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超声
  • 2篇导管
  • 2篇导管定位
  • 2篇气管
  • 2篇超声检查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镜
  • 1篇支气管镜检
  • 1篇支气管镜检查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 1篇声成像
  • 1篇气管镜
  • 1篇气管内
  • 1篇颌关节
  • 1篇颞下
  • 1篇颞下颌
  • 1篇颞下颌关节
  • 1篇颞下颌关节病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

作者

  • 4篇董凤林
  • 4篇郑燕
  • 4篇朱丽丽
  • 2篇王阿军
  • 1篇林和平
  • 1篇查月琴
  • 1篇沈伟东
  • 1篇雷伟
  • 1篇黄仁军

传媒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声成像技术用于气管导管定位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利用超声成像技术对成人患者气管导管进行定位的可行性.方法 在600例成人患者的CT三维重建图像上取经气管的矢状断面,测量气管前方主动脉上缘至气管隆嵴水平的距离(DAC),统计得出DAC的范围及平均值.拟行气管插...
范晴敏郑燕王阿军朱丽丽董凤林
高频超声在诊断颞下颌关节病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查正常人的颞下颌关节,了解髁突与关节盘区之间关系及图像特征,为临床诊断颞下颌关节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与方法:选取20例(40侧)无面部及颈部病变的志愿者,均为女性,年龄30-40岁之间。诊断为...
查月琴董凤林林和平沈伟东郑燕朱丽丽
床旁超声引导下气管导管定位的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利用超声成像技术对成人患者气管导管进行定位的方法。方法气管插管时,由操作熟练的超声科医师根据球囊上缘至气管前方主动脉上缘的距离(DGA)判定导管位置并调整导管至最佳位置后,通过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y,FOB)检查明确导管末端位置,以此评估超声对气管导管定位的准确性。结果超声能够清晰显示出气管的前缘、导管气囊的上缘及主动脉上缘,并能准确地测量Dcn;48例行超声引导下气管插管的成年患者中,导管末端距离气管隆嵴在2~5Cm的44例,2例插管过浅(4.2%),2例引导失败(4.2%),定位准确率为91.7%。结论超声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成人患者气管导管末端的位置范围,为临床在危重患者的气道管理中提供了一种实时、便捷、无创性、无辐射性的新型检查手段。
董凤林范睛敏郑燕王阿军朱丽丽雷伟
关键词:超声检查支气管镜检查
超声与磁共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大小、边缘及淋巴结转移判断的价值比较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比较超声成像(US)与磁共振成像(M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病灶大小、边缘情况及淋巴结转移判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6年11月就诊的35例PTC患者肿瘤病灶的US及MR图像,记录病灶最大径及边缘情况,分别将两种影像学检查所得出结果 与病理进行比较.结果35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43±12)岁,共发现病灶38枚,超声检查中,所有病灶均能完整显示,平均最大径12.89 mm,12枚边缘光滑,26枚边缘模糊;在MRI-DWI序列中,有15枚病灶未能显示,余病灶平均最大径16.09 mm,13枚边缘光滑,10枚边缘模糊;在MRI-T2WI压脂序列中,有1枚病灶未能显示,余病灶平均最大径14.38 mm,25枚边缘光滑,12枚边缘模糊;在MRI-T1WI增强序列中,有2枚病灶未能显示,余病灶平均最大径14.08 mm,21枚边缘光滑,15枚边缘模糊;手术病理中,病灶平均最大径10.89 mm,9枚边缘光滑,29枚边缘模糊.T2WI压脂序列所测得的病灶长径与病理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余MRI成像序列及超声与病理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对PTC边缘情况的评估结果与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MRI各扫描序列与病理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5例患者中,MRI共发现8例伴有颈部及/或锁骨上、下区单发或多发淋巴结肿大,超声发现5例颈部淋巴结肿大,均被病理证实为转移性淋巴结.结论 二维高频超声较MRI能更精确地显示PTC的大小以及边缘情况,而MRI在颈部中央区及锁骨上、下区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中具有较大优势,可作为PTC的辅助性评估手段.
朱丽丽范晴敏郑燕黄仁军董凤林
关键词:超声检查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