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芹

作品数:1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色谱
  • 5篇相色谱
  • 4篇脂肪酸
  • 4篇气相色谱
  • 3篇植物乳杆菌
  • 3篇质谱联用
  • 3篇乳杆菌
  • 2篇有机酸
  • 2篇乳酸
  • 2篇乳酸菌
  • 2篇色谱质谱
  • 2篇生物化学
  • 2篇生物化学实验
  • 2篇食品
  • 2篇双歧杆菌
  • 2篇酸奶
  • 2篇气相色谱-质...
  • 2篇气相色谱质谱
  • 2篇气相色谱质谱...
  • 2篇鲜奶

机构

  • 14篇江南大学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作者

  • 14篇杨芹
  • 11篇陈卫
  • 10篇陈永泉
  • 9篇陈海琴
  • 6篇张灏
  • 4篇陶瑞
  • 3篇杨波
  • 2篇顾震南
  • 2篇王鸿超
  • 1篇张陈
  • 1篇苏宇杰
  • 1篇陈晓华
  • 1篇张白曦
  • 1篇蒋将
  • 1篇赵国忠
  • 1篇申延琴
  • 1篇宋宇航
  • 1篇李海涛
  • 1篇何钊
  • 1篇陈思

传媒

  • 3篇科技创新导报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中国油脂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生物技术进展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10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式生物斑马鱼的脂肪酸组分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为进一步确定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添加提供依据,本文选取与人类基因高度相似的模式生物斑马鱼为研究对象,采用气质联用法分析斑马鱼不同生长时间(四月龄,六月龄和七月龄)和不同生理部位(大脑、心脏、肾脏、尾鳍、鱼腹肉以及整鱼)中的脂肪酸的含量与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在斑马鱼中共鉴定出25种脂肪酸;除斑马鱼整鱼外,鱼腹肉中的脂肪酸种类最多,为20种;其它器官中的脂肪酸皆为10余种。在所有的组织中,棕榈酸(C_(16:0)),硬脂酸(C_(18:0))和油酸(C_(18:1))都是主要的脂肪酸,约占各组织器官总脂肪酸的50%以上;在整鱼与鱼腹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而在大脑、心脏、肾脏和尾鳍中,情况相反。对成熟斑马鱼大脑的不同部位(端脑、视顶盖和小脑)中的脂肪酸组成研究表明,各部分的脂肪酸的种类无显著性差异。
杨芹杨波陈海琴申延琴陈卫陈永泉
关键词:斑马鱼脂肪酸模式生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强化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课堂效果方法浅谈
2016年
为了提高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课堂效果,培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其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该文针对教学活动所涉及的课前、课中与课后等3个环节的不同方面进行讨论,以调动学生对实验课程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强化生物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中的作用,进而提高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杨芹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课堂效果实验教学主观能动性
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为满足新形势下本科人才的发展要求,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需要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生动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案例教学法是最适合的手段之一。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实验是食品专业的主干课程和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满足新时代下食品本科专业人才对生物化学先导性、基础性和支撑性的需求,课程组对生物化学实验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探索、创新与改革。为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的能力,课程组精心设计了综合性、前沿导向性实验,并充分利用现代数码技术,将视频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现场操作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实验层次。
蒋将杨芹
关键词:食品科学生物化学实验多媒体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为基础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能力需求的改变,国内各大高等院校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该文旨在以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为基础,进行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初步探索。以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为研究基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从研究方法、目标、项目特色、创新点等角度,阐明了此变革模式的可行性。
赵国忠苏宇杰杨芹何钊李海涛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蝎子中脂肪酸与氨基酸的同时提取与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为从小分子角度了解蝎子发挥营养及药用功效的物质基础,采用甲基叔丁基醚-甲醇-水体系提取样品,分别通过提取溶剂体系的上层有机相富集全蝎中的疏水化合物,下层水相提取极性小分子。提取物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在非极性组分中检测到30种脂肪酸,70%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在其极性组分中检测到氨基酸类、有机酸类及糖类等化合物,以氨基酸类化合物为主,占总极性化合物50%以上。这些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及营养价值的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可能是全蝎发挥药效及食疗作用的物质基础。与文献报道全蝎中脂肪酸组成以饱和脂肪酸为主不同,检测到的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和cis-9,cis-12-亚油酸,其次为棕榈酸和硬脂酸。在全蝎中发现的游离氨基酸共有13种蛋白质氨基酸和3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除外)和6种药效氨基酸。该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全蝎的药用及食用价值提供了物质基础。
