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涛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小脑
  • 6篇共济失调
  • 5篇小脑性
  • 5篇小脑性共济失...
  • 5篇脑性
  • 5篇脊髓小脑性共...
  • 4篇维吾尔族
  • 3篇三核苷酸
  • 3篇三核苷酸重复
  • 3篇小脑共济失调
  • 3篇基因
  • 3篇脊髓小脑共济...
  • 3篇家系
  • 3篇核苷酸
  • 3篇12
  • 2篇蛋白
  • 2篇认知功能障碍
  • 2篇突变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机构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李海涛
  • 7篇张小宁
  • 6篇马建华
  • 6篇雷晶
  • 4篇朱国峰
  • 2篇杨新玲
  • 2篇李桂花
  • 2篇于佳
  • 2篇王丹
  • 1篇文进
  • 1篇刘艳
  • 1篇哈斯也提·依...
  • 1篇武传佳
  • 1篇马京京
  • 1篇徐顺霖
  • 1篇冷静

传媒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对368急性脑卒中患者,回顾性分析肺部感染发生率及与患者年龄、卒中性质、意识状态、基础疾病的关系。结果:368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92例,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卒中性质、意识状态及基础疾病等有密切关系。结论: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应积极采取综合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朱国峰李海涛
关键词:脑卒中肺部感染
α突触核蛋白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α突触核蛋白(α-Syn)是一种小分子酸性可溶性蛋白,是帕金森病(PD)发病的病理基础,在PD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对α-Syn的结构、功能及其导致PD的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结合近年来对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2型(SCA2)与α-Syn关系的研究来阐述带有PD症状的SCA2的发病是否与PD有共同的发病基础,是否也是α-Syn异常聚集所致,尚待进一步考证。
马京京李海涛张小宁
关键词:Α突触核蛋白帕金森病
载脂蛋白Eε4基因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白质微细结构损害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研究较多,但针对DTI临床评价MCI载脂蛋白Eε4(Apo Eε4)基因携带者脑白质变化的研究还比较少见。目的利用功能影像学优势,研究Apo Eε4基因对MCI患者脑白质微细结构损害,为临床早期治疗MCI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3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就诊的维吾尔族、汉族MCI患者26例,根据Apo E等位基因亚型测试结果,其中13例为Apo Eε4基因携带者(A组),13例为非Apo Eε4基因携带者(B组);另选取同期两院体检健康者15例为C组。对受试者进行DTI扫描,记录双侧颞叶、双侧海马、双侧顶叶、双侧枕叶、胼胝体压部、扣带回后部白质区域表观扩散系数(ADC)和部分各向异性(FA)值。结果 3组双侧颞叶、双侧顶叶、双侧枕叶、扣带回后部ADC、F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双侧海马、胼胝体压部ADC、F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和C组双侧海马、胼胝体压部ADC值低于A组,C组双侧海马、胼胝体压部ADC值低于B组;B组双侧海马FA值高于A组,C组双侧海马、胼胝体压部FA值均高于A组和B组(P<0.05)。MCI Apo Eε4基因携带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为(20.1±3.2)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CI Apo Eε4基因携带者双侧海马、胼胝体压部ADC值与Mo C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从脑白质微细结构损害的角度来说,MCI患者主要出现在双侧海马、胼胝体压部,且Apo Eε4基因携带者较非携带者脑白质微细结构损害的程度变化更明显,且与Mo CA评分存在相关性。
李海涛李桂花哈斯也提.依不来音朱国峰马依日木.赛买提阿依吐拉.卡迪尔王丹杨新玲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载脂蛋白E4胼胝体
维吾尔族一家系六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2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一维吾尔族家系6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2型(SCA12)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应用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协作共济失调评估量表(ICARS)对6例经基因学检查明确诊断的SCA12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6例患者中大部分有步态不稳、双上肢震颤、腱反射活跃、肌张力增高、体位性眩晕、病理征阳性(5例/6例);眼球震颤及慢眼活动亦比较多见(4例/6例);可伴计算力、记忆力下降(3例/6例);视力下降、吞咽困难和肌肉萎缩不明显。ICARS分值越高,临床症状相应越重。结论维吾尔族SCA12主要以步态不稳、双上肢震颤为首发症状,ICARS评分可粗略评估患者共济失调的严重程度。
张小宁李海涛雷晶马建华
关键词: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系谱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12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12型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5例SCA12型患者(SCA12型组)及13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采用国际协作共济失调评估量表(ICARS)进行共济失调严重程度评分。结果 MoCA评分结果显示,SCA12型组存在认知功能障碍5例(100%),正常对照组存在认知功能障碍10例(77%)。MMSE评分结果显示,SCA12型组存在认知功能障碍2例(40%),正常对照组存在认知功能障碍1例(7.7%)。SCA12型组MoCA和MMSE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SCA12型组ICARS评分为23~75分,平均(42.6±21.0)分。正常对照组均无共济失调。Spearmans相关性分析显示,SCA12型患者MMSE评分与病程呈负相关(r=-0.894,P=0.041);MoCA抽象功能得分与病程呈负相关(r=-0.884,P=0.047)。结论 SCA12型患者可并发认知功能障碍,这可能与其病程较长有关。
