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炯

作品数:12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心脏
  • 2篇证论治
  • 2篇色素上皮
  • 2篇色素上皮衍生...
  • 2篇上皮
  • 2篇中医
  • 2篇免疫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急性脑梗死患...
  • 2篇辨证
  • 2篇辨证论治
  • 1篇心脏受累
  • 1篇心脏自主神经

机构

  • 12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12篇冯炯
  • 4篇郑水红
  • 4篇金岗生
  • 3篇温成平
  • 3篇胡浩宇
  • 3篇陈衍
  • 3篇金姬
  • 3篇徐宾
  • 3篇臧敏
  • 2篇卢一
  • 2篇胡娅娜
  • 1篇贾素庆
  • 1篇张薇
  • 1篇范永升
  • 1篇许正浩

传媒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新中医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图...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耳穴贴压对帕金森病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磁珠耳穴贴压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疗效.方法 帕金森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磁珠耳穴贴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UPDRS评分、SPOCA-AUT评分和HRV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磁珠耳穴贴压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朱小丹冯炯陈巧莉王慧张梦婷
关键词:帕金森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重复经颅磁刺激
从伏邪学说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被引量:24
2019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自身免疫介导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其与中医伏邪致病有相似之处。文章从理论及临床探讨伏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并运用伏邪学说指导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治疗,认为'伏邪'的起病多因正气不足,外感邪毒,邪伏于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治疗中,'伏邪'隐匿期宜未病先防,发作期治疗宜清透伏邪为主,佐以理气化瘀。缓解期应邪正两顾,祛邪扶正相兼。临床运用伏邪学说指导该病的调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冯炯冯炯臧敏臧敏
关键词:伏邪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药
“运养通调”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抑郁状态经验探析被引量:2
2022年
类风湿关节炎(RA)由于慢性疼痛、气血亏虚常伴有情志不畅。治疗RA伴发抑郁状态当中,温成平教授重视“未病先防”,从初次诊断开始,即重视调畅情志、养护正气防治本病的进展,温教授根据疾病病程分期提出了活动期化湿除痹止痛疏郁,迁延期调肝养血通络解郁,缓解期肝脾同调扶益正气的治疗方法。“运养通调”法涵盖了温教授治疗RA伴发抑郁状态特色,对临床治疗具有借鉴意义。
邝浩丹陈镕镕许正浩冯炯温成平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抑郁状态未病先防分期论治
出血性中风患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测定和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出血性中风患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随病程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实验的研究方法,设置出血性中风组和正常对照组,对45例健康体检者和41例出血性中风患者在入院第1、3、7、14、28天的血清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进行检测,并计算不同病程时期的VEGF/PEDF比值。结果:出血性中风组发病第1、3、7天的血VEGF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变化趋势是第1~7天VEGF浓度逐渐增加,第7天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第28天降至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出血性中风组从发病第1天开始血PEDF浓度即降低,随时间的增加,逐渐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出血性中风组第1、3、7天的VEGF/PEDF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然后缓慢降低至正常对照组水平。出血性中风组发病1、3、7、14、28天的TNF-α、IL-6、IL-8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VEGF、PEDF及VEGF/PEDF比值变化在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过程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TNF-α、IL-6、IL-8浓度变化临床意义有限,提示VEGF/PEDF比值可以作为出血性中风患者诊断与治疗的一个监测指标。
金岗生卢一冯炯陈衍胡浩宇徐宾郑水红金姬
关键词:出血性中风
范永升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心脏受累学术经验探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总结首届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心脏受累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整理、回顾、分析范教授诊治结缔组织病心脏受累相关医案,从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中西并重应用原则、分期辨病辨证相结合等方面,总结归纳范教授诊治结缔组织病心脏受累的学术经验,并列举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范教授认为,结缔组织病心脏受累临床并不少见,属中医“胸痹病”“心水病”“心下悸”等范畴,病因主要与禀赋不足、感受外邪、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病机为正虚邪侵,心脉痹阻。临证应紧抓心气亏虚、心脉痹阻这个根本病机,治以益气养心、活血通络为主,同时需注意根据心脉痹阻的原因,综合运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化痰、温阳散寒、温化水饮等治法,晚期出现心肾阳虚,则须温肾补火。用药特色为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在西医辨病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中医辨证,予以扶正祛邪、补益气血、祛瘀通络、温通心阳、温阳利水等治疗。所举医案中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证属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治拟温肾健脾、温阳利水,方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范教授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进行辨证论治,临床用药特色鲜明,中西医取长补短,有机结合,提高了本病治疗的有效性,其学术经验值得推广。