杨芹陶瑞王鸿超王顺合陈卫陈海琴陈永泉
关键词:蝎子脂肪酸氨基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乳酸菌源共轭亚麻酸的分离制备被引量:1
2019年
乳酸菌发酵产生的共轭亚麻酸(CLNA)在慢性疾病中有重要的生理功能,CLNA由多种异构体组成,各种异构体的生理功能存在差异。建立了分离制备乳酸菌发酵液中游离态CLNA异构体的方法,成功获得了结构单一的CLNA异构体。结果表明:在现有条件下乳酸菌源CLNA单一异构体无法通过薄层色谱法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实现乳酸菌源CLNA单一异构体的分离,最优分离制备条件为高效液相色谱柱Ultimate(5XB-C30,4. 6 mm×250 mm)、流动相甲醇-水-甲酸(体积比70∶30∶0. 01)、流速1 m L/min、检测紫外波长205 nm和233 nm。在最优分离制备条件下,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 05%~0. 38%、1. 88%~4. 65%,制备得到的CLNA1纯度为97. 48%,CLNA2的纯度为100%,CLNA3的纯度为65. 30%。该方法重复性好,分离度高,适合分离乳酸菌发酵液中游离形式CLNA。
朱光贞杨波杨芹唐鑫张灏陈永泉陈海琴陈卫
关键词:乳酸菌高效液相色谱
高山被孢霉ω-3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在麦胚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6年
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具有快速、方便等特点,能表达对活细胞具有一定毒性的膜蛋白和抗菌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以来自产油丝状真菌高山被孢霉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膜结合酶——ω-3脂肪酸脱饱和酶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适宜体外表达ω-3脂肪酸脱饱和酶的表达载体p IVEX WG1.4-FADS15,并利用麦胚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实现了对该基因的高效表达。同时,通过在麦胚无细胞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添加脂质体的方法,将所表达的膜蛋白正确定位至脂质体磷脂双分子层,以便目标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研究结果显示,在此实验条件下目标蛋白质的表达量达1.8 mg/m L,经碘海醇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后,该蛋白质的纯度可以达到90%以上。研究结果为后续对该酶进行催化特性研究和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奠定了基础。
杨芹陈海琴陈思顾震南张灏陈永泉陈卫
关键词:高山被孢霉蛋白纯化
高山被孢霉发酵产鸟苷酸二磷酸岩藻糖的研究
2016年
鸟苷酸二磷酸岩藻糖(GDP-L-Fuc)是一种重要的核糖类化合物,其作为岩藻糖基的受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尝试利用高山被孢霉发酵产GDP-L-Fuc。高山被孢霉经液氮研磨破壁,甲酸(含10%丁醇)溶液萃取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一步分离得到了GDP-L-Fuc,并采用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对高山被孢霉不同发酵时期GDP-LFuc产量进行分析,发现GDP-L-Fuc在氮源消耗之后仍然持续积累。同时,GDP-L-Fuc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转录水平在氮源耗尽时发生了上调,这表明氮源很可能是GDP-L-Fuc积累的关键因素。最后,在氮源耗尽后添加外源岩藻糖显著提高了GDP-L-Fuc的产量(50%),可达170.51μg/g。这为利用微生物发酵产GDP-L-Fuc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鸿超杨芹张陈陈海琴顾震南张灏陈卫陈永泉
关键词:高山被孢霉发酵转录调控
蚕蛹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考察蚕蛹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为蚕蛹的生物利用及营养研究提供物质基础,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系统分析了不同品种和不同孵育时间的蚕蛹的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桑蚕蛹和柞蚕蛹中的脂肪酸在种类上是相同的,共9种。但柞蚕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74.7%)要高于桑蚕蛹(60.9%),而其软脂酸(C16∶0)和硬脂酸(C18∶0)的含量低于桑蚕蛹。游离氨基酸分析发现,除了在柞蚕蛹中检测到天冬酰胺二在桑蚕蛹中没测到外,二者的其它氨基酸组成在种类上相同。在含量上,柞蚕蛹中脯氨酸含量最高(37.5%),丙氨酸次之(20.5%),桑蚕蛹中丙氨酸含量最高(34.9%),都远高于其它氨基酸。孵育过程中柞蚕蛹的脂肪酸和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脂肪酸随孵化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只有部分脂肪酸在成蛾阶段有小幅上升。其氨基酸的变化要相对复杂些,在蚕由糖宝完全转化为蛹的初期所有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升高,孵化阶段开始后由于机体开始利用储存的氨基酸其含量开始下降,表明在蚕蛹由蛹变蛾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大量的蛋白质合成。该结果表明了蚕在由虫体向蛹和蛾的变化过程中的代谢物变化情况,可能反映了孵育过程中蚕蛹体内能量利用的情况,也为确定后加工时蚕蛹的处理时间和方式提供依据,并为蚕蛹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
杨芹过立昶陈海琴张灏陈卫陈永泉
关键词:蚕蛹脂肪酸游离氨基酸甲基叔丁基醚气相色谱-质谱法
鲜奶发酵前后有机酸成分的变化分析及菌株优化策略
本试验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围绕酸奶有机酸成分展开研究,讨论鲜奶发酵前后有机酸的含量变化以及菌种对有机酸成分的影响。建立了氯甲酸甲酯衍生化分析乳制品中有机酸的方法,并应用于酸奶与鲜奶中有机酸的分析。发现鲜奶经发酵后,乳酸含量...
李兴泽陶瑞杨芹陈海琴陈卫陈永泉
关键词:酸奶植物乳杆菌有机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