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国辉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指导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碱
  • 1篇胆碱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气
  • 1篇血气
  • 1篇烟碱型乙酰胆...
  • 1篇移植术
  • 1篇乙酰胆碱
  • 1篇乙酰胆碱受体
  • 1篇异丙酚
  • 1篇原位
  • 1篇原位肝移植
  • 1篇原位肝移植术
  • 1篇受体
  • 1篇胎儿
  • 1篇胎儿型
  • 1篇转流
  • 1篇门静脉
  • 1篇膜片

机构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2篇庄心良
  • 2篇徐国辉
  • 1篇赵雪莲
  • 1篇高雁
  • 1篇邢玉英
  • 1篇王莹恬
  • 1篇李士通
  • 1篇安广权
  • 1篇颜涛
  • 1篇汪正平

传媒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气和电解质的变化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患者动脉血气、电解质的变化及其原因。方法  80例行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患者 ,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除监测血流动力学外 ,同时于麻醉前、无肝前期、无肝期 30min和 6 0min、移植肝门静脉和腔静脉开放 5min和 30min、手术结束时监测动脉血气及电解质 ,其中70例采集门静脉开放后的肝静脉血进行测定。并对血流动力学和代谢紊乱进行纠正。结果 手术期间循环系统变化明显 ,腔静脉阻断期间血压下降、心率增快 ,门静脉开放后低血压 ,5 7例患者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动脉血 pH于无肝期 30min开始下降 ,至术终恢复 ;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于下腔静脉开放后 5min平均升高约 4~ 5mmHg(1mmHg =0 .133kPa)。剩余碱 (BE)平均值于无肝期下降 ,开放后个体间差值明显加大 ,为 - 13~ +9;血钾开放后 5min时个体间波动在 2 .6~ 6 .1mmol/L ;血钙于麻醉后至开放后 30min均降低 ,术终有所恢复。血钠基本保持平稳。开放后肝静脉血严重高钾、高CO2 ,而钠、钙、pH和BE显著降低。结论 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无肝期前 ,经适当调控内环境保持相对较稳定 ,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开放后出现明显循环波动和内环境紊乱 ,显著低钙、高CO2 。
李士通汪正平王莹恬徐国辉颜涛庄心良
关键词: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肝门静脉肝静脉动脉血气
丙泊酚对胎儿型和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重组受体,观察丙泊酚对胎儿型乙酰胆碱受体和神经型α7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在HEK293细胞表达胎儿型或α7乙酰胆碱受体。应用全细胞电压-膜片钳技术研究不同浓度(0.1μmol/L~3mmol/L)丙泊酚对2种受体亚型的影响。结果:临床相关浓度丙泊酚对100μmol/L乙酰胆碱激发胎儿型和α7乙酰胆碱受体的电流均有抑制作用。不同浓度丙泊酚对胎儿型或α7乙酰胆碱受体电流抑制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浓度丙泊酚对胎儿型乙酰胆碱受体抑制大于对α7乙酰胆碱受体的抑制(P<0.05)。结论:丙泊酚对γ-nAChR和a7-nAChR都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丙泊酚的浓度无关。
赵雪莲庄心良安广权高雁徐国辉邢玉英
关键词:二异丙酚膜片钳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