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琨
- 作品数:14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 中药抗心肌纤维化的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6年
- 阐述了中药抗心肌纤维化的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认为心肌纤维化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共同的病理产物,是心肌组织胶原纤维过量聚集的结果,与心律失常、心衰、及心脏猝死密切相关,对患者危害极大。预防和逆转心肌纤维化成为了众多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目标。中药在抗心肌纤维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资料显示,多种中药中的不同活性成分对心肌纤维化起到一定的抑制效应,使疾病的发展延缓。
- 孙佳欢于琨刘玉李爱英
- 关键词:心肌纤维化中药药效物质基础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
- Nutlin-3促进肝癌细胞SMMC-7721发生焦亡的作用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MDM2拮抗剂Nutlin-3促进肝癌细胞SMMC-7721发生焦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活化caspase-1(p20)及IL-1β的表达,LDH法检测SMMC-7721细胞焦亡情况,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1β释放情况。结果:Nutlin-3提高SMMC-7721细胞活化caspase-1(p20)及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Nutlin-3处理显著提高了SMMC-7721细胞培养上清中的LDH及IL-1β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Nutlin-3激活了caspase-1,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发生焦亡,并促进IL-1β释放。
- 石新丽刘景利于琨梁婕牛晓莉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CASPASE-1IL-1Β
- 偏硅酸钠抑制高脂饲料喂养所致大鼠血管内膜损伤的机制研究
-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全世界因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由多种炎症因子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过程,涉及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血小板功能改变等,并...
- 于琨
- 关键词:血管内膜损伤偏硅酸钠高脂饲料
- 案例教学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随着近年来我国新课改的推行,案例教学被引入到了医学生物学的教学课堂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使课堂内容充实,本文着重对案例教学在我国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有效的分析。
- 于琨安然
- 关键词:案例教学医学生物学教学
- NF-κB-TNF-α信号在小鼠RU486诱导的孕酮撤退月经样模型中的作用(摘要)
- 背景:在药理性撤退小鼠月经样模型中,观察孕酮撤退后,激活的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信号通路,是否通过上调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子宫内膜的出血。方法:卵巢切除的小鼠在诱导蜕膜化之后给予米非司酮即通过...
- 李云峰李爱英赵京山刘玉徐丙元于琨
- 关键词:NF-ΚBTNF-Α
- 一种用于口腔种植数字化修复的种植体扫描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口腔种植数字化修复的种植体扫描装置,涉及口腔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侧面转动安装有转轴,且主体的顶部以及底部安装有防滑条,且主体的侧面底部安装有扫描探头,并且主体的侧面安装有支撑组件;...
- 莫艳艳李红印蔡艳芳杨荣芳张燕姚志翠张蓓蕾李冬莉于琨韩洪利牛晓莉冯慧敏梁婕杨江霞徐英王雅琪王乾左文阳许梦瑶朱涛莫丽君佟鹏飞曾亚男王芳
- IFI16在肝癌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研究
- 石新丽任来峰刘景利李明远刘秋君于琨成媛牛晓莉
- 该项目通过细胞染色质蛋白抽提及免疫荧光染色等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探明了干扰素γ诱导蛋白16(IFI16)在不同TP53基因型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亚细胞定位及与染色质关系;并分析了干预肝癌细胞中IFI16亚...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细胞增殖药物治疗
- 两种教学方法对培养专接本护生评判性思维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反思日记教学法和模拟情境演练教学法在培养专接本护生评判性思维方面的差异与作用。方法:将自愿参与的115名专接本护生按自然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反思日记法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模拟情境演练法进行培训,培训前后分别用评判性思维测量表进行测评。结果:两种教学方法都能提高专接本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P<0.05);培训后,试验组评判性思维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培养专接本护生评判性思维方面,反思日记教学法优于模拟情境演练教学法。
- 王永红于琨王健张继红郝总谦
- 关键词:评判性思维
- Roscovitine通过影响核因子κB活化抑制大鼠颈动脉内膜损伤导致的炎性增生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roscovitine通过影响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化抑制大鼠颈动脉内膜损伤导致炎性增生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每组20只。模型组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制作颈动脉内膜损伤模型;对照组采用假手术用生理盐水代替胰蛋白酶消化步骤,其他同模型组操作;治疗组在分离的颈动脉血管外壁均匀涂抹终浓度为2 g/L roscovitine缓释凝胶0.5 mL,其他同模型组。各组大鼠术后常规饲养4周后取材备检。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κB的表达变化和磷酸化降解,检测NF-κB的表达变化、磷酸化激活以及其下游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变化。结果:Roscovitine通过抑制胰蛋白酶损伤诱导的IκB-α磷酸化降解,阻断NF-κB-p65的磷酸化活化,进而下调COX-2表达,抑制VCAM-1、TNF-α和IL-6的表达,从而发挥抑制损伤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结论:Roscovitine通过影响NF-κB活化抑制大鼠颈动脉内膜损伤导致的炎性增生。
- 赵京山孙佳欢于琨刘玉王超李爱英
- 关键词:ROSCOVITINE核因子ΚB炎性增生
- 浅谈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对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 2015年
- 本文针对如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素质进行了探讨。
- 安丽平耿海波于琨
-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