沈昕陈凯冯炯王未寒张薇曹楚楚贾素庆李正富范永升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心脏受累病因病机用药特色名老中医经验
穴位埋线疗法对老年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对老年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脑梗死伴有吞咽困难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鼻管留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比较两组疗效、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免疫球蛋白(Ig)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肺炎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 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两组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Vp)及平均流速(Vm)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 05),且治疗后观察组Vp、Vm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 05),且治疗后观察组I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两组CD3+、CD4+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 05),CD8+细胞水平显著降低(P<0. 05),且观察组T细胞亚群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辅助治疗老年脑梗死可显著提高疗效,同时有效降低相关肺炎发生率,其可能机制与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及提升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冯炯臧敏金岗生利小华
关键词:穴位埋线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PEDF表达及其比值的变化和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以及其比值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实验的研究方法分为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对新诊断的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第1、3、7、14、28天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PEDF、VEGF浓度并计算VEGF/PEDF的比值变化,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浓度随病程逐渐增高,第7天达到最高浓度(214.72±55.95)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9,P<0.05)。而急性脑梗死组血清PEDF浓度在入院后第1天最低(28.77±8.60)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3,P<0.05),随病程时间延长逐渐提高,第14天接近健康人正常水平。急性脑梗死组患者发病第1、3、7天血清VEGF/PEDF比值分别为7.48±1.98、7.86±2.83、7.39±2.18,均高于对照组5.93±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3.63,P<0.001;t=3.68,P<0.001;t=3.24,P<0.01)。结论 VEGF/PEDF比值可以作为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一个检测指标,血清VEGF、PEDF浓度及其比值变化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金岗生卢一冯炯陈衍胡浩宇徐宾郑水红金姬
关键词: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酶联免疫分析急性脑梗死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43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美多芭,同时配合盐酸苯海索(安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熄风止颤方加减,12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P<0.05);两组统一帕金森病症量表(UPDRS)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显著。
胡娅娜郑水红冯炯
关键词:帕金森病美多芭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患者VEGF浓度变化与NIHSS评分的关系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变化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初诊的住院患者30例为脑梗死组,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抽空腹肘静脉血2 m L。脑梗死组患者入院当天、第3、7、14、28天各抽血1次;对照组健康者抽血1次,取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VEGF,并对患者各时间点进行NIHSS评分。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发病第1、3、7、14、28天血VEGF浓度分别为(203.76±47.36)ng/L、(207.35±49.83)ng/L、(214.53±55.87)ng/L、(203.78±42.39)ng/L、(188.34±42.82)ng/L,均高于对照组的(185.97±53.36)ng/L,第7天血VEGF浓度显著增高(t=2.421,P〈0.05),其他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的NIHSS评分脑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76,P=0012),随着时间的延长,NIHSS评分逐渐降低;急性脑梗死组患者发病第1、3、7、14、28天血VEGF浓度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结果 血清VEGF的浓度变化结合NIHSS评分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诊断和预后疗效的评价指标,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金岗生冯炯陈衍胡浩宇徐宾郑水红金姬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VEGFNIHSS预后
基于《金匮要略》虚劳病理论探析卒中后疲劳辨治思路
2024年
卒中后疲劳属中医学“虚劳”范畴,其病机以虚为本,因虚致瘀,与肝、脾、肾相关,临床辨证可分为气虚血瘀型、脾胃亏虚型、肝郁脾虚型和肾阳虚衰型。治疗上重视补脾、胃、肾,兼以疏肝、化瘀。代表方剂为补阳还五汤、小建中汤、甘麦大枣汤和八味肾气丸。本文基于《金匮要略》虚劳病理论,为临床治疗卒中后疲劳提供新思路。
赵伊帆冯炯
关键词:金匮要略虚劳辨证论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