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峰

作品数:4 被引量:127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因子
  • 2篇氯吡格雷
  • 2篇梗死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对比剂肾病
  • 1篇对心
  • 1篇心肌梗死面积
  • 1篇型心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炎性介质
  • 1篇炎性
  • 1篇炎性介质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胡立群
  • 4篇顾晔
  • 4篇刘晓刚
  • 4篇刘玉峰

传媒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4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98
2016年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16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术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不同分为试验组79例和对照组81例。试验组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以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替格瑞洛90 mg,每天2次;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以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氯吡格雷75 mg,每天1次。分别测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术后24 h、术后7 d、术后1个月时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含量,观察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CRP,IL-6,TNF-α在术后24 h,术后7 d,术后1个月均显著降低,sCD40L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CRP、IL-6浓度在术后24 h、术后7 d、术后1个月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能够显著降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炎症因子的浓度。
刘晓刚胡立群刘玉峰顾晔
关键词:氯吡格雷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炎症因子
红细胞分布宽度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对比剂肾病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对比剂相关性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入院、行PCI治疗的31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前后患者的血清肌酐变化分为非对比剂肾病组275例和对比剂肾病组35例。对比剂肾病定义为PCI术后72 h内血肌酐水平较入院基线水平升高25%以上或术后肌酐增幅≥0.5 g/L。结果本次研究发现在同样的危险因素下,术前对比剂肾病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非对比剂肾病组相比明显偏高,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具备同样的危险因素情况下,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行PCI治疗的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的风险有预测作用。
刘晓刚刘玉峰顾晔胡立群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比剂肾病2型糖尿病
左卡尼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100例自体瓣膜心内膜炎患者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菌药物及补液、降温等相关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1 g,qd,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与血清炎性介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SV、CO、CI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自体瓣膜心内膜炎较单纯抗菌药物治疗可获得更好的疗效,能有效控制感染、改善心脏功能,且能明显降低血清炎性介质水平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刘玉峰刘晓刚顾晔胡立群
关键词:抗菌药物左卡尼汀血清炎性介质
不同的P2Y12受体拮抗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因子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P2Y12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因子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50±30 g,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开胸后穿线,但不收紧结扎线;空白组收紧结扎线缺血45 min后结扎线放松行再注;氯吡格雷组左前降支结扎后即刻从胃管注入氯吡格雷90 mg/kg,45 min后放松结扎线行再注,于术后每天给予氯吡格雷灌胃90 mg/kg,每天1次。替格瑞洛组左前降支结扎后即刻胃管内给予替格瑞洛150 mg/kg,45 min后放松结扎线行再注,并于术后每天替格瑞洛灌胃150 mg/kg,每天一次。观察4组大鼠缺血再灌注24 h及1周时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浓度以及心功能指标,并计算左心室(LV)、缺血危险区(AAR)和梗死区(IS)面积,用AAR/LV和IS/AAR表示心肌梗死程度。结果 4组术前各炎症因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组与空白组比较,CRP、IL-1、IL-6、TNF-α各炎症因子浓度在术后24 h及7天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术后24小时炎症因子浓度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术后7天炎症因子浓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未见心肌梗死区,术后24小时及术后1周氯吡格雷组与空白组比较缺血危险区及梗死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及术后1周替格瑞洛组与空白组、氯吡格雷组比较缺血危险区及梗死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2Y12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均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因子的浓度,替格瑞洛而非氯吡格雷能够更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危险区及梗死区面积。
刘晓刚刘玉峰顾晔胡立群
关键词:氯吡格雷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因子心肌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