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昌富

作品数:32 被引量:187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外科
  • 8篇细胞
  • 7篇胰腺
  • 7篇胰腺癌
  • 7篇腺癌
  • 7篇腹壁
  • 6篇信号
  • 6篇信号通路
  • 6篇修补术
  • 6篇通路
  • 6篇腹股沟
  • 6篇腹腔
  • 5篇登记
  • 5篇胰腺癌细胞
  • 5篇随访系统
  • 5篇疝病
  • 5篇疝修补
  • 5篇疝修补术
  • 5篇腺癌细胞
  • 5篇腹壁外科

机构

  • 2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 8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石河子大学医...
  • 2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安徽省太和县...
  • 1篇北京朝阳医院

作者

  • 32篇秦昌富
  • 15篇申英末
  • 13篇陈杰
  • 8篇田孝东
  • 8篇郝昆
  • 8篇杨尹默
  • 4篇常志刚
  • 4篇谢昆
  • 3篇杨硕
  • 3篇李炳根
  • 3篇程莉丽
  • 1篇尚占民
  • 1篇陈富强
  • 1篇陈晨
  • 1篇王明刚
  • 1篇孙立
  • 1篇韦军民
  • 1篇聂玉胜
  • 1篇赵凤林
  • 1篇刘素君

传媒

  • 11篇中华疝和腹壁...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年份

  • 3篇2021
  • 4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下腹横肌松解术治疗巨大腹壁疝被引量:2
2018年
2012年美国学者Novitsky等报告了一种全新的后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腹横肌松解术(transversus abdominis muscle release.TAR)。该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解剖理念。将腹壁解剖游离层面推进到前所未有的范围,改善了复杂腹壁疝的治疗效果。然而该手术需要采用中线大切口,术后存在切口并发症、疼痛增加及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等风险。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美国学者Belyansky等在2016年报告了腹腔镜下进行TAR的病例。腹腔镜TAR技术难度大.耗时较长.即使是Belyansky的团队也仅施行了3例,而国内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我们在前期的尸体解剖操作练习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病例筛选,成功实施1例腹腔镜TAR.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李炳根缪锦超施珊格秦昌富
关键词:腹壁疝腹腔镜下腹尸体解剖美国学者
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现状被引量:13
2016年
腹股沟疝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腹部肌肉退化萎缩及其他病理因素的关系,发病率较高。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按照国际惯例规定≥65周岁为老年人,而我国≥60周岁为老年人。中国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老年人的腹股沟疝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秦昌富陈杰
关键词:老年腹股沟疝中老年人老年患者腹部肌肉生活质量国际惯例
中国疝病注册登记随访系统对我国疝和腹壁外科的推动作用被引量:6
2019年
疝是一个古老的疾病,疝和腹壁外科也是普外科里一个古老的专业。1887年Bassini手术被认为是真正疝外科治疗的开始[1],其后疝的手术治疗方式很多,因均为张力手术,手术效果相差无几,复发率约为5%~10%左右。近年来一项来自欧洲丹麦疝病注册登记系统关于腹股沟疝总复发率的统计分析发现,46 717例腹股沟疝病人,总复发再手术率男性约为3.8%,女性约为5.2%,其中男性斜疝复发率2.7%,直疝复发率为5.2%[2]。
秦昌富陈杰申英末程莉丽储诚兵刘静
关键词:腹壁外科多中心
沉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受体基因对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RNAi)技术建立稳定低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受体(IGF1R)基因的人胰腺癌Panc-1细胞株,并观察其对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3条针对IGF1R基因特异性的RNA干扰靶点,构建慢病毒pFU—GW-RNAi载体,经包装后转染293T细胞,获得病毒上清并测定其相应滴度;感染Panc-1细胞,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鉴定RNA干扰效率;筛选出基因沉默效率最高的慢病毒感染人胰腺癌Panc-1细胞,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干扰IGF1R后Panc-1细胞对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变化。裸鼠移植瘤模型检测干扰IGF1R前后体内成瘤能力及吉西他滨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在Panc—1细胞中成功建立低表达IGF1R基因的细胞株,吉西他滨对Panc-1细胞的半数抑制剂量(IC50)从(0.774±0.001)mg/L下降到(0.330±0.003)mg/L,Panc-1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增加了2.35倍。裸鼠移植瘤模型中,干扰IGF1R基因后皮下种植瘤生长缓慢,联合应用吉西他滨后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加。结论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沉默IGF1R基因,能显著增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
郝昆田孝东秦昌富杨尹默
关键词:吉西他滨胰腺癌慢病毒
