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 作品数:18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2014—2019年昆明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研究昆明市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2019年昆明市国家监测点五华区4个街道体检儿童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2014—2019年昆明市5岁以下体检儿童低体重发生率为0.29%,生长迟缓发生率为0.46%,消瘦发生率为0.66%,超重发生率为0.50%,肥胖发生率为0.12%,除肥胖率外均存在逐年增长的趋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OR=12.642)、早产儿(OR=2.408)、胎次≥2次(OR=2.900)、纯母乳喂养率低(OR=2.033)、第一次母乳喂养时间滞后(OR=3.153)、家庭人口过多(OR=4.193)、家庭收入较低(OR=3.975~9.278)、母亲妊娠期患病(OR=2.170)均是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增高的危险因素。结论昆明市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低,但仍存在逐年增长的趋势,且1岁以内儿童更容易发生。儿童营养不良与父母外出打工、早产儿、胎次≥2次、纯母乳喂养率低、第一次母乳喂养时间滞后、家庭人口数多、家庭收入低、母亲妊娠期患病情况有关,应采取综合措施来改善儿童营养不良状况。
- 贺晓烨赵嫣娟普竹梅倪晓娟李琳杨海云
- 关键词:营养不良影响因素
- 昆明市“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妇幼保健对策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通过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后,昆明市母婴安全相关指标变化,探讨对策效果,为进一步巩固成效与推广经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4-2017年昆明市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7年昆明市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孕产妇死亡前3位死因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及猝死;婴儿死亡前3位死因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出生缺陷及新生儿窒息;产、儿科服务及孕产期保健服务能力不足是影响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通过实施将'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列为惠民实事;开展危急孕产妇和儿童抢救绿色通道建设;强化实践技能培训;拓展保健服务公共项目;规范母婴保健服务;升级使用高危管理APP等一列措施,保证了昆明市母婴安全核心指标的显著下降。
- 杨海云李云霞李琳秦茂华徐敏赵嫣娟李震李继红杨奕梅苏虹郭芳
- 关键词:妇幼保健管理母婴安全
- 昆明市“单独二孩”政策生育意愿的情况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 了解昆明市对国家“单独二孩”政策惠及的人群的生育意愿,以及生育政策调整对全市人口出生的影响,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昆明市孕产妇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模块导出的2011-2013年间分娩的93 157名昆明市户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符合“单独二孩”政策人群占调查对象的18.26%,其中84.6%为城镇户籍;首次分娩剖宫产率为43.21%;首次分娩平均年龄为27.86岁;明确有“二孩生育意愿”的比例为30.92%;“二孩生育意愿”为“无意愿”或“不确定”的原因56.12%为经济压力;再生育时间选择较集中于2016年,而选择的医院主要集中于省市级和县区级医院。预测昆明市有“符合单独二孩”育龄妇女约7万人,其中有再生育意愿者约2.16万人~2.68万人,2016年为生育峰值年,其年新增分娩人数约为1.95万人~2.42万人。结论 实行“单独二孩”政策后,全市分娩数量、高危孕产妇和危重孕产妇将增加,医疗保健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应对准备。
- 杨海云李继红黄海云秦茂华李琳李云霞朱克徐敏赵嫣娟钱犁
- 关键词:生育意愿
-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后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分析“全面两孩”政策开放前后剖宫产率及指征分布的变化,探讨控制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盘龙区2013-2018年妇幼卫生统计年报表及全区助产机构分娩登记本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8年间全区剖宫产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8年剖宫产率39.64%,明显低于2013年的47.79%(P<0.01);“全面两孩”政策前(2013-2015年)剖宫产率为42.89%,“全面两孩”政策后(2016-2018年)剖宫产率为39.97%,政策前后比较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级别医院的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级医院高于二级医院,二级医院高于一级医院;剖宫产主要指征依次为:瘢痕子宫、臀(横)位、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胎儿窘迫、头盆不称、产程异常和多胎;2013-2018年社会因素构成比呈下降趋势,从5.39%降至1.28%(P<0.01);2017年及2018年瘢痕子宫的剖宫产指征构成比明显增加(P<0.01)。结论盘龙区近6年剖宫产控制成效显著;全面“全面两孩”政策后瘢痕子宫为指征的剖宫产构成比升高;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和初次剖宫产率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点。
- 贺江云李春阳李琳杨海云
- 关键词: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瘢痕子宫
- 昆明市产科服务现况与对策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昆明市产科服务现状,为政府出台应对生育高峰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统一调查问卷形式,对昆明市所有助产机构的服务数量、产科专业人员情况进行调查,采用Excel 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8-2014年期间,昆明市助产机构年度分娩量呈上升趋势,分娩量构成比最大的前3位分别是县区级、省市级和民营助产机构;全市2014年共有助产机构125家,产科床位3 299张,床位利用率以省市级医疗机构最高,民营医院及乡级医疗机构较低;全市共有产科医生952名,各类机构间产科医生助产服务效率平均101.18,其中省市级医疗机构最高(191.76),乡级医疗机构最低(40.35);全市从事产科服务的护理人员(含助产士)共1 597名,医生和护理人员比例为1:1.68,各类机构间产科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效率平均60.32,其中省市级医疗机构最高(85.70),部队医疗机构最低(32.08);全市产科人员中正高级职称占2.47%,副高级职称占6.67%,中级职称占25.54%,初级及以下职称占65.32%。结论 2008-2014年期间,分娩数量增加迅速,生育需求不断增长;产科服务能力有限,不同类别机构发展不平衡,资源不足与闲置共存;将通过调整布局、优化资源、服务类别分类管理、稳定人才队伍、强化培训、产科服务及管理流程优化再造等措施,缓解需求与资源矛盾。
