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江 作品数:5 被引量:82 H指数:3 供职机构: 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短期增温对中亚热带杉木人工幼林土壤氮磷耦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8年 全球变暖引起陆地生态系统和整个生物圈一系列生态问题,未来全球平均气温的持续增加将使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目前增温、氮沉降和森林更新方式对中亚热带土壤氮磷等养分的影响已有部分研究,但增温对亚热带森林的氮磷耦合作用的影响仍然未知。以中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埋设电缆以加热土壤增温实验(增温幅度(5±0.5)℃),研究短期增温对土壤含水量、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土壤氮磷养分,以及氮(N)、磷(P)耦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增温对全氮、全磷无显著影响;增温第1年显著提高了有效氮、铵态氮(NH_4^+)和有效磷的含量,显著降低了MBN含量。增温第2年,土壤中有效磷、NH_4^+和MBP含量显著下降;短期增温虽然对土壤全N/P,有效N/P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增温使铵态氮/硝态亚硝态氮(NH_4^+/(NO_3^-+NO_2^-))显著降低;此外,增温显著降低了MBN/MBP,缓解了微生物对磷的限制。相关性分析表明,耦合作用不仅受N和P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也受土壤温度、水分含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短期增温并未对中亚热带杉木人工幼林土壤氮磷耦合作用产生显著影响,但增温后降低了有效氮、有效磷的含量。因此,在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研究结果为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的健康发展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赵盼盼 高金涛 郑蔚 郑蔚 刘志江 刘志江 熊德成 曾晓敏 曾晓敏 杨舟然 袁萍 杨玉盛关键词:增温 土壤氮 土壤磷 中亚热带 福建中亚热带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015年 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Q_(10))是评价土壤碳排放与固持的重要指标,对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福建中亚热带阔叶林表层土壤(0~10 cm)为研究对象,通过观测不同温度(10、20和30℃)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Q_(10)、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呼吸熵(qCO_2)的变化,探讨福建中亚热带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温度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具有显著影响,温度越高,土壤有机碳平均矿化速率、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平均qCO_2越大(P<0.05)。其中,10、20和30℃累积矿化量分别为369.29、559.85、1 077.18μg·g^(-1)。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DOC、qCO_2的均值随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此外,MBC含量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与土壤DOC、MBC含量均显著线性相关(P<0.05)。温度敏感性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有降低趋势,且第1天的Q_(10)值(4.7)显著大于第180天的Q_(10)值(1.4)。因此,增温影响土壤DOC、MBC转换,促进土壤有机碳矿化,且高质量碳具有更高的土壤温度敏感性。 赵本嘉 黄锦学 李伟 邱曦 刘志江 林成芳 施友文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矿化 温度敏感性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增温、氮沉降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通过野外模拟增温和氮沉降实验,用顶盖埋管法研究了气候变迁对土壤氮矿化季度动态变化的影响,并用离子交换树脂袋法测定了2015年全年的土壤有效氮情况。同时,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增温和氮沉降对土壤氮矿化及N2O排放的影响。研究... 刘志江关键词:增温 氮沉降 氮矿化 有效氮 N2O排放 文献传递 模拟增温和氮沉降对中亚热带杉木幼林土壤有效氮的影响 被引量:25 2017年 以中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埋设电缆以加热土壤增温(+5℃)结合模拟氮沉降的实验,施氮水平分别为对照(CT,0 kg hm^(-2)a^(-1))、施低氮(LN,40 kg hm^(-2)a^(-1))和施高氮(HN,80 kg hm^(-2)a^(-1)),用离子交换树脂袋法研究了土壤有效氮对模拟增温和施氮的短期响应。经过为期1a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氮主要集中在夏冬季,而且硝态氮是土壤有效氮的主要存在形态;增温显著增加土壤有效氮含量(P<0.05),各月间的有效氮含量与气温和降雨量有关;总体来看,氮沉降显著增加土壤有效氮含量(P<0.05),而且随氮沉降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低氮处理下,大多数月份的土壤有效氮含量显著增加,高氮处理下,各月的有效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增温×氮沉降在各月间均显著增加土壤有效氮含量(P<0.05),并随氮沉降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而且,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有效氮的增幅显著大于任一单一因子的作用。说明增温和氮沉降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效氮的影响具有叠加效应。因此,增温和氮沉降及其交互作用短期内都会显著增加土壤有效氮含量,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刘志江 林伟盛 杨舟然 林廷武 刘小飞 陈岳民 杨玉盛关键词:氮沉降 有效氮 中亚热带 中亚热带山区土壤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8 2016年 以福建省三明市本底条件一致的三片林分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测定了水稳定性团聚体粒径分布,分析了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含量与>0.25 mm大团聚体数量及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含量呈现出米槠次生林>米槠人工林>杉木人工林,游离结晶态(Fed、Ald)>无定形(Feo、Alo)>络合态(Fes、Als)。(2)>0.25 mm大团聚体含量呈现米槠次生林>米槠人促林>杉木人工林,林分之间差异显著,MWD值的趋势与之相似。(3)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均与>0.25 mm水稳定性大团聚体数量及MWD值达到显著甚至极显著相关,但通过分析相关系数R和显著性P说明氧化铝可能比氧化铁更有助于大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无定形及络合态铁铝氧化物比游离态铁铝氧化物更能促进大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 王小红 杨智杰 刘小飞 林伟盛 杨玉盛 刘志江 赵本嘉 苏瑞兰关键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