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萍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放疗
  • 3篇食管
  • 2篇调强
  • 2篇调强放疗
  • 2篇食管癌
  • 2篇晚期
  • 2篇放疗后
  • 2篇肺癌
  • 1篇预后
  • 1篇再程放疗
  • 1篇人胃癌
  • 1篇人胃癌组织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食管炎
  • 1篇受体
  • 1篇顺铂
  • 1篇注射
  • 1篇注射液
  • 1篇紫杉
  • 1篇紫杉醇

机构

  • 5篇河南大学

作者

  • 5篇王志伟
  • 5篇孙萍
  • 4篇时磊
  • 4篇侯欣
  • 3篇段永建
  • 3篇谢萱虎
  • 1篇翟彦杰
  • 1篇高玉花
  • 1篇宋华勇
  • 1篇李亚楠

传媒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放疗对晚期肺癌的效果
2022年
目的:分析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样本抽样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80例,以先后入院时间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放疗,观察组给予放疗+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自然杀伤细胞(NK)、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 %,高于对照组的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2、NK、LAK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2.50 %,低于对照组的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放疗治疗晚期肺癌效果显著。
王志伟朱倩倩段昱光周凤杰李梦亚苏培培孙萍侯欣
关键词:晚期肺癌放疗参芪扶正注射液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后毒性研究
2017年
目的探究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后毒性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9月期间在本院行调强放疗的7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采用固定野调强放疗技术,单次分割剂量均为2 Gy,5次/周,所有患者均行6~8个周期的治疗,观察患者放疗期间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依据美国癌症研究所的CTCAE3.0常见毒性分级标准评估患者不良反应情况,采用RTOG分级标准评估患者放射性食管炎或放射性肺损伤,并统计分析发生时间及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患者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68.57%,发生时间为放疗5~49 d,中位时间为27 d。2级放射性食管炎占比最高(58.57%),显著高于1级(2.86%)和3级(7.14%)占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放射性食管炎占比(2.86%)显著少于3级(7.1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为36.62%,发生时间为放疗后10~77 d,中位时间为44 d。2级放射性肺损伤占比最高(21.43%)显著高于1级(14.29%)和3级(8.57%)占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中出现白细胞降低(14.29%),血小板降低(16.90%),放射性皮炎(15.71%),三者均低于放射性肺损伤(36.62%)和放射性食管炎(68.57%)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后毒性反应以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损伤为主,应合理调整放疗剂量,及时做好两者监测及防控干预,进而保证调强放疗治疗效果。
王志伟侯欣时磊谢萱虎孙萍段永建
关键词: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损伤
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再程放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再程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90例根治性放疗后复发的食管癌患者,实施再程放疗,每次1.8~2.0 Gy,每周5次。照射剂量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而定。总剂量为45~60 Gy。结果:84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完全缓解(CR)16例,部分缓解(PR)54例,疾病稳定(SD)14例。Ⅱ级放射性食管炎者36例,Ⅲ级放射性食管炎者4例。14例为Ⅱ级放射性肺炎,2例为Ⅲ级放射性肺炎。死亡74例,10例病患在治疗后3个月发生食管穿孔,5个月后病死。6例因全身恶化。2例在接受治疗后因肺部出血病死,病死于肺部感染者共计6例,心衰8例,呼吸衰竭10例。内科合并症为12例。恶性病变20例。患者的1年和2年生存率为40%和18%。CR者生存时间均在2年以上,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放疗后复发食管癌患者,实施再程放疗技术,可全面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品质,近期效果较好,远期治疗结果尚待进一步探析。
王志伟侯欣时磊谢萱虎孙萍段永建
关键词:根治性放疗局部复发食管癌再程放疗
调强放疗与顺铂和紫杉醇化疗方案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与顺铂及紫杉醇(UT)化疗方案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案。方法选取40例接受UT化疗方案与普通放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40例接受调强放疗与UT化疗方案联合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3年内生存率以及临床不良反应,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联合治疗后观察组食管癌患者有效率和生存率均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和皮肤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食管癌患者治疗后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可溶性MHC-I分子链相关基因A(s MICA)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胞因子(CRP、s MICA、IL-6和IL-8)水平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结论调强放疗与UT化疗方案联合治疗能够提高食管癌临床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
王志伟侯欣时磊谢萱虎孙萍段永建
关键词:调强放疗食管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EGFR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有随访结果且资料完整的98例胃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对EGFR蛋白在胃癌组织与胃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分析EGFR蛋白在胃癌中各级表达情况、EGFR蛋白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EGFR蛋白与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EGFR蛋白各级分布情况如下:0级为56.12%(55/98),1级为23.47%(23/98),2级为11.22%(11/98),3级为9.18%(9/98);(2)EGFR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发生部位、分化程度方面无相关性(P〉0.05),但是与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否发生远处转移、TNM分期方面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3)EGFR与患者预后呈显著相关性(P=0.019,r=0.66),EGFR阳性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2.76个月,阴性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39.3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蛋白在人胃癌各级组织中均有表达,且与患者预后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判断胃癌的一个重要指标。
时磊李亚楠孙萍高玉花翟彦杰王志伟宋华勇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