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显像
  • 2篇心动图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塞
  • 2篇心室
  • 2篇心室功能
  • 2篇心血池显像
  • 2篇血池
  • 2篇血池显像
  • 2篇室壁
  • 2篇局部收缩功能
  • 2篇梗塞
  • 2篇超声心动图
  • 1篇心机械图
  • 1篇心肌显像
  • 1篇血压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室壁运动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赵长缨
  • 4篇汪允干
  • 4篇许根祥
  • 4篇高淑芬
  • 4篇川玲
  • 4篇赵文锐
  • 3篇石湘芸
  • 1篇贺声
  • 1篇栗克湘
  • 1篇田慧生
  • 1篇佟海燕
  • 1篇贺生

传媒

  • 2篇海军总医院院...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海军医高专学...
  • 1篇海军总医院学...

年份

  • 1篇1995
  • 4篇199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平衡法心血池显像检测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及局部室壁运动
1995年
本研究运用门控平衡法心血池显像(MGBP)观察了心肌梗塞组(MI)3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组(EH)20例及对照组(N)15例三组的左室局部射血分数(EF_1—EF_5)及局部轴缩短率(RS_1—RS_5)的变化,发现 MI 组的局部 EF 及 RS的变化与梗塞部位相符(40/46、85%),与 N 组比较各部位EF与R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EH组与N组比较除EF_4、RS_4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外,其余EF、RS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左室局部EF及RS改变对于判断MI及EH的病变部位和病情变化有确定的应用价值.三组各部位EF与RS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0.001).
川玲汪允干赵文锐赵长缨高淑芬翟又新许根祥石湘芸
关键词:平衡法心血池显像心室功能
平衡法心血池显像局部射血分数与局部轴缩短率的测定被引量:5
1994年
平衡法心血池显像局部射血分数与局部轴缩短率的测定川玲,汪允干,石湘芸,赵文锐,赵长缨,高淑芬,翟又新,许根祥用门控平衡法心血池显像(ERNA)测定了心肌梗塞(MI)、原发性高血压病(EH)及正常对照(N)局部射血分数(rEF)和局部轴缩短率(rRS)...
川玲汪允干石湘芸赵文锐赵长缨高淑芬翟又新许根祥
关键词:心肌梗塞
原发性高血压病在平衡法核素心血池显像中的表现(与超声心动图及心机械图比较)
1994年
用44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及15例健康人对照组(N)的平衡法心血池显像(MGBP)心功能参数,对比分析了EH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及心机械图(MCG)的心脏检测指标.结果示,MGBP检测中 EH 组的左室高峰充盈率(PFR)、右室射血分数(RVEF)、局部射血分数_4(EF_4)及局部轴缩短率_4(RS_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PFR与E/A峰比值(UCG)之间呈正相关(r=0.44,P<0.05),PFR与a/Eo(MCG)之间呈负相关(r=-0.87 P<0.01),PFR与左房内径(UCG)之间呈负相关(r=-0.48 P<0.05),反映左室间隔部位改变的EF_4,RS_4与室间隔厚度(UCG)均呈负相关(r=-0.3 P<0.05,;γ=-0.47 P<0.05).
川玲汪允干赵文锐赵长缨高淑芬翟又新许根祥石湘芸田慧生贺生
关键词:核素心血池显像高血压超声心动图心机械图
超声心动图心肌梗塞室壁局部表现与核素心肌显像的联系
1994年
观察比较了33例急性和陈旧性心梗患者的UCG局部改变与相应的ECT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心梗部位的诊断提示,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符合率约84.2%.放射性稀疏或缺损的心梗壁段的室壁舒张期未厚度及收缩期增厚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其正相关关系在陈旧性心梗中更为明显(r分别为0.86、0.89,p<0.01).在心梗室壁瘤及其它合并症的诊断中,UCG和ECT指标的综合分析有助于弥补两种方法的各自不足之处.
贺声栗克湘佟海燕赵长缨川铃
关键词:心肌梗塞超声心动图核素显像
门控心血池显象检测心室局部收缩功能
1994年
本研究运用门控平衡法心血池显象(MGBP)观察了心肌梗塞组(MI)30例,原发性高血压组(EH)20例及对照组(N)15例三组的左室局部射血分数(EF_(1~5)及局部轴缩短率(RS_(1~5)的变化.结果示MI组的局部EF及RS变化与梗塞部位基本一致;与N组比较各部位EF与RS均有显著差异(P<0.05~0.001)、EH组与N组比较除EF_4、RS_4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外,两级的其余EF、RS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左室局部EF及RS改变对判断MI及EH的病变部位和病情变化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川玲汪允干赵文锐赵长缨高淑芬翟又新许根祥
关键词:心室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