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娜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转基因
  • 7篇基因
  • 3篇水稻
  • 3篇转基因水稻
  • 3篇离子
  • 3篇基因水稻
  • 3篇核苷酸
  • 2篇等离子体共振
  • 2篇定量PCR
  • 2篇定量PCR检...
  • 2篇引物
  • 2篇植物
  • 2篇探针
  • 2篇特异性引物
  • 2篇转基因马铃薯
  • 2篇转基因植物
  • 2篇马铃薯
  • 2篇基因植物
  • 2篇核酸
  • 2篇安全监管

机构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辽宁大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作者

  • 13篇安娜
  • 12篇宛煜嵩
  • 12篇金芜军
  • 12篇李亮
  • 8篇董美
  • 4篇柳方方
  • 4篇苗朝华
  • 4篇黄卫红
  • 3篇韩阳
  • 3篇王迪
  • 1篇娄虹
  • 1篇张晓
  • 1篇温洪涛
  • 1篇高进
  • 1篇马晓娇
  • 1篇李凯

传媒

  • 3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生物技术进展

年份

  • 6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定量检测核酸的方法及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
本公开涉及一种定量检测核酸的方法及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本公开的无标样定量检测核酸的方法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原理和分析物的扩散性与分析物绝对浓度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特异性定量检测核酸,克服了传统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耗...
李亮金芜军安娜宛煜嵩刘卫晓郑子繁
文献传递
用于检测转基因植物的探针、探针组、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及检测转基因植物的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转基因植物的探针、探针组、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及检测转基因植物的方法。所述探针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本公开的探针及含有该探针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能够特异性地检测N...
李亮金芜军安娜宛煜嵩刘卫晓郑子繁
文献传递
定量检测转基因玉米中抗虫蛋白Vip3Aa20的酶联免疫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定量检测转基因玉米中抗虫蛋白Vip3Aa20的酶联免疫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所述酶联免疫试剂盒由包被捕获抗体的微孔反应板、样品处理液、生物素标记的检测抗体、标准品、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和素、生物素标记的抗体稀...
刘卫晓李亮金芜军宛煜嵩黄卫红苗朝华高进董美王迪胡晓颖安娜
文献传递
赤松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建立赤松ISSR-PCR反应体系,利用正交试验分别对影响赤松PCR反应的dNTP浓度、Mg^(2+)浓度、Taq酶浓度、引物浓度、模板浓度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梯度PCR确定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最终确定赤松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为:25μL反应体系中含2.5μL 10×PCR Buffer、3 mmol·L^(-1)dNTP、1.5 mmol·L^(-1)Mg^(2+)、0.5 U Taq酶、0.3μmol·L^(-1)引物、9 ng模板;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然后进行94℃变性30 s,55℃退火45 s(退火温度随引物不同而变化),72℃延伸2 min,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7 min.这一ISSR-PCR反应体系,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对赤松进行物种分类鉴定奠定了基础.
娄虹邢晓琳赵曼琳安娜孟靖
关键词:ISSR-PCR赤松正交设计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电化学联用的DNA传感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旨在检测物体表面附近折射率的变化,其特点是无标记、实时、灵敏和快速,该技术多用于研究分子的相互作用,包括动力学、效率常数和大分子构象变化等。电化学(electrochemical,EC)技术是一项用于定性定量研究电子转移、物质氧化还原、界面吸附等过程的成熟技术,具有简单、低成本和设备小型化的优点。现有的DNA杂交技术,例如光学、电化学或压电转导技术,主要关注于提高DNA杂交检测系统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传统的SPR在DNA分析方面,由于无法测量折射率的极小变化而在超灵敏检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随着纳米材料的研发和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SPR与EC联用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SPR和EC联用在DNA检测方面的综述鲜有报道。对SPR和EC检测DNA的技术原理、联用方法、应用进展等方面作出了简要的介绍,以期为表面等离子共振和电化学联用的DNA传感器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张玉昆安娜刘卫晓宛煜嵩金芜军李亮张晓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DNA
转基因水稻PA110-15转化体特异性定量PCR检测引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基因水稻PA110-15转化体特异性定量PCR检测引物。特异性引物对为:PA110-3-qF,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PA110-3-qR,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
李亮金芜军柳方方宛煜嵩安娜董美王迪苗朝华黄卫红
文献传递
转基因马铃薯的研究现状被引量:5
2016年
马铃薯是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的世界第四大食用作物。马铃薯主粮化已经成为时下热议的话题之一,其核心优势是产量高、耐瘠薄、消耗水资源少、易于加工等。在耕地和水资源相对紧缺的中国,这些优点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目前,全球共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马铃薯40余种,主要性状为:抗病、抗虫和品质改良等,其中部分产品即将在我国申请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详细阐述了转基因马铃薯主要性状的特点、国内外研究进展、审批情况与安全评价的政策,以期为我国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及检测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安娜董美宛煜嵩金芜军李亮
关键词:转基因马铃薯安全监管
转基因水稻PA110-15外源基因纯合杂合状态的PCR检测引物
本发明公开了转基因水稻PA110-15外源基因纯合杂合状态的PCR检测引物及其检测方法。所述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1和SEQ?ID?No.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其检测的方法,本发明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
李亮金芜军安娜马晓娇宛煜嵩柳方方董美苗朝华黄卫红
文献传递
转基因马铃薯检测用质粒标准分子研制被引量:4
2017年
依据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强势发展态势,转基因马铃薯的普遍商业化已呈大势所趋。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食用作物,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目前,全球获批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马铃薯45种,主要涉及抗虫、抗病毒及品质改良等性状。转基因技术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主要包括食品安全及环境安全问题等,由此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的检测及监管的重要性凸显。在转基因检测领域,标准质粒以容易获得、纯度高、成本低与稳定性好等优点逐渐被广泛应用。在调研了所有商业化的转基因马铃薯的重要信息的基础上,针对这些转基因马铃薯的主要外源基因类型,构建含有抗马铃薯甲虫cry3A基因、胭脂碱合成酶启动子P-nos基因、抗马铃薯Y病毒pvycp基因及内标准基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PATA基因的多靶标质粒pB JGMM003。该质粒可用于大部分已批准转化体及部分在研转基因马铃薯的鉴定、检测与监管工作,解决了转基因马铃薯的阳性标准品匮乏等问题,保障了转基因马铃薯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安娜董美李凯宛煜嵩金芜军韩阳李亮
关键词:转基因马铃薯安全监管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核酸传感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9年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物理光学原理的新型生化分析系统。近年来,因其具有无需标记、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实时和快速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临床诊断、转基因成分定性及定量检测、病毒鉴定、环境微生物检测、药物筛选及遗传分析等。它在不需要标记甚至无需纯化生物组分的天然条件下,将核酸探针作为识别因子修饰到传感器芯片表面上,并可实时监测一些特殊的分子互作信息。然而,基于SPR技术的核酸传感器鲜有系统性的报道,因此对有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的形成及其作为核酸敏感检测手段的原理、应用及发展趋势等问题作了简要的介绍,旨在为生物传感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安娜郑子繁董美刘卫晓宛煜嵩金芜军李亮韩阳
关键词:核酸检测分子相互作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