较两者单独使用诊断准确度及曲线下面积提高(准确度:86.1%比84.7%、73.6%;曲线下面积:0.924比0.879、0.740;Z=2.208,P<0.05)。结论联合T2CR与ADC值有助于鉴别FOP与PLC,诊断效能高于两者单独使用。 党珊 段海峰 郭炎兵 陈媛媛 于勇 于勇关键词:肺炎 扩散加权成像 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优化腹腔干动脉图像质量的临床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最佳单能量成像优化腹腔干动脉图像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行腹腔干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TA)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行常规120 kVp扫描,对比剂用量600 mgI/kg,扫描后重建4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图像;B组行能谱CT扫描,对比剂用量450 mgI/kg,扫描后重建最佳单能量、40%ASIR图像。比较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腔干动脉CT、标准差(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值和影像医生主观评分。结果B组的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对比剂碘摄入量低于A组(P<0.05);B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较A组分别减少约20.29%和28.64%。B组的腹腔干动脉最佳单能量约(65.78±3.15)keV。B组的腹腔干动脉CT、SNR、CNR值及影像医生主观评分高于A组,腹腔干动脉SD值低于A组(P<0.05)。2名影像医生对腹腔干血管主观评分具有很好一致性(Kappa>0.90,P<0.05)。结论与常规120 kVp腹腔干动脉成像相比,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不仅可以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还可以显著提升图像质量。 任占丽 于楠 于楠 贾永军 张喜荣 杨创勃 于勇 贺太平基于多模型迭代重建在低剂量门静脉成像中降低辐射剂量和碘对比剂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型迭代重建(ASIR-V)在低剂量门静脉成像中降低辐射剂量和碘对比剂的可行性.
方法:收集本院Revolution CT腹部增强扫描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常规扫描,前置ASI... 任占丽 胡智军 李豆 张喜荣 贾永军 于勇 郭长义 于楠 贺太平关键词:碘对比剂 基于CT定量探讨不同级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气肿肺叶分布 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肺气肿肺叶分布的特点。方法收集COPD患者61例及正常对照90例,均行吸气相及呼气相CT扫描,COPD患者分为轻度组(COPD 1级与2级)和重度组(COPD 3级与4级)。所得图像导入"数字肺"自动检测平台进行分析,肺气肿肺叶分布情况以各肺叶低密度区(low attenuation area, LAA)容积占全肺低密度区容积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LAA, LAA%)表示,低于-910 HU和-950 HU为肺气肿。采用SPSS 22.0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LAA%的差异。结果吸、呼气相中,轻度COPD组较正常组右肺上叶的LAA-910%及LAA-950%明显增加,右肺中叶的LAA-910%及LAA-950%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COPD组比较,吸、呼气相中,重度COPD组均有双肺下叶LAA-910%及LAA-950%显著增加,左肺上叶LAA-910%及LAA-950%显著减少;呼气相中,另有右肺上叶LAA-910%及右肺中叶的LAA-910%及LAA-950%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呼气相中,重度COPD组较正常组右肺中叶及左肺上叶的LAA-910%及LAA-950%显著减小,左肺下叶的LAA-910%及LAA-950%显著增加;呼气相中,另有右肺上叶及下叶的LAA-910%及LAA-950%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COPD患者的肺气肿在两上肺比例较大,重度COPD患者肺气肿在两下肺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 师美娟 沈聪 于楠 银楠 王君 黄晓旗 郭佑民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计算机断层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