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鹏

作品数:14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福田区公益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公益性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肝炎
  • 5篇病毒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肝炎病毒
  • 3篇乙肝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慢性
  • 3篇基因
  • 3篇大蛋白
  • 2篇血清
  • 2篇隐匿性
  • 2篇隐匿性HBV...
  • 2篇细胞培养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基因型

机构

  • 14篇广东医学院附...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深圳市福田区...
  • 1篇澳门镜湖医院

作者

  • 14篇庄鹏
  • 6篇吴正林
  • 6篇刘键
  • 5篇陆学东
  • 3篇曾惠琼
  • 3篇范紫香
  • 3篇黄烈
  • 3篇江元森
  • 2篇姚集鲁
  • 2篇林汉利
  • 2篇杨来智
  • 2篇蒋英
  • 2篇吴润香
  • 2篇王琼
  • 2篇钟小强
  • 1篇陈新鹏
  • 1篇马会慧
  • 1篇杨林
  • 1篇尹志华
  • 1篇叶志中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原代大鼠肝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功能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建立经济有效且功能良好的原代肝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系统。方法采用0.02%胶原酶和Percoll分离液分离纯化大鼠肝细胞,光镜和电镜下观察HepatoZYME-SFM培养的肝细胞形态,自动生化仪定期检测培养肝细胞功能,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白蛋白mRNA,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安定代谢能力。结果分离纯化的大鼠肝细胞总数(2~3)×108cells/整肝,活力和纯度大于95%,生长良好形态正常。培养3d后ALT、AST显著下降,加入NH4Cl后8d内BUN保持相对稳定高水平,白蛋白合成在第3~4天达到高峰,培养的2~5d内肝细胞可有效清除安定。结论通过使用低浓度胶原酶灌流、Percoll分离液纯化以及HepatoZYME-SFM无血清培养基培养,肝细胞可有效保持良好形态结构和一定的生物合成代谢能力。
庄鹏李志莹范紫香江元森姚集鲁
关键词:肝细胞细胞培养细胞功能
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s及HBV抗原特异性CTLs的检测和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检测慢性乙肝(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和乙肝病毒(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8例CHB患者和15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标本,运用流式细胞仪对Treg细胞亚群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HBV抗原特异性CTLs,并结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HBV DNA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CHB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14%±0.97%vs 1.95%±0.68%,P<0.05);HBV抗原特异性CTL斑点计数为阳性(19.28±3.85)。CHB组Treg的频率与乙肝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831,P<0.01),与HBV特异性CTL斑点计数值呈负相关(r=-0.540,P<0.01)。结论: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升高并与病毒载量相关,而与HBV反应的CTLs数量呈负相关,提示Treg细胞可通过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影响病毒清除。
庄鹏王湘郴罗国辉何英吴正林
关键词:细胞毒性T细胞
羟氯喹在痛风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对痛风关节炎患者血尿酸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4月期间在我院风湿科门诊就诊的43例原发性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一般治疗、控制尿酸药物及羟氯喹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控制尿酸药物及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血血清尿酸和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3、6个月末与治疗前对比,两组病人血清HDL下降差异均有意义(P<0.01),治疗后3个月末与治疗前对比,两组病人血脂TC、LDL、UA水平下降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月末,治疗组与对照组间TC、LDL、U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复发次数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氯喹可减少痛风关节炎的发作次数及降低血尿酸、血脂,具有较好耐受性和安全性;
曾惠琼庄鹏何俊奇马红叶董慧娟叶志中
慢性HBV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表面大蛋白检测与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HBV-LP)水平对HBV复制状态的判定和对临床抗病毒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9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法定期进行血清HBV-LP和HBV DNA定量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抗病毒治疗前90例次感染血清中HBV-LP与HBV DNA检出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测210例次感染血清中,HBV-LP含量与HBV DNA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r=0.857,P=0.000),HBV-LPOD值和HBV DNA拷贝数随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同步下降。结论血清中HBV-LP能反映体内HBV复制水平,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V-LP和HBV DNA同步下降,可用于判断HBV复制程度和用于指导抗病毒治疗。
庄鹏吴正林刘键陆学东江元森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HBVDNA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检测用于筛查隐匿性HBV感染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用血清学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HBLP)来筛查隐匿性HBV感染,探讨临床隐匿性HBV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策略。方法在日常工作中从临床检测备份管随机收集2000份用国产ELISA试剂检测HBsAg阴性结果的血清标本,双份分装-20℃冻存,单份标本实施HBLP检测,HBLP阳性标本增加另外两种共三种国产ELISA试剂双份复查HBsAg;HBLP阳性标本再经美国超灵敏MONOLISA HBsAg ULTRA试剂双份检测HBsAg,并行双份DNA定量分析、结果取均值。结果2000份HBsAg阴性标本共检出15例HBLP阳性;HBLP阳性标本用三种国产ELISA试剂双份复查HBsAg结果一致阴性;通过美国超灵敏MONOLISAHBsAgULTRA试剂复查HBsAg结果全部阳性;前述15份标本HBVDNA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均小于500拷贝/ml,其中400~500拷贝/ml 1例,300—400拷贝/ml 3例,200—300拷贝/ml 5例,100—200拷贝/ml 4例,小于100拷贝/ml 2例。结论用国产常规ELISA试剂检测HBsAg普遍存在漏检,漏检标本HBLP结果可能阳性,检测HBLP有利于筛查出隐匿性HBV感染,为积极寻找临床隐匿性HBV感染的检测策略提供了血清学参考。