武传佳李海涛雷晶马建华关玉华张小宁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2型维吾尔族一家系的基因突变及临床特点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研究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2亚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12,SCA12)致病基因的CAG三核苷酸病理重复次数范围及临床特点.方法 依据Harding标准,收集一个维吾尔族家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T载体分子克隆技术并结合酶切鉴定、直接测序等技术对其中6例患者、54例家系"健康"个体进行分子遗传学诊断,基因诊断为SCA12型,同时对致病基因CAG三核苷酸病理重复次数进行突变分析.结果 发现该家系SCA12型患者6例,症状前患者13例.5例经基因重组检测发现:患者异常等位基因CAG重复数目分别是47次、51次、52次、53次;症状前患者是48次;其中在连续CAG重复中间有单个碱基C、A、G的互相替换.结论 SCA12型的47次CAG病理重复次数为国内外报道的最小CAG病理重复次数;国内首次对维吾尔族SCA12型的基因突变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对于该类疾病的准确分类、病因探讨、治疗、产前诊断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海涛雷晶马建华于佳张小宁
关键词: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三核苷酸重复基因突变
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时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D)时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内科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住院和门诊的PD患者50例(病例组),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同型半胱氨酸、叶酸以及维生素B12差异以及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维生素B12和左旋多巴剂量和PD患者评分(UPDRS评分)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的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以及维生素B12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剂量将病例组分为两个亚组,高剂量组(≥14μmol/L)和低剂量组(<14μmol/L),两亚组叶酸、维生素B12、左旋多巴剂量和UPDRS评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维生素B12以及UPDRS评分呈负相关(r=-0.545,-0.337,-0.233,P=0.001,0.009,0.013),与左旋多巴剂量呈正相关(r=0.518,P=0.001)。结论:左旋多巴治疗PD可使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并降低叶酸、维生素B12的含量,临床上应加强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支持治疗。
刘艳李海涛冷静朱国峰文进
关键词:左旋多巴PD血同型半胱氨酸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2型MRI表现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12年
目的:评价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2型维吾尔族患者的MRI表现对此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7例SCA12型患者的MRI表现。结果:SCA12型患者MRI特点以大脑皮质、小脑皮质和蚓部萎缩为主。结论:国内首次报道维吾尔族SCA12型神经影像学特点,其对临床诊断有提示作用,并且可以帮助鉴别诊断。
李海涛马建华雷晶张小宁
关键词: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磁共振成像
维吾尔族、汉族正常人群SCAl2亚型基因三核苷酸重复次数分析
2013年
目的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正常人群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2型(SCA12)PPP2R2B基因进行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直接测序等技术对维吾尔族、汉族健康者各90例进行PPP2R2B基因CAG三核苷酸重复次数进行分析。结果 90例维吾尔族健康者PPP2R2B基因的CAG频率的分布:共有13种PPP2R2B等位基因,CAG重复次数范围为6~19次,平均重复次数为(10.84±3.18)次,10次重复最常见,90例汉族健康者PPP2R2B的CAG频率的分布:共有12种PPP2R2B等位基因,CAG重复次数范围为6~18次,平均重复次数为(11.32±2.26)次,10次重复也是最常见,没有发现明显异常的等位基因。通过进行统计学方法检验,P>0.05,维吾尔族与汉族正常人群在PPP2R2B基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正常人群SCA12亚型PPP2R2B基因在CAG三核苷酸重复次数范围、基因特点上无明显差别。
李海涛马建华雷晶张小宁
关键词:三核苷酸重复
一个遗传性共济失调7型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
2010年
目的 研究1个遗传性共济失调7型回族家系的临床表现与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分子克隆及测序等方法对1个临床诊断为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回族家系进行SCA7基因检测,对异常片段进行分子克隆测序.结果 证实该家系为遗传性共济失调7型家系,视网膜退行性变为其相对独特的临床表现.先证者父亲异常片段CAG重复为46次;先证者异常片段CAG重复次数为54次,发病年龄较父代提前22年.结论 报告1个遗传性共济失调7型回族家系,该亚型明显的遗传早现及病程进展与CAG重复次数的不稳定扩增相关.
于佳马建华雷晶李海涛张小宁
关键词: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三核苷酸重复扩增突变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