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梅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优质护理小组干预对动静脉瘘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小组干预对动静脉瘘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行动静脉瘘血液透析患者,根据计算机抽取患者透析号法分为优质组及常规组,各30例。优质组给予优质护理小组干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0287、6.0778、7.7192、6.3044,P<0.05)。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常规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小组干预在动静脉瘘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张艳梅
- 关键词:动静脉瘘血液透析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 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收治的骨折患者2 400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普通护理组400例和舒适护理组2 000例。结果:舒适护理组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分级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骨折患者应用后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利于预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艳梅
- 关键词:舒适护理骨折术后疼痛
- PCT、CRP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判断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感染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慢性乙肝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CRP和PCT水平,绘制ROC曲线,评价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参考值,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的PCT和CRP水平显著增高(P<0.01)。两种血清标志物诊断合并细菌感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75%。与CRP相比,PCT诊断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敏感性均相对更高。结论:血清CRP和PCT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个体,与CRP比较,PCT诊断细菌感染的临床效能更高。
- 徐惠敏曾小丰张艳梅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细菌感染降钙素原
- 护理干预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临床疗效
- 2020年
-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贫血患者200例进行观察,针对200例患者均实施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随机分成两组,A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B组100例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血液透析贫血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及舒适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实施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张艳梅林东玲张影君
- 关键词:护理干预血液透析
- 乙肝肝硬化患者心电图特征与血清PCT及预后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乙肝肝硬化患者心电图特征与血清降钙素原(PCT)及预后的关系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128例、乙型肝炎患者(肝炎组)70例以及同期体检正常者(正常组)75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测。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心电图参数异常与血清PCT的关系。结果:肝炎组及正常组心电图异常占比均低于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和肝炎组ST-T改变占比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左心室肥大、QTc间期延长占比均显著高于肝炎组和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QTc间期延长、左心室肥大均与血清PCT呈正相关(P<0.05)。结论:QTc期间延长和左心室肥大均与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PCT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是乙肝肝硬化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 曾小丰徐惠敏张艳梅
-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心电图PCT
- 维持性血液透析效果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效果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并探讨饮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抽选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透析程度分组,透析不充分组与透析充分组各为6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两组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与透析不充分组患者相比,透析充分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更低,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均得到改善,透析充分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后充分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优于透析不充分患者可促进营养吸收,维持营养均衡。
- 张艳梅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营养状况
- 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部位选择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部位选择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上臂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试验组给予鹰嘴(肘关节伸侧部区域)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比较两组注射疗效、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鹰嘴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提升临床疗效,增加机体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反应,降低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及出血、硬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影君张艳梅林东玲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尿毒症血液透析
- 一种冷敷降温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敷降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冷敷降温装置。所述冷敷降温装置的主体结构与待降温部位的外部轮廓贴合,所述主体结构包括至少一对冷敷单元组和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一对冷敷单元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两侧的两个...
- 郑娟莲高蕾张艳梅黄映玲江海华曾凯莉温清丽张利萍吴双华李苏娜林东玲张学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