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婷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内固定
  • 2篇胫骨
  • 2篇疗效
  • 2篇内固定术
  • 2篇固定术
  • 2篇关节
  • 1篇导向器
  • 1篇愈合
  • 1篇张量成像
  • 1篇置换术
  • 1篇入路
  • 1篇软骨
  • 1篇伤骨科
  • 1篇四肢
  • 1篇四肢骨
  • 1篇四肢骨折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锁定钢板

机构

  • 6篇汉中职业技术...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咸阳...

作者

  • 6篇张婷
  • 5篇张小栋
  • 1篇杨宝辉
  • 1篇熊咏民
  • 1篇冯晓飞
  • 1篇张宝强
  • 1篇张建军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医疗装备
  • 1篇贵州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磁共振DTI对膝关节软骨慢性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膝关节软骨慢性损伤分级及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本院诊治的膝关节软骨慢性损伤患者124例,患者均给予常规MRI检查与MRI DTI检查,记录T2值并评估膝关节软骨慢性损伤分级。结果患者MRI图像评分(3.44±0.41)分;患者的患侧软骨T2值均显著高于健侧(P<0.05),患侧软骨厚度均显著低于健侧(P<0.05);MRI DTI评定膝关节软骨慢性损伤分级的正确率为93.5%。结论 MRI DTI为膝关节软骨慢性损伤的早期损伤分级诊断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和准确的定量测量新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肖果马元龙张婷
关键词: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膝关节
固定架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研究探讨固定架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在2009年2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2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治疗优良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采用外固定架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痊愈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张小栋张婷
关键词:创伤骨科四肢骨折外固定架内固定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对照组(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输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输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后1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肯定,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好。
张小栋张婷
关键词:髋关节股骨颈骨折
不同入路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接收的9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试验组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参照组实施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相对高度、脊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矫正丢失度)、日常生活能力、胸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复位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术后1年,参照组的矫正丢失度、复位率高于试验组(P<0.05)。术后4周、1年,试验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参照组,ODI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4周,试验组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4周,参照组的CRP、TNF-α、IL-6水平高于试验组,IL-10水平低于试验组(P<0.05)。参照组的手术时间短于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试验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试验组,手术切口长度长于试验组(P<0.05)。结论Wiltse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远期恢复效果均较为理想,但经皮入路的近期效果更为理想。
张宝强郭峰张小栋张婷孙杨熊咏民
导向器辅助内固定及传统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Ⅲ型骨折的对比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导向器辅助内固定及传统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Ⅲ型骨折的差异。方法 40例胫骨平台SchatzkerⅢ型骨折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关节镜下导向器辅助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传统内固定术)。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大小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9个月膝关节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向器辅助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Ⅲ型骨折在手术时间、手术损伤上优于传统内固定术。
张小栋张婷
关键词:导向器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
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了100例胫骨骨折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交锁髓内钉,观察组(52例)给予经皮锁定钢板治疗。通过观察并记录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及随访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结果: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两种手术方法所需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期间,观察组并发症5例,发生率9.6%,对照组并发症12例,发生率2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对胫骨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能促进骨折愈合,使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张小栋杨宝辉张婷冯晓飞张建军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胫骨骨折骨折愈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