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单殖吸虫
  • 3篇寄生
  • 2篇新种记述
  • 1篇种植业
  • 1篇干旱
  • 1篇28S_RD...

机构

  • 4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孟飞燕
  • 3篇范丽仙
  • 2篇徐伟江
  • 2篇李俊
  • 1篇杨林平
  • 1篇杨建波

传媒

  • 3篇四川动物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09~2012年西南干旱及其对陆良县种植业产量的影响
2014年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以云南陆良县为例,利用1956 ~ 2012年逐月降水量和1997 ~ 2012年陆良县统计年鉴中农业部分的数据,得出自有记录以来陆良县降水量变化趋势及2005 ~ 2008、2009 ~2012年农作物关联变化.结果表明,陆良县年降水量有减少的趋势,2005~2008和2009~2012年2个时间段内种植业产量有差异,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及对策.
杨建波杨林平武梅千孟飞燕
关键词:干旱
澜沧江大鳞高须鱼寄生指环虫属单殖吸虫一新种
2024年
本文记述了位于云南西双版纳澜沧江水系勐腊(补远江)流域段(101°14′2″E,21°24′36″N,海拔570 m)大鳞高须鱼Hypsibarbus vernayi鳃上寄生的指环虫属Dactylogyrus一未定种。自然感染率为76.2%,感染强度为每片鳃3~10枚。未定种虫体平均大小为640µm×129µm,具2对眼点。后吸器由1对D.wunderi型中央大钩、1个长片状联结片和7对边缘小钩构成。交接器由交接管和支持器构成,交接管基部膨大呈球形,随后变细沿支持器直线延伸;支持器直管状,端部分两支为“并指状”,与交接管相联结,像拇指包绕住交接器。上述特征与我国鲃亚科Barbi-nae鱼类上已记录的指环虫(齿形指环虫D.denticulati、倒刺鲃指环虫D.spinibarbichthi、角鱼指环虫D.epalzeorhyn-chus、条纹指环虫D.lineatus)有明显差异。28S rDNA部分序列分析显示,本未定种与寄生于意大利路库玛雅罗鱼Squalius lucumonis上的尹文指环虫D.yinwenyingae亲缘关系最接近,但碱基相似度只有95%。结合形态和分子特征,本未定种为指环虫属科学上一新种,以采集地命名为补远江指环虫新种D.buyuanjiangensis sp.nov.。
邓晋琪常静徐伟江孟飞燕孟飞燕
关键词:单殖吸虫
澜沧江奇额墨头鱼寄生指环虫属单殖吸虫一新种记述
2015年
记述了澜沧江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流域段(22°00.288'N,100°47.430'E)奇额墨头鱼Garra mirofrontis寄生指环虫属Dactylogyrus单殖吸虫一新种:澜沧江指环虫Dactylogyrus lancangjiangensis sp.nov.。宿主鱼类的自然感染率为68%(19/28)。吸虫平均大小为317μm×101μm。后吸器由1对中央大钩、7对边缘小钩、联结片和副联结片组成;联结片呈一字形,中部狭窄,两端较宽;副联结片呈月牙形;交接器包括交接管和支持器,交接管基部膨大呈球形,后部缢缩形成细管,并盘曲成3~5圈螺旋;支持器呈复杂棒状,交接管端部从中穿过。本种在后吸器和雄性交接器上与指环虫属已记录种存在明显差异,同时鉴于单殖吸虫具有较强的宿主特异性,认为该种是科学上一未记录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肖靖芳李俊孟飞燕王建军徐伟江范丽仙
澜沧江鳘条寄生指环虫属两新种记述
2016年
本文记述了云南澜沧江水系景洪流域段(100°47'43″E,22°0'28″N)鳘条Hemiculter leucisculus(Basilewsky,1855)鳃丝上寄生指环虫属Dactylogyrus 2新种,以采集地命名为版纳指环虫Dactylogyrus bannaensis sp.nov.和景洪指环虫D.jinghongensis sp.nov.。版纳指环虫和景洪指环虫均为双联结片虫,基于后吸器,尤其是中央大钩、边缘小钩和交接器的形态学特征,鉴定为指环虫属科学上2新种。版纳指环虫交接器的形态有别于记录种船茎指环虫D.nilkolskyi Gussev,1955,版纳指环虫的交接管呈长带状,延伸至虫体左侧边缘阴道口处,末端微弯;感染率100%(40/40)。寄生于同一宿主的景洪指环虫,其交接器的形态有别于记录种红鲌指环虫D.erythroculteris和锥花指环虫D.pannosus,景洪指环虫的交接器呈彩虹状,交接管的一端基部膨大成漏斗状,另一端折叠;支持器"V"形,且中间包绕交接管;感染率100%(40/40)。
孟飞燕李俊李云臻范丽仙
关键词:单殖吸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