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乐乐

作品数:14 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普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中国公民
  • 10篇公民
  • 10篇国公
  • 6篇民科
  • 6篇公民科学
  • 6篇公民科学素质
  • 5篇抽样调查
  • 3篇知识
  • 3篇实证
  • 3篇实证研究
  • 2篇认知及态度
  • 2篇抽样调查报告
  • 1篇对转
  • 1篇信息来源
  • 1篇信息素养
  • 1篇知识水平
  • 1篇视域
  • 1篇数据分析
  • 1篇数字鸿沟
  • 1篇农民

机构

  • 14篇中国科普研究...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作者

  • 14篇黄乐乐
  • 8篇任磊
  • 6篇张超
  • 4篇何薇
  • 4篇高宏斌
  • 2篇胡俊平
  • 2篇李秀菊

传媒

  • 11篇科普研究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科技传播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代科普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思考--以江西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成果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江西省人口结构相对年轻,人才后发优势显著,是中部地区人才资源的重要阵地。针对“十三五”期间江西省科学素质情况分析发现,省域内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不平衡、高素质人才比重低、“互联网+科普”深度融合不足是影响高质量人才发展的主要问题。要进一步以产业创新引领科学素质建设、发挥数字化科普价值、推动红色示范区建设,营造科普与创新互促发展的新生态,为高质量人才发展提供科普助力。
汤溥泓黄乐乐
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报告被引量:56
2021年
从研究者的角度描述和分析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的概况和主要结果,通过对全国及各地区、各分类人群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对公民获取科技信息和参与科普活动的情况、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等方面的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全面客观解读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及其数据结果的全貌,为国家、各地区"十三五"公民科学素质评估和公民科学素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与决策参考。
何薇张超任磊黄乐乐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基于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的实证研究被引量:8
2023年
2022年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是进入“十四五”以来开展的首次大规模科学素质调查,采用优化完善后的新时代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通过线下入户与线上网络样本推送相结合的方式采集数据,系统监测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了12.93%,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快速提升,朝着“十四五”发展目标顺利迈进。不同区域的公民科学素质发展呈现出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特征,与2020年相比,各类群体的科学素质水平在快速提升的同时,农村居民科学素质增长幅度相对较大,女性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提升较快,性别差明显缩小,中低学历人群科学素质水平明显提高,各群体的科学素质水平发展更加均衡。电视和互联网是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互联网已成为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首选渠道。我国公民对科学技术的看法更加理性,对科技创新保持高度关注和支持。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提升速度较快,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对本次调查结果的全面呈现和系统分析,将为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有针对性地制定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相关战略和政策、促进全民科学素质长期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高宏斌任磊李秀菊胡俊平黄乐乐汤溥泓苏虹欧玄子冯婷婷李萌杨建松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质
我国公民网络科技信息辨识的行为模式与特征分析——基于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基于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首先对我国公民利用网络获取科技信息的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梳理我国公民利用网络获取科技信息的总体情况及行为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公民网络科技信息辨识能力的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网络科技信息辨识能力与公民科学素质的关系。分析表明,科学素质是公民网络科技信息辨识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公民网络科技信息辨识能力的高低则反映出科学素质的层次差异。“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提升公民数字能力,消除不同群体间的数字鸿沟,深入实施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将是持续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在数字时代发展与提升的重要举措。
任磊郭凤林黄乐乐
关键词:数字鸿沟
中国公民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知及态度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基于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从知识、态度、行为三方面分析我国公民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整体认知和态度,并描摹出我国公民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城乡、地域等因素上的差异性认知,探索影响公民知识正确度、参与意愿及信心、环保行为参与度的主要因素,以及知识、态度、行为的一致性状况。最后简单讨论了我国的气候变化传播特色及政府和媒体在公众认知态度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黄乐乐任磊何薇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知识
中国公民对核能利用的认知及态度被引量:8
2016年
本文以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为基础,描述了我国公民对"核能利用"的整体认知和态度,包括核能利用信息的获取、对核能利用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核能利用的态度三个方面。尝试从知识和态度两个方面来探索我国公民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城乡、地域等因素上对核能利用的差异性认知。最后指出加强我国公民对核能利用的认知的重要性。
张超黄乐乐任磊
关键词:核能利用知识
中国公民对转基因的认知和态度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在我国成为社会热点议题,也是当前科学传播领域的重大热点议题。本文基于2015年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转基因科技议题模块的数据,分析我国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信息来源、知识水平、态度及支持状况,分析公众对转基因的认知和态度特征,展现出我国公众对转基因的态度和看法全貌,为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传播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任磊高宏斌黄乐乐
关键词:公民转基因知识水平
“十四五”时期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探究与思考被引量:1
2022年
科学素质作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时代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度日益显著,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进一步转型升级,具有时代意义。分析“十三五”时期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成果发现,城乡差距较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工作有待加强、数字化科普建设进展缓慢、公民科学素质测评体系亟待更新是主要问题。面向新发展阶段,应增强科普数字化适配性、升级测评指标体系、关注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成效评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汤溥泓张超黄乐乐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质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的新发展和新趋势被引量:4
2017年
科学素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概念。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工作既要考虑科学素质概念的新内涵和新变化,也要密切结合本土实践和实际需求,以求客观、科学地反映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状况。本文从科学素质概念在评测实践中的演进、调查方式的创新、互联网时代的科学素质监测评估三个方面,梳理近年来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领域的新发展和新趋势,为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工作提出思考和展望。
任磊张超黄乐乐何薇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质
态度视域下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及其发展方向探究被引量:4
2021年
基于2001—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描述了中国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特征和变化趋势,总体来看,中国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积极且不乏理性,并崇尚科学技术职业。结合公民对科学技术态度的国际比较,从态度视角探讨了未来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
黄乐乐张超
关键词:科学素质建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