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血栓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下肢深静脉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教学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置换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因素
  • 1篇学成
  • 1篇学法
  • 1篇穴位
  • 1篇穴位针刺
  • 1篇穴位针刺治疗
  • 1篇血栓形成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王娇
  • 2篇胡亚丽
  • 2篇盛孝敏
  • 1篇郑秋兰
  • 1篇甘秀妮
  • 1篇刘小琴
  • 1篇李雪轶
  • 1篇谢小琴
  • 1篇彭倩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护理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Sandwich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小讲座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Sandwich 教学法在在护理本科实习生小讲座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 ~ 2019 学年度护理本科实习生120 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 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老师结合PPT讲授学生聆听的这种临床小讲座模式,试验组采用Sandwich 教学法,包括教学前准备-教师开场白-提出问题-讨论环节-集中学习-教师总结-金鱼缸环节-反馈这8 个步骤。在实习生出科时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94.00±4.31)分vs .(91.00±7.62)分,t = 2.736,P = 0.007];教学效果满意度方面,在授课时间分配,调动课堂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加深本次讲座内容的印象,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讨论的问题难易度上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在教师对课堂全局把控的评价方面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Sandwich 教学法可提高护生对临床专科理论知识的掌握度及临床教学的满意度。
王娇彭倩甘秀妮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传统教学法
穴位针刺治疗在预防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提升锻炼依从性的应用效果
2022年
目的:探讨穴位针刺治疗在预防骨科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提升锻炼依从性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根据相应标准纳入136人,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剔除患者总共为7例,最终纳入数据分析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均为129例。对照组执行基础预防 + 物理预防 + 药物的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穴位针刺治疗。记录两组发生肌间静脉丛血栓(muscular calf vein thrombosis, MCVT)的病例数、血栓数量及分布情况,下肢瘀斑发生情况,全血粘度切值,凝血相关指标和康复锻炼依从性。结果:两组MCVT在术后第3 d和第5 d的例数和第5 d最大直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全血粘度自术前开始有明显下降趋势,至术后第3 d~5 d开始升高,两组在术后第5 d的高切值有统计学差异(P 0.05),DDi在术后第3 d和第5 d的差异出现统计学意义(P < 0.05)。锻炼依从性方面,两组在包括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在内的全部项目上,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而术后第6周只有肺康复等项目较优。结论:穴位针刺治疗措施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血小板的过度增生和红细胞的黏集,改善高凝状态,减少下肢MCVT的产生,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院外康复锻炼依从性,为加速康复措施的完善提供了新的参考。
刘小琴刘英谢小琴王娇李雪轶何洁
关键词:穴位针刺治疗高龄髋部骨折静脉血栓依从性
基于精神心理因素构建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谵妄危险预测模型
2024年
目的基于谵妄发生的相关精神心理风险因素,构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谵妄危险预测模型,为ICU患者谵妄识别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心ICU收治的1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EPQ-RSC)、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问卷进行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ICU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列线图模型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剔除无效数据7例后,最终纳入158例患者,其中共23例发生谵妄,谵妄发生率为14.56%。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未发生谵妄组比较,发生谵妄组患者年龄明显增大(岁:72.91±6.75比63.36±10.14),有酗酒史、认知障碍史和机械通气史的患者比例均明显增加〔有酗酒史:17.4%(4/23)比5.2%(7/135),有认知障碍史:30.4%(7/23)比5.2%(7/135),有机械通气史:78.3%(18/23)比40.7%(55/135),均P<0.05〕,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d:7.26±1.66比4.93±2.15),神经质评分(分:7.78±2.66比5.07±2.77)、消极应对评分(分:30.70±6.54比25.76±5.41)、HAMD抑郁评分(分:15.04±4.55比10.76±3.77)、特质焦虑评分(分:49.48±7.14比44.10±8.66)均明显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神经质评分、HAMD抑郁评分、特质焦虑评分、ICU住院时间、有机械通气史均是影响ICU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1.11(1.02~1.22)、1.50(1.13~1.99)、1.39(1.15~1.69)、1.13(1.03~1.25)、1.47(1.04~2.06)、6.52(1.19~35.73),P值分别为0.02、0.01、0.01、0.01、0.03、0.03〕,并据此构建列线图模型,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0.96,95%CI为0.93~0.99,约登指数为0.87,其敏感度为100%,特异性为87%,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χ2=5.13,P=0.74,提
王娇郑秋兰曾聪盛孝敏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谵妄影响因素
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
2016年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年龄55~75岁,ASA分级I~Ⅲ级,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帕瑞昔布钠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组(PV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V组),两组均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PV组于术后6h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40mg及术后1—3d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40mg/bid,V组不使用帕瑞昔布钠。当术后镇痛无效(NRS〉3分)时,肌肉注射曲马多或者哌替啶注射液。记录术后1~7d患者静息痛及运动痛的NRS评分。结果术后前3d各时点NRS评分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3d后各时点VAS评分试验组和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前3d疼痛控制有效,但对3d以后的疼痛控制无效。
王娇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
快速康复护理应用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2年
探讨快速康复(ERAS)护理方法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实施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506例患者,按病区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试验组则采用快速康复(ERAS)护理方法。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首次进水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行走时间、总住院时间、数字等级评分法疼痛评分(NRS)和营养状况评分等各项康复指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术后康复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数字等级评分法(NRS)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营养状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ERAS快速康复护理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方法。
代娟向望肖兰杰胡亚丽王娇
关键词: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
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3年
探讨护理教学中应用不同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2月,对象100例,均是护理实习生,随机分组,一组用传统式教学,名称是对照组;一组用体验式教学,名称是观察组。结果 教学成绩两项、人文关怀能力八项、教学满意度一项的组别比值是(P<0.05)。结论 提高对护理教学的重视,尽量选择体验式教学,可提高教学成绩、人文关怀能力、教学满意度。
黄萍王娇盛孝敏
关键词:护理教学传统式教学教学满意度教学成绩体验式教学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
2021年
观察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纳入200例在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使用抽签法分成两组(乙组和甲组),甲组100例实施预见性护理,乙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指标、住院时间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时间。结果:甲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时间、D二聚体、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优于乙组,P<0.05。结论: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需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本文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发现可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提高下肢静脉的血流速度、延缓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黄萍王娇肖兰杰向望胡亚丽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预见性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