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神经元
  • 2篇细胞
  • 2篇内固定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动态过程
  • 1篇神经环路
  • 1篇神经元迁移
  • 1篇失血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出血
  • 1篇手术失血
  • 1篇枢椎
  • 1篇皮瓣
  • 1篇迁移
  • 1篇肿瘤
  • 1篇转分化
  • 1篇椎骨
  • 1篇寰枢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
  • 1篇暨南大学第二...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徐亮
  • 3篇镇万新
  • 2篇刘洪涛
  • 2篇高国勇
  • 2篇王巨
  • 1篇孔健
  • 1篇代成甫
  • 1篇窦永充
  • 1篇陈振鹤
  • 1篇李长根
  • 1篇李雯
  • 1篇刘敏慧
  • 1篇马乐群
  • 1篇刘效民
  • 1篇赵坚
  • 1篇朱杰诚
  • 1篇王多
  • 1篇童静
  • 1篇李小军

传媒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期再造正常长度手指的实验与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索一期再造全长手指的手术设计和技术。 方法 手指中远节选用足趾或甲瓣再造 ,近节尝试不同形式再造 ,以复合或联合移植方式一期合成全长指。设计修复全长手指脱套伤和再造缺失全长指的术式各两种 ,在猴模型进行实验 ,每种术式实施 6例次。临床应用带跖骨和足背皮瓣的甲瓣修复示指全长脱套伤 1例 ;带跖趾背皮瓣和跖骨的第二趾移植再造缺失的全长中指 1例 ;第二趾和肘外侧皮瓣联合移植再造全长示指 1例。 结果 猴全长指再造近期存活率平均 91.7% ,远期存活率平均 37.5 % ,猴自残和制动不当是影响存活率的最主要因素。临床再造 3例全长指均完全存活 ,恢复良好外观和部分实用功能。 结论 再造全长指方法的可行 ,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但需设法提成功率 ,再造指的外观仍需进一步改善。
李小军陈振鹤童静刘效民徐亮李长根
关键词:外科皮瓣
NeuroD1蛋白在制备用于使神经元迁移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NeuroD1蛋白在制备用于使神经元迁移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NeuroD1蛋白在制备用于靶向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时追踪小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的方...
陈功项宗勤雷文亮李雯刘敏慧徐亮郑嘉骏王陶赖楚莹
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术控制骨盆手术出血的临床研究
镇万新窦永充万芬王巨高国勇刘洪涛徐亮王多孔健赵坚
该课题利用球囊导管阻断腹主动脉,控制骶骨肿瘤手术出血,不增加新的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为控制骶骨肿瘤手术出血提供一种有效、简单、安全、可靠的新方法,为开展高难度手术创造有利条件。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术前行右...
关键词:
关键词:骨盆肿瘤手术失血
Apofix椎板夹内固定在寰枢椎不稳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7
2005年
目的探讨Apofix椎板夹内固定在寰枢椎不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4月至2004年7月,在颈后路切开复位手术中采用Apofix椎板夹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19~67岁,平均41岁。寰枢椎脱位5例,齿突骨折25例。齿突骨折中有新鲜骨折21例,陈旧骨折、骨不连4例;AndersonⅡ型骨折23例,Ⅲ型骨折2例。颅骨牵引复位后,于术中显露寰枕间隙、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置入Apofix椎板夹的上、下椎板钩。将取自髂骨的植骨块植入C1,2椎板间隙,夹紧连接杆完成固定。结果全部病例随访8~46个月,平均27个月。颈椎完全复位28例,不完全复位2例。术中平均出血65ml,手术时间70 ̄150min。术后颈围保护下坐起时间平均为术后第3天(第2~6天),无脊髓损伤或损伤较轻者离床活动时间平均为术后第7天(第2~10天)。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术前合并神经系统症状者16例,术后5例上颈椎神经根压迫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11例脊髓损伤者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Frankel分级提高2级1例、1级8例、2例无变化。未发生椎动脉、神经根、脊髓损伤或脊髓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Apofix椎板夹内固定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特点,为颈后路内固定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马乐群镇万新徐亮高国勇
关键词:关节不稳定性后路内固定寰枢椎不稳无脊髓损伤ANDERSONFRANKEL
在离体培养的脑组织中将胶质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的研究
许多重大脑疾病是由于神经元死亡造成脑功能的缺失,因此如何有效地再生神经元从而修复脑功能是治疗这些脑疾病的关键。我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神经转录因子Neuro D1可以将中风小鼠皮层内星形胶质细胞高效率地转化为功能性神经元,并...
徐亮
关键词:脑疾病神经元胶质细胞转分化
文献传递
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在颈椎骨折脱位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讨论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在颈椎骨折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998年1月~2001年1月,在颈后路减压术中采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21例。后正中切口,显露至两侧关节突外缘,根据骨折脱位情况进行术中减压、复位、选择颈椎侧块钢板,采用Magerl方法(即螺钉的进入点位于侧块中心内上侧2mm,钉的走行方向约向外倾斜20°~25°,向头侧倾斜30°~40°),选取合适螺钉进行固定,螺钉应穿透远侧骨皮质。结果随访9个月~3年9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摄X线片,颈椎完全复位20例,复位不完全1例。术后颈围保护下坐起时间平均为术后第4d(2~7d),无脊髓损伤或C级以下脊髓损伤病例离床活动时间平均为术后第9d(3~14d)。术后6个月21例患者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18例脊髓损伤患者按ASIA分级平均提高1级,2例神经根损伤术后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未发生椎动脉或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或脊髓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适应范围广,具有固定坚强、节段短、利于复位等特点,为颈后路内固定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新方法。
镇万新朱杰诚王巨代成甫刘洪涛徐亮
关键词: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颈椎骨折脱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