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化学选修课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被引量:2
- 2017年
- 以节约实验室资源和实验改进及时性这两方面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出发点,采用关联和对比的方法,对两门化学类选修课的实验进行了改进。针对其中一门课设计了两个具有前后关联的实验,使前一个实验的成品能为后一个实验充分利用。再根据学科交叉的特点,将这门课的一个实验进行调整后运用到另一门选修课实验教学上。结果表明,在锻炼学生实验技能的同时,关联实验有效利用了实验产品和实验时间;对比实验有利于教师进行实验观察和研究,以便及时调整实验方案。因此,这种改进从学生、教师及实验室方面均体现了显著的效果,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实验室教学探索。
- 梁华梁华戴可柯改利
- 关键词:化学选修课实验教学
- 一种富勒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勒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即[6,6]-苯基-C<Sub>61</Sub>-丁酸仲丁酯(PC<Sub>61</Sub>BSB)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首先以4-苯甲酰基丁酸和仲丁醇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作用...
- 彭汝芳金波范利生楚士晋杜利成梁华
- 文献传递
- 高氯废水中COD测定条件探究及方法改进被引量:3
- 2017年
- COD值是水质分析的重要检测项目之一,特别是高氯废水中COD值的测定一直是众多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及水质分析的难点。文章通过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测定高氯废水中COD含量,实验中确定了废水中消除氯离子干扰的方法并对硫酸汞掩蔽法进行优化,确定了回流水的温度为140℃,时间为40 min,加入0.3g硫酸锰为催化剂,硫酸加入量为3m L。实验结果表明:稀释法和硫酸汞法的精密度分别为3.1%、4.3%,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5%、102%。
- 王垚梁华
- 关键词:高氯废水COD测定氯离子干扰
- 采用动态和静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三嵌段共聚物在稀溶液中的自组装途径
- 2025年
- 三嵌段共聚物(TTPs)在稀溶液中经分级自组装形成多隔室胶束(MCMs)的过程,通常包括TTPs分子链自组装形成星形胶束、星形胶束自组装形成MCMs两个主要步骤,其中前一步骤理论上存在单级自组装或分级自组装两种未被阐明的可能途径。选择非晶态TTPs聚苯乙烯-b-聚丁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b-PB-b-PMMA,SBM)为模型分子,通过溶剂交换的方法使SBM在稀溶液中自组装,采用动态及静态光散射技术对SBM自组装形成星形胶束进一步自组装形成MCMs的过程进行实时、动态表征,并结合透射电镜(TEM)辅助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BM在稀溶液中自组装形成星形胶束的途径是直接由SBM链团/网经单级自组装途径形成星型胶束,而不是存在单链或多链胶束等过渡形态的分级自组装途径。SBM稀溶液浓度对该自组装途径无明显影响,该自组装过程在12 h内已达到动态平衡。研究结果可为多组分嵌段共聚物在稀溶液中自组装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光散射技术在高分子溶液表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戴学志沈金朋田强梁华朱杉强晓莲
- 关键词: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胶束光散射
- 分子探针溶液体系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检测钍离子和钒氧离子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分子探针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子探针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其在检测钍离子和钒氧离子中的应用。本发明主要将2,4‑二羟基苯基‑(4‘‑羟基)苯酰腙在乙醇和水的酸性溶液中分散得到分子探针溶液体系和分子探针溶液+Th体系...
- 梁华林鑫周静田强郭瑞丰
- 利用缺陷实验促进学生对量的理解被引量:1
- 2016年
- 化学中的“量”是化学计量学的基础,几乎每个化学实验均会涉及到。但不少学生缺乏对“量”的深刻认识,常导致实验失败或者实验结果误差较大。为此提出“缺陷”实验的设计理念,通过在实验中引入“缺陷”,让学生体会“量”在实验中的重要性,加深其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缺陷”实验的优势及设计注意事项。希望通过此设计理念的推广,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知识向生产力转化打下基础。
- 梁华戴可李娴
- 关键词:化学计量学实验教学
- 如何使学生正确记录数据——大学化学有效数字教学改进被引量:9
- 2016年
- 科学的数据记录习惯是化学工作者必备的基础素质之一,而大学时期是培养这种习惯的关键阶段。本文从有效数字的重要性出发,针对学生不规范记录数据的现象及原因进行了讨论,提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真正认识到有效数字的重要性是教学改进的入手点,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 戴可梁华
- 关键词:数据记录主观能动性教学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