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帅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低氧
  • 3篇低氧预处理
  • 3篇细胞
  • 3篇脊髓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脐带
  • 2篇脐带间充质干...
  • 2篇脊髓损伤
  • 2篇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凋亡
  • 1篇毒性
  • 1篇毒性作用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后
  • 1篇心肌细胞
  • 1篇心肌细胞凋亡

机构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新疆军区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黄帅
  • 4篇周治来
  • 4篇黄子祥
  • 4篇张辉
  • 3篇姚舜
  • 1篇靳安民
  • 1篇闵少雄
  • 1篇俞洁

传媒

  • 3篇神经解剖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低氧预处理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型、增殖及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型、增殖、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分娩过程中丢弃的脐带组织,分离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将原代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传代。取传至第3代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为低氧组和常氧组,分别置于氧浓度为5%、21%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6天。取对数生长期的两组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4、CD45、CD90、HLA-DR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CD34及层粘连蛋白、波形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睫状节神经细胞营养因子(CNTF)mRNA表达。两组培养1~6天进行细胞计数,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两组均高表达CD44、CD90、层粘连蛋白、波形蛋白,低表达CD45、HLA-DR、CD34,证实两组细胞均具备间充质干细胞表型特性;两组上述细胞表型相关指标表达比较P均>0.05。两组培养1~6天细胞计数及细胞增殖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低氧组培养1~6天细胞计数均高于常氧组,培养2~6天细胞增殖活性均高于常氧组(P均<0.05)。低氧组BDNF、VEGF、HGF、CNTF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常氧组(P均<0.05)。结论低氧预处理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特征无明显影响,但可提高其增殖能力及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功能。
姚舜靳安民张辉闵少雄黄帅周治来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脐带低氧细胞表型神经营养因子
美金刚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美金刚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8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改良的Allen打击法(10 g×2.5 cm)建立大鼠T12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美金刚组(C组)及MK-801组(D组),每组20只。术前及术后24 h、72 h、5 d、7 d进行运动功能BBB评分,并采用黄嘌呤氧化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损伤脊髓节段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HE、尼氏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及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美金刚组及MK-801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的脊髓组织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下调、BBB运动功能评分增加、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及尼氏染色观察可见美金刚组及MK-801组大鼠较模型组灰质出血量、白质结构紊乱、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等都有明显改善。结论:美金刚可以通过阻断过度激活的NMDA受体功能,减轻大鼠脊髓损伤后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脊髓损伤处神经细胞的凋亡,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李康森黄帅黄子祥张辉
关键词:美金刚脊髓损伤
α-硫辛酸对大鼠全横断脊髓损伤后GAP-43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α-硫辛酸对脊髓全横断损伤(SCI)大鼠损伤部位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探讨α-硫辛酸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制作并评价SD大鼠SCI模型后,6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SCI组)、SCI+游泳训练组(游泳组)和SCI+α-硫辛酸组(硫辛酸组)。各组按手术后7、14、21、28 d等4个时间点收集标本,每个时间点大鼠均为4只。各组大鼠进行BBB评分。各组4个时间点的GAP-43和Caspase-3表达用免疫组化测定,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GAP-43表达。结果:游泳训练和用硫辛酸均能提高脊髓损伤大鼠的BBB评分(P<0.05)。与SCI组比较,游泳组和硫辛酸组GAP-43表达显著增加,Caspase-3表达则明显降低(P<0.05),且硫辛酸组比游泳组的GAP-43表达增加和Caspase-3表达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游泳训练和α-硫辛酸可以上调脊髓损伤大鼠GAP-43表达和抑制Caspase-3表达促进损伤神经修复,对改善大鼠运动功能有一定疗效。
周治来俞洁黄子祥黄帅姚舜张辉
关键词:Α-硫辛酸游泳训练脊髓损伤GAP-43CASPASE-3
低氧预处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及血管新生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移植对小鼠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及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并鉴定小鼠ADSCs,取第3代ADSCs分为低氧组和常氧组分别置于低氧(2% O_2)和常氧(21%O2)环境中孵育6 d,观察低氧和常氧培养的ADSCs标志蛋白及Ki67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低氧和常氧培养ADS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胎盘生长因子(PLGF)mRNA表达。采用结扎左前降支方法制备32只C57B/L小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常氧ADSCs移植组和低氧ADSCs移植组,两移植组在小鼠心肌梗死区边缘分别注射常氧细胞或低氧预处理细胞,于注射后4周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血管再生情况。结果低氧组和常氧组细胞符合ADSCs特性,低氧组ADSCs Ki67表达阳性率高于常氧组(P<0.05),低氧组ADSCs PLGF、HGF、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常氧组(P均<0.05)。细胞移植后4周,与模型组相比,ADSCs移植组小鼠心肌梗死区边缘caspase-3阳性凋亡细胞数降低,vw F阳性血管内皮细胞数升高,以低氧ADSCs移植组改变最明显(P均<0.05)。结论低氧预处理ADSCs移植能下调小鼠心肌梗死周边细胞凋亡反应,促进组织血管再生,其机制为低氧预处理能提升ADSCs的分泌功能。
莫壁伶黄子祥黄帅周治来
关键词:心肌梗死间充质干细胞低氧预处理细胞凋亡血管再生小鼠
低氧预处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大鼠脊髓损伤修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评估低氧预处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移植修复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分别于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培养UCMSCs,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细胞,ELISA测定细胞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血管源性生长因子(VEGF)、睫状生长因子(CNT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浓度。采用改良的Al1en’s法(2.5 g×10 cm)建立60只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氧细胞移植组及常氧细胞移植组,每组20只,损伤后即刻移植1×10~6个细胞至低氧细胞移植组及常氧细胞移植组动物脊髓内。术前及术后每周进行运动功能BBB评分;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神经细胞凋亡;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移植第2、14、28 d脊髓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结果:在低氧组,体外由UCMSCs分泌的BDNF、VEGF、CNTF和HGF浓度显著高于常氧组细胞。与模型组比较,细胞移植组运动功能评分和HGF含量增加,而神经细胞的凋亡率降低,但以低氧细胞移植组改变最明显。结论:低氧预处理的UMCSCs具有提高神经营养因子分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神经细胞凋亡,增加受损脊髓组织HGF有关。
周治来黄子祥黄帅姚舜张辉
关键词:低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