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颖颖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剖宫产
  • 2篇综合征
  • 2篇窘迫综合征
  • 2篇呼吸窘迫
  • 2篇呼吸窘迫综合...
  • 1篇多糖
  • 1篇新生SD大鼠
  • 1篇新生儿败血症
  • 1篇新生鼠
  • 1篇选择性剖宫产
  • 1篇医学指征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早发型
  • 1篇早期诊断价值
  • 1篇择期剖宫产
  • 1篇脂多糖
  • 1篇胎膜
  • 1篇胎膜早破

机构

  • 4篇扬州大学

作者

  • 4篇武荣
  • 4篇刘颖颖
  • 2篇丁素芳
  • 1篇查丽
  • 1篇胡金绘
  • 1篇朱红利
  • 1篇施展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脂多糖对新生SD大鼠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脂多糖(LPS)对新生SD大鼠的影响。方法 将42只新生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以及实验组(n=12),实验组分别为1 mg/kg组、2 mg/kg组、3 mg/kg组。实验组新生SD大鼠按照1、2、3 mg/kg剂量腹腔注射LPS;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24 h各组的一般情况、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肺损伤病理评分,观察肺组织大体病理情况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注射LPS 24 h时,对照组肺结构完整、肺泡腔干净、肺泡隔无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病理切片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壁和肺间质的水肿;各组24 h死亡数分别是0、0、0和4,4组死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4,P〈0.05);实验组肺组织损伤评分[(1.91±0.10)、(2.80±0.11)、(5.28±0.39)分]、W/D比值[(1.77±0.07)、(2.98±0.26)、(4.77±0.21)]明显高于对照组[(0.71±0.80)分、(1.49±0.21)],4组在肺组织损伤评分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99.761,P〈0.05)。4组在W/D比值的两两比较,除了对照组和1 mg/k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87.936,P〈0.05)。结论 给予新生SD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LPS(2 mg/kg和3mg/kg)24h内均可制作ALI模型。其中2mg/kg诱导的大鼠肺损伤模型死亡率低,可以大量、快速地建模。
施展刘颖颖武荣
关键词:脂多糖肺损伤新生鼠
胰石蛋白对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胰石蛋白(PSP)对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ON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6月入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具有细菌感染危险因素或有疑似细菌感染征象且于出生后24 h内入院的新生儿90例,根据是否符合EONS的诊断标准分为败血症组(33例)和非败血症组(57例)。选择20例同期出生一般情况好,没有感染中毒症状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在两组新生儿生后第1、3和7天留取外周血标本,测定血清中PS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血清PSP水平在生后第1、3和7天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败血症组新生儿PSP水平在生后第1、3和7天均高于非败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败血症组新生儿血清PSP水平在生后0~3 d呈上升趋势,生后3~7 d呈下降趋势。生后第1天血清PSP水平诊断EONS的曲线下面积为0.802(95%CI:0.700~0.903,P<0.01)。生后第3天血清PSP水平诊断EONS的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0.743~0.930,P<0.01);联合生后第1天血清PSP水平与生后第1天血清IL-6水平诊断EON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95%CI:0.804~0.953,P<0.01)。结论新生儿血清PSP水平对早期诊断EONS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联合检测出生后1 d血清PSP和IL-6水平能提高EONS的诊断敏感性并降低漏诊率。
查丽胡金绘朱红利刘颖颖武荣
关键词:新生儿白介素-6
非医学指征择期剖宫产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非医学指征择期剖宫产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的非医学指征择期剖宫产足月新生儿94例,根据是否发生RDS分为RDS组(33例)和非RDS组(61例)。观察和比较2组间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非医学指征择期剖宫产足月新生儿的RDS的构成比为35%,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占67%,其诊断和处理时间为生后12~24h。2组患儿在性别、胎次、胎龄、Apgar评分、入院时日龄、住院天数、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天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DS组患儿出生体质量和动脉氧气分压/吸入氧气体积分数(P/F)值均低于非RDS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DS组患儿Downs评分、住院总费用、住院天数和住NICU天数均高于非R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儿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气漏发生率、低血糖症发生率、重度ICH的发生率和CPAP治疗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DS组患儿的CPAP治疗失败率、气管插管比率、机械通气时间和吸入氧浓度>60%比率均高于非RDS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DS组患儿合并早发型败血症(EOS)和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发生率均高于非RDS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DS组患儿合并ICH的发生率低于非RDS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医学指征择期剖宫产足月新生儿RDS的发生率较高、病情较严重且并发症多,其发病可能与ECD相关。降低非医学指征择期剖宫产率、早期发现和积极处理足月新生儿RDS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丁素芳刘颖颖武荣
关键词:剖宫产术足月儿
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入院时日龄<72 h、出生胎龄在34+1~36+6周、治愈出院的早产儿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452例,RDS组152例,晚期早产儿的RDS发生率为33.6%(152/452);对照组300例。两组患儿出生体重、胎龄、胎次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其余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S组患儿胎膜早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胎盘异常、胎儿宫内窘迫、CPAP、气管插管、肺出血、持续肺动脉高压、气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剖宫产、胎膜早破、瘢痕子宫和社会因素导致的选择性剖宫产是晚期早产儿RDS发病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的RDS发生率较高、其病情较重和并发症较多。胎膜早破、剖宫产、瘢痕子宫和社会因素导致的选择性剖宫产是晚期早产儿RDS发病的高危因素。
丁素芳刘颖颖武荣
关键词: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膜早破选择性剖宫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