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雷 作品数:15 被引量:72 H指数:4 供职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乳腺癌放疗导致局部皮肤损伤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后放疗导致局部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肿瘤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放疗导致的局部皮肤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皮肤护理措施,观察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皮肤损伤程度、放疗中断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皮肤损伤程度以及放疗中断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放疗后发生局部皮肤损伤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减轻患者的皮肤损伤,增加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王智琴 李国晖 吴雷关键词:乳腺癌 放疗 皮肤损伤 护理 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在我院急诊患者转运前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调查应用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在我院急诊患者进行院内转运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2016年57月在我院急诊科院内转运的780例患者为对照组,根据医护人员一般经验进行转运;以2016年8—10月我院转运的8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NEWS评分法,按得分进行分组转运。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频率、转运后医护合作情况的变化以及患者及家属对转运前后的满意度,评价NEWS用于我国急诊患者转运的可行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护合作情况明显改善,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WS评分可用于我国急诊患者转运前的风险评估,采用NEWS评分法指导患者转运,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增强医护合作程度。 刘兰兰 吴雷关键词:急诊患者 风险评估 医护合作 案例教学法在本科护生《护理管理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评价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昆明医科大学2011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两个班10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1班52人为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2班54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开始前和结束后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理论考试测评.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经过案例教学,98.08%的实验组学生从中有不同程度收获,了解案例教学特点(P<0.01)、认为有必要开展案例教学(P=0.01)和愿意选修案例研讨课(P=0.05)的学生显著增加.结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护理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可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作为我校本科护生的教学方法. 陈蜀 王海彦 吴雷 余华 李保刚 杨芬 张杪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护理管理学 教学方法 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体验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体验,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并验证照顾者体验模型。方法:选取云南省4所医院349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以Kramer's的照顾者适应模型作为理论框架,提出并验证照顾体验结构方程模型,用于分析和模拟被照顾者病情严重程度、照顾者负担和收获、照顾者积极和消极健康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被照顾者病情严重程度直接正向影响照顾者负担(β=0.51,P<0.05),进而间接影响消极健康结果 (β=0.63,P<0.05);被照顾者病情严重程度直接负向影响照顾者收获(β=-0.33,P<0.05),进而间接影响积极健康结果 (β=0.75,P<0.05);照顾者负担交叉负向影响积极健康结果 (β=-0.13,P<0.05),但其通径系数绝对值远小于照顾者负担对消极健康结果的通径系数绝对值;照顾者收获对消极健康结果交叉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照顾感受由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两个方面构成,两个方面的主效应强于交叉效应。 余华 姜红艳 赵旭东 伍力 吴雷 卢蓉关键词:老年期痴呆 家庭照顾者 结构方程模型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思政教学探究 被引量:4 2023年 文章首先阐述了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思政教学思路,然后论述了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最后对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反思。 吴雷 曹春兰 冯蕾 张杪 吴青 龙婷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循证护理在磁共振增强扫描中的运用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云南省:选取中医医院放射科磁共振进行增强扫描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观察两组增强扫描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循证护理组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在进行磁共振增强扫描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罗艳 吴雷关键词:磁共振 循证护理 核磁共振检查250例护理干预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核磁共振检查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5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在核磁共振检查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核磁共振的了解程度、满意度及图像质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恐惧、焦虑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核磁共振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满意率、图像质量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核磁共振检查时对患者施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从而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检查,提高检查质量。 罗艳 温伟波 吴雷关键词:核磁共振 护理干预 图像 高压注射器联合静脉留置针在CT血管造影评价兔脑血栓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联合静脉留置针在CT血管造影评价兔脑血栓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行CT血管造影的38例兔脑血栓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兔耳缘静脉置管并连接高压注射器,团注法注射对比剂;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注射法联合高压注射器。对两组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以及穿刺结局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实验组19例兔脑血栓模型中图像质量优18例(94.74%),对照组中图像质量优13例(68.4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9,P=0.036)。实验组中所有兔模型颈动脉CT造影均顺利,图像可显示血栓部位和情况。结论静脉留置针联合高压注射器行血管造影对比剂注射,应用于CT增强扫描可提高实验效率,简化操作程序,有效达到评价目的,是CT血管造影评价兔脑血栓模型中实用的实验方法。 吴雷 李国晖 杨燕 尧雪洲 闵晓黎关键词:高压注射器 静脉留置针 血管造影 本科护理学生在导医岗位实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在导医岗位进行毕业实习的职业心态及其影响因素,找到解决途径.方法对在昆明医科大学护理学院10家教学实习医院进行毕业实习的2011届和2012届本科护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习前约70%的护生认为导医的地位及待遇低于临床护士,超过60%的护生则认为到导医岗位进行毕业实习,目标不明确;实习中超过65%的护生反映在导医岗位实习,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超过85%的护生也反映,在导医这个岗位实习,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2011届和2012届护生实习后对导医岗位的职业心态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个年级护生实习后由不喜欢转变为喜欢导医岗位的情况同样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安排护理专业学生参与导医实践活动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护生今后进入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吴雷 吴青 龙婷 张杪 冯蕾 陈蜀关键词:护理本科生 昆明市老年人对慢性病及其社区管理现状了解情况调查 2015年 目的调查昆明市老年人对慢性病及其社区管理现状的了解情况。方法采取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昆明市西山区、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各2个社区50岁老年人161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昆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管理现状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面访。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学历、慢性病知识的了解情况、健康意识、社区开展对慢性病患者干预情况以及社区居民参与情况等。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社区老年人对慢性病主观了解程度和客观了解程度不一致(P<0.01),文化水平与慢性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呈正相关(r_s=0.892,P<0.05)。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意识普遍较高,79人(49.06%)每年进行1次体检,31人(19.25%)从未体检或很少体检。参与过社区医院活动76人(47.20%),没有参与过66人(40.99%),没有听说过19人(11.80%)。在没有参加过社区医院活动的人中,19人(28.79%)经客观评价完全不了解慢性病,对慢性病知识有一定了解及非常了解的人占71.21%(47人)。84.21%(64人)参加过社区医院活动的人对慢性病知识有一定了解或非常了解。87人(54.03%)生病后愿意到社区医院就诊,最主要原因是离家近(30.85%);不愿意到社区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是医疗水平差(22.23%)和医疗设备不完善(20.76%)。结论昆明市老年人慢性病社区管理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存在社区老年人对慢性病知识了解程度不高,社区医院开展老年慢性疾病普及范围及制度管理不健全等问题。社区医院应大力开展关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知识讲座、健康教育、跟踪随访以及建立健康档案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自我健康规范管理能力。 汪菲 王艳妮 罗会能 冉启月 王正敏 吴雷关键词:慢性病 老年人 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