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麟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孔
  • 1篇单孔腹腔镜
  • 1篇修补术
  • 1篇乙状结肠
  • 1篇乙状结肠穿孔
  • 1篇早期胃癌
  • 1篇早期胃癌患者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肿瘤
  • 1篇疝修补
  • 1篇疝修补术
  • 1篇完全腹膜外
  • 1篇完全腹膜外疝...
  • 1篇胃癌
  • 1篇胃癌患者
  • 1篇胃肿瘤
  • 1篇斜疝

机构

  • 5篇宁波大学医学...

作者

  • 5篇谭麟
  • 3篇张海强
  • 2篇吕丹
  • 1篇马红映
  • 1篇汪丽
  • 1篇帅勇锋
  • 1篇邓在春
  • 1篇余勤
  • 1篇齐长磊
  • 1篇王小军
  • 1篇郑琳

传媒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老年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14例诊治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老年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均经手术探查证实诊断,术前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5例,仅3例术前考虑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11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便秘和腹内压增高是该病的主要诱因,一经确诊须及早手术,术式以病变肠段切除Hartmann术为首选。
张海强谭麟
关键词:乙状结肠老年人穿孔
携带blaCTX-M-55基因的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元件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调查携带blaCTX-M-55基因的大肠埃希菌中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元件的携带状况,以及了解本组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30株携带blaCTX-M-55基因的大肠埃希菌,用K-B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7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2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7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阳性耐药基因测序后直接作BLAST比对,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 30株携带blaCTXM-55基因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均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均为敏感;30株菌均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另有5株检出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30株菌共检出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1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7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且阳性率较高;样本聚类分析显示,该组菌株有明显的聚集性,有6个克隆传播。结论本组30株携带blaCTX-M-55基因的大肠埃希菌同时携带了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是对头孢类和氨基糖苷类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本组菌检出的6个克隆高度疑似医院感染,同一克隆菌株携带相同基因。
谭麟马红映汪丽吕丹郑琳邓在春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可移动遗传元件
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GC)患者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方法手术后病理确诊的89例EGC患者,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结果本组89例EG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14例,转移率15.7%。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脉管神经侵犯与否均是EG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均<0.05),患者年龄、性别以及大体类型均不是危险因素(均>0.05)。结论临床上应根据EGC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合理选择手术术式,以期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
张海强谭麟余勤
关键词:胃肿瘤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
经脐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的疗效。方法收集94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成年男性患者,排除复发疝等情况,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分别行经脐单孔及常规中线位三孔TEP手术。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8 h VAS疼痛评分、阴囊血肿及切口感染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P>0.05),单孔TEP组手术时间长于三孔TEP组。随访3个月至1年,未发现复发患者。结论经脐单孔TEP手术效果良好,手术时间较常规三孔TEP偏长,但是切口隐蔽,美容效果明显,不失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一种选择。
张海强周恩呈谭麟王小军齐长磊帅勇锋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腹股沟斜疝
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治策略。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的80例腹部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发生腹部术后感染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腹部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肥胖37例,占46.25%;气管插管全身麻醉38例,占47.50%;留置引流管55例,占68.75%;呼吸道疾病43例,占53.75%;吸烟史46例,占57.50%;年龄≥60岁48例,占60.00%。上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部术后肺部感染与肥胖、年龄、全身麻醉、留置引流管、吸烟、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因素相关。因此应积极预防,降低感染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谭麟吕丹
关键词: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