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红 作品数:13 被引量:50 H指数:6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1例肺奴卡菌病的临床分析 2018年 本文报道1例奴卡菌菌引起的肺炎病例,对其危险因素、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肺奴卡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金磊 曾大利 张国利 张春红关键词:奴卡菌 肺炎 肺奴卡菌病 利奈唑胺相关性血液毒性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接受利奈唑胺治疗住院患者发生相关性血液毒性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单中心、观察性、回顾性研究。收集78例接受利奈唑胺治疗且监测血药浓度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利奈唑胺疗程[OR=1.296(1.094~1.53),P=0.003],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30 m L·min^(-1)·(1.73 m^2)^(-1)[OR=11.582(1.870~71.729),P=0.008]是白细胞减少症的显著危险因素;利奈唑胺首次谷浓度[OR=1.178(1.052~1.318),P=0.005],基础血白蛋白值<30 g·L^(-1)[OR=4.175(1.315~13.254),P=0.015]是血小板减少症的显著危险因素。结论利奈唑胺相关性白细胞减少症呈时间依赖,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呈浓度依赖,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血常规,情况许可下建议监测血药浓度,行个体化治疗。 蒋淑莹 张春红 胡卢丰 张秀华关键词:利奈唑胺 血液毒性 白细胞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 利奈唑胺相关性乳酸性酸中毒伴发低血糖症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相关陛乳酸性酸中毒伴发低血糖症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一例重症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伴发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17d,用药期间血乳酸水平升高,血糖降低,酸中毒难以纠正,最终抢救无效死... 戴映 张春红 张秀华关键词:利奈唑胺 乳酸酸中毒 低血糖症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传递 HLA-B*5801携带情况及其与别嘌醇过敏反应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HLA-B*5801等位基因携带情况并研究其与别嘌醇发生过敏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5月-10月我院住院部10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和检测其HLA-B*5801等位基因。结果:100例患者中,HLA-B*5801等位基因阳性23例,其中有8例患者发生过敏反应。HLA-B*5801阴性者没有发生过敏反应。结论:我院患者携带HLA-B*5801基因概率高,使用别嘌醇前先检测HLA-B*5801可以更安全地用药。 叶晓兰 陈朝生 徐仁爱 张春红 潘晓峰 张秀华关键词:别嘌呤醇 肾功能不全 过敏反应 HLA-B*5801携带情况及与别嘌醇过敏反应间的相关性 目的随着肾功能的恶化,尿酸排泄减少,高尿酸血症、痛风、痛风性肾病等在肾内科非常常见。别嘌呤醇作为降尿酸作用显著、价格低廉的一线药物特别受青睐。然而,别嘌呤醇容易引起各种形式的药物不良反应,从轻微的斑疹(MPE)到严重的皮... 叶晓兰 张春红 黄爱芳 石大伟 潘晓峰 时慧 张秀华血培养假阳性的病原学分布、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各临床科室阳性血培养的病历,筛选出血培养假阳性的病历,了解血培养结果假阳性的因为、病原学特点和其在各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采用感管科提供的2007年1月... 张春红关键词:病原学 血标本采集 合理用药 文献传递 多重耐药菌致颅内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对多重耐药克雷伯杆菌引起的颅内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的经验。方法临床药师直接参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协助医生进行抗菌药选择,确定抗菌药剂量、给药途径等。包括初始治疗方案中加用磷霉素,病原学明确后改用替加环素联合复方磺胺甲唑治疗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当疗效不佳时采用脑室引流管给药方法,同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过程,有助于开展临床合理用药,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吴健标 张春红关键词:多重耐药 肺炎克雷伯杆菌 替加环素 颅内感染 药学监护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重型、危重型患者用药管理经验 被引量:9 2020年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重型、危重型患者往往合并基础疾病,用药种类复杂,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药等问题。本文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基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诊疗浙江经验》,总结重型、危重型患者选择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血管活性药物、抗菌药物、微生态制剂、营养支持方案等经验,建议针对药物疗效和疗程评估、药物不良反应防治、潜在药物相互作用识别、基于生物安全防护的个体化用药监测以及特殊人群给药等进行重点用药管理,以期为COVID-19患者临床药物选择和用药管理提供参考。 姜赛平 李璐 茹仁萍 张春红 饶跃峰 林彬 王融溶 陈娜 王小娟 蔡洪流 盛吉芳 周建英 卢晓阳 裘云庆关键词:危重病 药物利用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药的不良反应(ADR)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收集的68例5-HT再摄取抑制药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HT再摄取抑制药涉及的不良反应以中青年为多,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所致不良反应居前三位,神经系统损害最常见。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的监测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王盈盈 张春红 梁晶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合理用药 慢性空洞型肺曲霉病围手术期抗真菌药物治疗病例分析 2019年 目的:对真实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探讨慢性空洞型肺曲霉病(CCPA)围手术期使用抗真菌药物的必要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某三甲医院确诊为CCPA并在2011年5月1日~2018年6月30日接受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8例围手术期使用抗真菌药物,定义为用药组(A组),26例未使用抗真菌药物,定义为未用药组(B组)。对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常规变化、并发症发病率、复发率和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B组患者肺功能好于A组(P <0. 05)。术后咯血症状均较术前改善(A组:P <0. 05,B组:P <0. 01);两组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常规变化比较无差异(P> 0. 05),两组最终结局(并发症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慢性空洞型肺曲霉病患者围手术期间使用抗真菌药物获益不明显。 余尔茜 郑旭勇 杨娟娟 张春红 张秀华关键词:抗真菌药物 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