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妮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3篇神经功能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血性
  • 2篇中风
  • 2篇神经功能缺损
  • 2篇缺损
  • 2篇缺血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疏口服液
  • 2篇口服液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1篇丹红
  • 1篇丹红注射液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机构

  • 11篇陕西省人民医...

作者

  • 11篇王妮
  • 8篇杨谦
  • 5篇郭荷娜
  • 5篇吕建萌
  • 3篇宋允章
  • 3篇陈瑞利
  • 3篇雷琦
  • 2篇王倩
  • 2篇郭生龙
  • 1篇赵欣
  • 1篇高俊卿
  • 1篇卫娜
  • 1篇刘鹏
  • 1篇张强
  • 1篇李伟
  • 1篇尚亮
  • 1篇马妮
  • 1篇曹维娜
  • 1篇王涛
  • 1篇崔小丽

传媒

  • 4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6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降钙素原指导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抗感染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总结血清降钙素原(PCT)指导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抗感染的临床价值,为神经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指导。方法本次试验选择50例神经内科ICU住院患者中的感染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前后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均行传统临床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抗生素治疗,试验组患者根据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段的血清PCT浓度给予抗生素治疗,一旦浓度超过0.25 mg/L,即行抗生素进行治疗;反之浓度在0.25 mg/L以内,则停止抗生素应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检测指标、组间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试验组患者的炎症检测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血清hs-CRP水平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且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ICU住院感染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之前,参考血清PCT浓度加以指导,能够更好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控制抗生素使用剂量以及用药疗程,并对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值得推广使用。
王妮吕建萌郭荷娜杨谦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神经内科ICU患者抗感染
丁苯酞对慢性低灌注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Bcl-2、Bax表达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慢性低灌注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蛋白X(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丁苯酞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与丁苯酞组以结扎动脉远近端的方法制备大鼠慢性低灌注模型,丁苯酞组于造模后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进行注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于3 d后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液中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慢性低灌注后3 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及脑组织匀浆液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组血清及脑组织匀浆液Bcl-2表达上升,Bax表达下降(P<0.05)。结论 Bcl-2低表达,Bax高表达可能在慢性低灌注病理损伤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丁苯酞处理可以增加Bcl-2的表达、降低Bax的表达,这可能是丁苯酞修复慢性低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吕建萌王妮宋允章雷琦杨谦
关键词:丁苯酞慢性低灌注
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出血性脑梗死病人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基础治疗,脑血疏组除接受基础治疗外加用脑血疏口服液10 mL,每日3次口服。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后14d、30d和60d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终点为60d时mRS评分≤2分的病人百分比;mRS评分>3的病人百分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血疏组病人治疗后mRS评分及NIHSS评分30d时开始出现明显下降,60d时差异更加显著(P<0.05);60d时mRS评分≤2分的病人百分比均显著增加,而mRS评>3分的病人百分比则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可明显改善出血性脑梗死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残疾率。
郭荷娜王倩王妮王涛陈瑞利杨谦宋允章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脑血疏口服液中风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病情轻重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90例病程在72 h之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用NIHSS量表于入院当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依据评分将患者为轻型、中型、重型3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入组时测定空腹血液LP-PLA2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LP-PLA2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中型、重型3组脑梗死患者间血液LP-PLA2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与血液LP-PLA2浓度呈正相关(r=0.482,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LP-PLA2浓度明显升高,病情越严重,LP-PLA2水平越高,LP-PLA2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风险预测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郭荷娜王妮王倩陈瑞利杨谦
关键词: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
急性脑梗死后IL-8、Fibulin-5和P-selectin水平及丹红注射液干预效果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后IL-8、Fibulin-5和P-selec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控制血糖、血压,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疗效及血清Fibulin-5、P-selectin、IL-8水平。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由(14.47±3.01)分下降至(3.78±0.57)分,对照组NIHSS评分由(14.51±2.17)分下降至(6.13±0.93)分,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无差异,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57%,高于对照组41.07%,两组患者治疗前P-selectin、Fibulin-5、IL-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前后P-selectin为(10.63±1.54)μg/L、(7.65±1.02)μg/L,Fibulin-5为(124.56±22.67)μg/L、(66.31±12.21)μg/L,IL-8为(835.12±123.51)ng/L、(254.12±62.27)ng/L;对照组治疗前后P-selectin为(10.56±2.51)μg/L、(8.24±1.57)μg/L,Fibulin-5为(123.47±24.51)μg/L、(81.67±10.2)μg/L,IL-8为(824.57±135.46)ng/L、(424.52±64.51)ng/L。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ibulin-5、P-selectin、IL-8水平,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疗效。
王妮郭荷娜刘鹏郭生龙杨谦
关键词:IL-8FIBULIN-5P-SELECTIN丹红注射液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房颤合并脑栓塞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分析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房颤合并脑栓塞的疗效以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房颤合并脑栓塞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1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INR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房颤合并脑栓塞疗效较好,可修复受损的神经系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王妮郭生龙杨谦李伟雷琦
关键词: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房颤脑栓塞神经功能
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后循环脑梗死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脑血疏口服液组(n=40)和常规治疗组(n=40),对两组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各参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血疏口服液组病人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后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
王妮吕建萌杨谦宋允章
关键词:后循环脑梗死脑血疏口服液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风
1例小肠双腔造瘘合并急性胰腺炎超高龄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
2024年
报道1例小肠双腔造瘘合并急性胰腺炎超高龄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以营养状况评估、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使用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管理工具和中医适宜技术为主的营养支持护理,辅以功能锻炼和小肠双腔造口护理。患者急性胰腺炎期经过积极治疗,早期鼻空肠营养,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为改良式(轻断食)喂养,现已恢复正常鼻饲量,营养状态良好。目前,小肠双腔造瘘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护理的相关报道较少,现将该患者的护理过程整理报道,以期为更多患者提供借鉴。
赵欣南苗苗王芳玲曹维娜卫娜尚亮王妮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超高龄患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展为急性脑梗死分为梗死组(22例)和非梗死组(106例),分析TIA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治建议。结果梗死组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BMI≥28 kg/m^2、LDL-C>3.12 mmol/L、血Hcy≥15μmol/L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非梗死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合并基础疾病、BMI、LDL-C及血Hcy水平均是TIA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IA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风险高且影响因素较多,应将存在危险因素者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预防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雷琦李妮妮陈瑞利王妮吕建萌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脑梗死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的8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30 mg的长春西汀,每天1次。观察组在长春西汀的基础上,口服4粒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每天3次。比较两组的改良爱丁堡一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odified Edinburgh Scandinavian 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MESS)、Barthel指数、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MESS评分明显降低(P<0.05),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ME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1β、MCP-1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改善脑血流灌注和神经功能,有效控制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
马妮崔小丽王妮高俊卿张强
关键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缺血性脑卒中白细胞介素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