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巧凤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有机氯
  • 1篇有机氯农药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鱼类
  • 1篇指示生物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环境监测
  • 1篇沉积量
  • 1篇持久性有机污...

机构

  • 2篇同济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仇雁翎
  • 2篇周轶慧
  • 2篇陈巧凤
  • 1篇戴林森
  • 1篇赵建夫
  • 1篇朱志良
  • 1篇马志军
  • 1篇金欣

传媒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有机氯农药在大滨鹬和红腹滨鹬体内的富集程度被引量:1
2017年
为探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鸻鹬类体内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及来源,本研究以该迁徙路线上的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和红腹滨鹬(C.canutus)为研究对象,用索氏提取法对这两种鸟的胸肌和皮下脂肪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萃取,并用气相色谱法对19种有机氯农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HCHs、DDTs、硫丹Ⅱ等14种有机氯农药在大滨鹬和红腹滨鹬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所有样品中的含量最高值达1 573.5 ng/g脂重;在检出的14种有机氯农药中,α-HCH、β-HCH、γ-HCH、p,p′-DDE、硫丹Ⅱ、硫丹硫酸酯和/或p,p′-DDT的检出率达100%;在大滨鹬的肌肉组织、红腹滨鹬的肌肉和脂肪组织中,p,p′-DDE的残留量最高;而在大滨鹬的脂肪组织中硫丹硫酸酯和/或p,p′-DDT的含量最高;目标物中的艾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反式氯丹等未达检出限或含量较低。我们对比了不同物种及不同组织样本中有机氯农药的富集程度,红腹滨鹬的肌肉组织中HCHs的沉积量显著高于大滨鹬,而大滨鹬的脂肪组织中硫丹硫酸酯和/或p,p′-DDT的含量显著高于红腹滨鹬。此外,分别对比两个物种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中有机氯农药沉积量,部分有机氯农药在脂肪组织中的沉积量显著高于肌肉组织,说明相比于肌肉组织,有机氯农药可能更易于在脂肪组织中累积。
金欣戴林森陈巧凤周轶慧仇雁翎马志军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沉积量
鱼类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示生物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该文对以鱼类作为水环境中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示生物的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并对建立相应生物监测方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文中所举案例说明鱼类在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监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针对鱼类指示生物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和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等传统POPs,其他新型的POPs如十溴二苯乙烷(decabromodiphenyl ethane,DBDPE)和氯化石蜡(chlorinated paraffins,CPs)等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同时,设计监测方案时需考虑的影响因素也数量众多,其中脂含量指标虽与生物体对卤代有机污染物的累积量、器官间差异和采样时间等考虑因素密切相关,但在实际采样时,其不能作为判断样品可用性的直观指标。在确定合适的监测鱼种后,仍需通过鱼的体长、体重等直观生理指标以及规范采样季节等时间因素来制定长期的监测方案。国外相关研究已有较成功的案例,而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尚缺乏完善的鱼类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监测项目,亟待开展相关的应用研究。
陈巧凤周轶慧仇雁翎朱志良赵建夫
关键词:指示生物鱼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