吴正林庄鹏林汉利陆学东刘键钟小强林广城
SV40LTag基因诱导永生化大鼠肝星状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建立长期传代、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稳定的永生化HSC。方法:采用Pronase E、Ⅳ型胶原酶原位灌流消化及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SC),并进行免疫组化SABC法鉴定和培养。用Effectene Transfection Reagent方法将携带SV40LTag基因的质粒PSV3neo(该质粒由意大利学者Giovanni Gaud-ino PhD惠赠)转染第1代HSC,以G418筛选直至获得阳性克隆细胞,经体外长期培养和传代后,以PCR方法检测其SV40LT抗原mRNA的表达,观察细胞形态学,绘制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α-SMA、SV40LTag、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Ⅰ、collagenⅢ)、desm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β型(PDGFRβ)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用β-actin做半定量RT-PCR检测I型胶原的表达,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使用质粒PSV3neo转染正常大鼠HSC,经20 d抗性筛选,获得G418阳性克隆细胞,长期传代后细胞形态和结构保持完好,SV40LTag mRNA的表达检测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阳性,经扩大筛选培养,该HSC细胞系目前已传了50代,保持着星形外观的HSC形态学特征,生长曲线显示转染阳性细胞倍增速度快,MTT法测定570 nm波长下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半定量RT-PCR法检测collagenⅠ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能表达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desmin、TGF-β1、PDGFRβ。结论:利用SV40LTag基因序列诱导建立了永生化大鼠HSC系,新建HSC系在体外可长期传代,倍增速度快,其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与原代HSC形态相似。
庄鹏马会慧江元森陈伟杨林姚集鲁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细胞培养永生化
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7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替比夫定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疗程48周,定期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在ALT复常率和HBeAg转换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定期比较两组患者HBV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替比夫定组血清HBVDNA自基线下降值为6.07log10,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替比夫定治疗可以快速、有效降低HBVDNA,促进HBeAg阴转,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庄鹏曾惠琼王湘郴范紫香姚秋萍吴正林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疗效
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与HBV基因型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的疗效与HBV基因型的关系。方法选取1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给予拉米夫定(拉米夫定组,n=60)和阿德福韦酯(阿德福韦酯组,n=65)抗病毒治疗。观察2组治疗3、6、12个月后的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及生化学应答率,并于治疗12个月后检测耐药率及耐药基因突变位点。结果拉米夫定组在治疗6、12个月后,B基因型HBV感染患者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明显高于C基因型HBV感染患者(P<0.05),但生化学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德福韦酯组在治疗期间B基因型HBV感染患者与C基因型HBV感染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生化学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拉米夫定组耐药率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拉米夫定组和阿德福韦酯组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分别以rt108M、rt236T为主。结论拉米夫定对B基因型HBV的抑制作用优于C基因型HBV;阿德福韦酯的抗病毒疗效与HBV基因型无关;在慢性乙肝型炎治疗过程中要重视HBV耐药性发生,加强疗效评估。
刘键陆学东黄烈庄鹏王琼吴润香杨来智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析被引量:27
2009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的构成、耐药性及控制措施。方法对ICU收住的110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VAP的发病率为47.27%,其中年龄、制酸药、机械通气时间、意识障碍、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基础疾病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52例VAP以G-菌感染为主(64.13%),其次为G+菌(22.83%)和真菌(13.04%),病原菌存在多重耐药性。结论危险因素的存在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VAP患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G-菌,且存在明显的耐药情况。
李志莹庄鹏宋冰陈济明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耐药性
艾拉莫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研究艾拉莫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香蜜湖风湿病研究所风湿免疫科接受治疗的50例AS患者。根据盲法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予艾拉莫德25 mg,2次/d口服;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片0.75 g,3次/d口服,两组均予美洛昔康片7.5 mg,1次/d口服,疗程为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检测患者的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SDAI),同时检测血常规、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肝功能、肾功能、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免疫球蛋白、血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尿沉渣。结果在第3个月和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CRP、BASDAI、TNF-α等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64.0%vs 32.0%,84.0%vs 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和胃肠道反应等。结论艾拉莫德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炎的短期疗效较明显,不良反应较少,进一步进行临床使用具有可行性。
曾惠琼孔卫红庄鹏董慧娟尹志华陈新鹏扶忠超叶志中
关键词:艾拉莫德强直性脊柱炎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