- 杨海云李继红黄海云秦茂华李琳李云霞朱克徐敏赵嫣娟钱犁
- 关键词:产科服务人力资源
- 2018年昆明市基本公共卫生妇幼健康管理服务基层能力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分析昆明市辖区基层妇幼健康管理服务现状及能力,明确存在的问题,为昆明市提出基层妇幼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建设的有效改善途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机构调查方式对2018年昆明市辖区143家开展妇幼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机构进行现况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2018年昆明市开展妇幼健康管理服务的基层机构中,城区和郊区之间机构性质、是否城乡医保定点机构、机构人员在编情况、全科人员总数、产妇和0~6岁儿童的系统管理、提供建围生保健手册和进行乙肝、梅毒以及艾滋病检测的机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目前昆明市基层妇幼健康管理服务存在优质资源紧张、保健资源分配不均、基层妇幼队伍能力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信息网络不完善,“人籍分离”现象、基层服务机构的诊疗设备和技术水平对群众的吸引力较低以及地域间所开展的服务项目存在差异等问题,进而导致昆明市基层机构群体妇幼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受到限制,建议加强基层妇幼健康管理服务队伍建设,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加快并完善妇幼信息化网络建设;加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管理服务能力建设。
- 赵嫣娟杨海云徐敏李琳普竹梅王员芝宋钧倪晓娟张云彪雷艳娟李海艳
-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再生育人群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前后昆明市产妇人口学特征、剖宫产率等变化情况,为政府部门完善生育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昆明市妇幼健康信息'系统,对2014-2017年产妇健康档案信息进行数据收集,对再生育人群分娩年龄趋势、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剖宫产率及配偶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两年较实施前两年,昆明市产妇数量增加27. 17%;二胎产妇构成比增加36. 81%;高龄产妇构成比增加39. 13%;高龄二胎产妇构成比增加33. 21%;高龄初产妇构成比减少52. 60%。二胎产妇剖宫产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各胎次产妇分娩平均年龄均呈持续缓慢增长趋势;产妇及其丈夫的不同文化程度和职业组别在各年度间构成比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生育二胎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产妇及其配偶的职业和文化程度,由职业和文化程度造成的差异正逐步缩小。结论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分娩人数增加,但未达预测水平;再生育人群人口学变化特点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符;提高高危孕产妇管理及救治能力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孕产妇死亡控制的工作重点;政策实施对初产妇生育年龄和分娩方式带来一定影响。
- 李琳杨海云李云霞李震李继红秦茂华杨奕梅苏虹郭芳赵嫣娟徐敏
- 关键词:产妇人口学特征剖宫产率
- 与艾滋病母婴阻断相关的伦理问题探讨
- 2019年
- 母婴阻断是防止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重要措施,因地制宜、耐心细致地做好艾滋病母婴阻断相关的知情同意是整个阻断的重要先决条件。本文通过几个案例在孕前、孕中和产后喂养等方面的知情同意困惑来说明艾滋病母婴阻断的复杂性。如何顺应相应的文化,做到尊重的本质,而非知情同意的形式,是医务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 李海艳倪晓娟魏聪雷艳娟李琳
- 关键词:艾滋病母婴阻断知情同意医学伦理
- 昆明市剖宫产现况及对策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分析昆明市助产机构剖宫产现况,探讨相关的解决措施。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对昆明市2008-2014年妇幼卫生统计年报表及全市助产机构分娩登记本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4年间,昆明市助产机构年度总分娩量呈上升趋势;2008年至2011年间,全市剖宫产率一直在42%-44%期间,2012年开始明显下降,为42.77%,2014年下降至32.77%;2012年至2014年剖宫产指征顺位前5位均为瘢痕子宫、社会因素、臀(横)位、头盆不称、胎儿窘迫,其中,社会因素构成比从2012年的首位(21.7%)降至2014年的第5位(6.02%),而瘢痕子宫构成比从21.2%上升至37%;全市初次剖宫产率从2012年的34.09%下降至23.60%。结论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和初次剖宫产率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点。通过加强行政管理力度、监督指标落实、制定降低剖宫产率支持政策、强化培训,推广适宜技术、加强健康教育和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等一系列措施可有效控制剖宫产率。
- 杨海云李继红黄海云秦茂华李琳李云霞朱克徐敏赵嫣娟钱犁
- 关键词: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社会因素
- 2014-2016年昆明市早产儿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昆明市妇幼信息中相关早产儿资料,探讨早产发生的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早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昆明市2014-2016年妇幼信息相关数据及资料,建立新生儿及早产儿信息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昆明市2014-2016年早产儿发生率为5. 11%,其中晚期早产儿占94. 16%,早产儿与足月儿在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及出生胎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早产的危险因素有:母亲年龄、产次、母亲有高危因素、分娩方式、胎数。结论昆明市早产发生率呈逐年上升,以晚期早产儿居多,加强对高龄、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是降低早产发生的重要措施。
- 朱克杨海云李琳王员芝李秀芳范琳波
- 关键词:早产发生率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