增强视野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在下腹疝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增强视野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enhanced-viewtotallyextraperitoneal technique,e-TEP)技术在下腹疝的应用价值,并阐述手术操作流程及技术细节,分析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腹股沟疝与下腹腹壁疝44例接受e-TEP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患者35例,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市中心医院患者9例。手术适应征:各种疑难的腹股沟疝包括复发性腹股沟疝、嵌顿性腹股沟疝、阴囊疝、有下腹部手术史的或者脐部-耻骨距离短的腹股沟疝,还有各种下腹壁疝包括:耻骨上疝和下腹部切口疝。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5 min(35~125 min)。术后伤口疼痛轻,术后第1天平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0分(1~4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6 d(1~3 d)。术后3例出现阴囊血清肿,观察后自愈,未影响手术效果。术后随访时间3~13个月,未发现复发病例,无术后慢性疼痛病例。结论 e-TEP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少,并发症少,拓展了TEP技术的适应证,是治疗各种下腹疝一种很好的技术补充。
李炳根李颖龚独辉聂向阳杜汉朋蔡楚东黄壮生吴俊伟秦昌富
关键词: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2017年欧洲疝外科年会(EHS)会议纪要
2017年
2017年5月24-27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第39届欧洲疝外科协会年会(39^th EHS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gress)隆重举行。维也纳以其绚烂的历史文化、华丽的建筑和艺术氛围享誉世界,同时也是世界音乐之都,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更为世界熟知。但它同时也是现代腹部外科的鼻祖之一,Theodor Billroth的故乡,本届盛会在此举办,更具深远意义。
李炳根申英末秦昌富陈富强杨硕朱熠林
关键词:腹部外科BILLROTH
2017年第18届美国疝外科年会会议简介——世界疝外科最新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第18届美国疝外科年会于2017年3月8—11日在墨西哥的坎昆(Caneun)隆重举行,本次会议吸引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400名疝外科同道参与。
李炳根秦昌富
关键词:外科
北美疝外科游历感想
2019年
2018年3月中旬,笔者一行4人,获邀参加在美国迈阿密举行的2018年美国疝外科年会暨2018年国际疝外科大会(2018 International Hernia Congress),在本次大会上,我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疝外科专家同道进行广泛的交流,从中学习最先进的疝外科技术和理念。会议结束后,我们继续学习朝圣之旅,分别参观了在世界疝外科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所圣殿.
李炳根秦昌富申英末刘子文
关键词:腹股沟疝
基于中国疝病注册登记随访系统的腹外疝治疗现状分析与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5
2021年
早期疝与腹壁外科在我国未受重视,常有病人因拖延治疗危及生命。1997年我国引进无张力疝修补术,疝与腹壁外科进入新时代,实现快速发展。2015年中国疝病注册登记随访系统开始创建,2017年正式发布,同期成立中国疝病专科联盟。目前中国疝病登记随访系统录入数据已成为全世界第二大数据库。尽管随访率有待提高,但可初步了解和分析我国疝病情况。这项工作尚有许多困难,需多级协同和长期坚持。笔者希望通过中国疝病注册登记随访系统,提升我国疝与腹壁外科诊断与治疗水平或国际交流及合作能力,造福广大病人。
秦昌富陈杰申英末程莉丽李光兴
关键词:腹壁外科多中心研究
不同程度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和研究血小板减少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术中、术后出血并发症与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及基础疾病的关系,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9月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存在血小板及凝血功能障碍并成功行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的78例病例资料,根据血小板计数将其分为血小板明显减少组(血小板计数0~20×109/L)、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计数20×109~50×109/L)、血小板轻度减少组(血小板计数50×109~100×109/L);根据凝血功能将其分为凝血功能正常组、凝血功能明显异常组及凝血功能轻度异常组;根据基础疾病将其分为血液系统疾病组、脓毒血症性休克组及其他组。分析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及基础疾病与出现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的关系,总结护理经验。结果血小板明显减少组及血小板减少组术后渗血及血肿等并发症明显多于血小板轻度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明显异常组术后发生渗血及血肿等并发症明显多于凝血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计数在50×109/L以上以及凝血功能轻度异常的患者,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相对安全。
赵艳秦昌富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凝血功能并发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