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男
-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BCB1基因多态性对心血管药物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药物作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石,临床总有效率并不高,而药物基因组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它是基于已知的基因组学理论,以其作为依据给予患者精准化药物治疗,进而减小风险,取得更高的药物性价比。ABCB1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的过度表达会造成细胞内的药物浓度降低,它的多态性可导致个体间P-糖蛋白表达量的不同及活性差异,进而会造成机体的多药耐药性在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已有研究证明ABCB1基因多态性与许多临床心血管药物疗效之间有联系,现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与总结。
- 郑林依王爽张峰王淑男姚懿桐唐杨玲杨军
- 关键词:心血管药物
- 高血压病药物治疗发展历程与展望被引量:2
- 2017年
- 高血压病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高血压病治疗模式由早期阶梯疗法或单药序贯疗法发展到后期的联合治疗直到目前的基因导向治疗。本文将以高血压病药物治疗发展历程及相关基因导向治疗研究进展作以下阐述。
- 唐杨玲杨军王爽王淑男姚懿桐郑林依董天崴
-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疗法基因靶向治疗
- miR-21-5p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mi R-21-5p在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应用q RT-PCR方法检测mi R-21-5p在正常人和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以及常氧和缺氧处理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利用Edu渗入法以及划痕实验研究mi R-21-5p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应用Targetscan软件进行靶基因预测并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进行验证。结果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mi R-21-5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清(P<0.001);与常氧相比,缺氧处理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明显促进mi R-21-5p表达(P<0.01);mi R-21-5p能够促进缺氧条件下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证明mi R-21-5p能够结合骨形成蛋白Ⅱ型受体(BMPR2)的3'UTR;鉴定mi R-21-5p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靶向BMPR2基因。结论 mi R-21-5p调控靶基因BMPR2参与肺动脉高压发病。
- 张洪亮董天崴张磊艺杨光远王淑男杨军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MICRORNA
- 多药耐药基因1C3435T基因多态性与厄贝沙坦个体化治疗高血压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1,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与厄贝沙坦血药浓度及临床疗效的关系,为高血压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随机选取就诊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未口服任何降压药物至少2周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的基因型不同分为3组,A组44例(CC型),B组38例(CT型),C组12例(TT型)。分别记录3组患者的初始血压值,并嘱其口服厄贝沙坦片150 mg/d,1周后分别测定3组厄贝沙坦的血浆血药浓度,同时随访3组患者1个月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情况,比较3组之间厄贝沙坦的降压疗效。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3组之间标准血药浓度分别为(97.09±54.82)、(91.45±65.35)和(157.50±34.57)ng·kg·ml-1·mg-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标准血药浓度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标准血药浓度无明显差异。A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8例,降压有效率为36.36%;B组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26例,降压有效率31.58%;C组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2例,降压有效率为83.33%,3组间降压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57,P<0.01)。A、B组降压疗效明显低于C组,A组与B组之间厄贝沙坦降压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MDR1 C3435T基因型的高血压患者对厄贝沙坦片的耐药程度不同,以致厄贝沙坦降压疗效不同,从而为临床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个体化方案。
- 王淑男董天崴王爽姚懿桐唐杨玲郑林依杨军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个体化治疗厄贝沙坦
- 多药耐药基因1 C3435T基因多态性对临床相关药物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多药耐药基因(MDR)1,又名三磷酸腺苷(ATP)结合盒亚家族B成员(ABCB)1是一个较保守的基因家族,是人体正常基因,编码P-糖蛋白(P-gp)。研究发现[1],P-gp为介导药物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重要环节,通过影响药物在细胞内外的转运过程,特别是在小肠部位的转运,而影响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改变,从而进一步影响药物的疗效、毒性或产生耐药[2,3]。
- 王淑男董天崴于彦彦姚懿桐彭鹏杨军
- 关键词:药物基因组学P-糖蛋白基因多态性
- 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相关性;并根据其多态性给予不同剂量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探究药物基因导向下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更好的了解精准医疗的发展模式。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服用过或就诊时已自行停服降压药物至少2周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ACE基因(I/D)多态性及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ng)Ⅰ、AngⅡ、醛固酮(ALD)的测定,分别给与DD型(29例)、ID型(23例)、II型(21例)厄贝沙坦75 mg、150 mg、300 mg;25例为常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所有患者于治疗4周、8周、12周回访时测量血压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血浆PRA、AngⅠ、AngⅡ在DD、ID、II基因型患者水平分别为[PRA:(1.94±0.38)ng/(m L·h)、(1.81±0.41)ng/(m L·h)及(1.98±0.29)ng/(m L·h);AngⅠ:(2.76±0.36)ng/L、(2.89±0.32)ng/L及(2.75±0.33)ng/L;AngⅡ(72.14±20.40)ng/L、(67.48±21.69)ng/L及(79.62±26.87)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D水平在DD、ID、II基因型分别为(183.59±48.62)ng/L、(142.43±33.00)ng/L及(141.28±43.4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种基因型患者SBP和DB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ALD具有相关性,与PRA、AngⅠ、AngⅡ无相关性;依据ACE基因型给予不同剂量厄贝沙坦,可有效实现个体化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 于彦彦董天崴王爽彭鹏王淑男姚懿桐杨军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厄贝沙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