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欣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有机氯
  • 1篇有机氯农药
  • 1篇越冬水鸟
  • 1篇湿地
  • 1篇水鸟
  • 1篇鸟类
  • 1篇鸟类栖息地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栖息地利用
  • 1篇自然湿地
  • 1篇环境因子
  • 1篇沉积量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篇马志军
  • 2篇金欣
  • 1篇戴林森
  • 1篇仇雁翎
  • 1篇周轶慧
  • 1篇陈巧凤
  • 1篇任晓彤
  • 1篇彭鹤博

传媒

  • 2篇动物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有机氯农药在大滨鹬和红腹滨鹬体内的富集程度被引量:1
2017年
为探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鸻鹬类体内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及来源,本研究以该迁徙路线上的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和红腹滨鹬(C.canutus)为研究对象,用索氏提取法对这两种鸟的胸肌和皮下脂肪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萃取,并用气相色谱法对19种有机氯农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HCHs、DDTs、硫丹Ⅱ等14种有机氯农药在大滨鹬和红腹滨鹬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所有样品中的含量最高值达1 573.5 ng/g脂重;在检出的14种有机氯农药中,α-HCH、β-HCH、γ-HCH、p,p′-DDE、硫丹Ⅱ、硫丹硫酸酯和/或p,p′-DDT的检出率达100%;在大滨鹬的肌肉组织、红腹滨鹬的肌肉和脂肪组织中,p,p′-DDE的残留量最高;而在大滨鹬的脂肪组织中硫丹硫酸酯和/或p,p′-DDT的含量最高;目标物中的艾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反式氯丹等未达检出限或含量较低。我们对比了不同物种及不同组织样本中有机氯农药的富集程度,红腹滨鹬的肌肉组织中HCHs的沉积量显著高于大滨鹬,而大滨鹬的脂肪组织中硫丹硫酸酯和/或p,p′-DDT的含量显著高于红腹滨鹬。此外,分别对比两个物种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中有机氯农药沉积量,部分有机氯农药在脂肪组织中的沉积量显著高于肌肉组织,说明相比于肌肉组织,有机氯农药可能更易于在脂肪组织中累积。
金欣戴林森陈巧凤周轶慧仇雁翎马志军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沉积量
崇明东滩鸟类栖息地优化区越冬水鸟的栖息地利用及影响因子被引量:22
2013年
阐明水鸟栖息地利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水鸟保护对策。本研究在2012~2013年冬季对崇明东滩鸟类栖息地优化区内越冬水鸟的种类、数量以及6种环境因子(植被面积比例、裸地面积比例、水深、地形变异、栖息地结构多样性和干扰)进行调查,以了解水鸟对人工湿地的栖息地利用及其影响因子。野外调查共记录到水鸟24种9018只,其中优势种为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和绿头鸭(A.platyrhynchos);栖息地优化区内水鸟休息的个体数量占总数量的79.2%,这表明优化区是大多数水鸟的休息地,而小鹏鹧(Tachybaptus ruficoUis)、白骨顶(Fulicaatra)、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和黑脸琵鹭(P.minor)的觅食个体数量超过60%,说明优化区也为这些鸟类提供了觅食地。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裸地面积比例是影响越冬水鸟种类分布的最主要因子;尽管游禽在地形变异较大、植被面积比例较低的区域数量较多,但在休息时游禽更偏好于裸地面积比例较高的区域,而涉禽休息时偏好于地形变异较大的区域。为增加栖息地优化区内的水鸟多样性,建议在优化区内种植水鸟可食的沉水植物以增加水鸟的食物资源,同时增加裸地面积比例和地形变异程度,更好地为水鸟提供栖息地。
金欣任晓彤彭鹤博马强汤臣栋钮栋梁马志军
关键词:自然湿地水鸟栖息地利用环境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