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辉 作品数:41 被引量:216 H指数:9 供职机构: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更多>>
七氟醚预处理对CVR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肌酶的影响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观察七氟醚(Sev)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CVR)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肌酶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择期行CVR患者6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Sev预处理组(S组),每组30例。S组在麻醉诱导后吸入1.0%的Sev,30 min后洗脱,至体外循环(CPB)开始时使呼气末Sev浓度均〈0.1%。用丙泊酚、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BIS值保持在40-50。C组不吸入Sev,其余用药同S组。分别于麻醉前(t0)、主动脉开放时(t1)、主动脉开放后2 h(t2)及术后24 h(t3)采集桡动脉血,检测血清IL-6、IL-8、TNF-α、c Tn I、CK、CK-MB水平。结果 t2和t3时,2组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均较t0和t1时明显升高(P均〈0.05),t3时较t2时明显降低(P均〈0.05),S组t2和t3时均明显低于C组(P均〈0.05);t0时2组血清c Tn I、CK和CK-MB水平均在正常范围,t1-t3时明显升高(P均〈0.05),S组t1-t3时血清c Tn I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均〈0.05)。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能明显减轻CVR患者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和减少心肌酶的释放有关。 朱辉 李辉 杨进国 孔俊丽 吴清海 金琪关键词:七氟醚 心肺转流 瓣膜置换术 心肌酶学 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2011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入路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技巧及相关护理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12月46例行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的护理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于静吸复合全麻下行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苏醒完全,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建立全面有效的护理模式、完善充分的的手术配合,有利于消除患者的术前紧张、建立自信,是手术获得成功、减少数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良好恢复的重要保证. 包红梅 朱俊红 杨剑 朱辉关键词:颈椎 骨板 十堰地区2004~2009年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分析十堰地区泌尿生殖道的支原体感染趋势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方法检测3 540例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的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药敏试剂盒检测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检测出支原体870例,阳性率为24.58%,其中Uu感染768例(88.28%),Mh感染28例(3.22%),Uu合并Mh感染74例(8.51%),支原体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Uu对四环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及克拉霉素较为敏感,而Mh对克拉霉素敏感性差,Uu合并Mh感染对克拉霉素耐药,但对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2004~2009年,支原体药敏情况无明显变化。结论 Uu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支原体,Uu合并Mh感染使其耐药性增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李莲 郑卫东 王美钧 叶云 潘云军 朱辉关键词:解脲支原体 支原体 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 生殖器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肺转流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周血SOD、MDA及白细胞NF-κB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CVR)患者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浓度及白细胞NF-κB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VR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和对照组(C组)。S组在麻醉诱导后吸入1.0%七氟醚30min后洗脱,至CPB开始时使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均<0.1%。以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维持麻醉。C组不吸入七氟醚,其他用药与S组相同。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及主动脉开放30min(T1)、1h(T2)、2h(T3)和6h(T4)采集桡动脉血,检测血浆SOD活性、MDA含量及白细胞NF-κB活性。结果两组患者T1~T4时的SOD活性较T0降低(P<0.05),MDA含量较T0升高(P<0.05);S组T1~T4时的SOD活性高于C组,而MDA含量和NF-κB活性均低于C组(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能减轻CVR患者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朱辉 侯丽娟 蔡强 韩红 王丽阳 梅欢 张茜 吕昆阳 李莲关键词:七氟醚预处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肺转流 氧化应激损伤 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压脉带法预处理用于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对比研究 2012年 [目的]对比研究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预处理预防异丙酚静脉注射痛(PIP)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ASAⅠ~Ⅱ级接受全麻的择期手术患者,被随机分成四组,每组50例,各组患者注射异丙酚前在前臂结扎一压脉带人为阻断血流,分别予以不同试验药物.F组:芬太尼150 μg;S组:舒芬太尼15 μg;L组:利多卡因40 mg;P组:生理盐水3 mL.注射完毕1 min后松开止血带,再注射1%异丙酚2 mg/kg,注射速度为0.5 mL/s.比较四组PIP情况、麻醉前(T0)、预注药后(T1)和注异丙酚后(T2)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参数及预注试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F组、S组及L组的PIP发生率分别为50%、36%、22%,均显著低于P组8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T1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T2时MAP较T0、T1显著降低(P〈0.01);HR较T0、T1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较T0、T1均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副反应咳嗽和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芬太尼、舒芬太尼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PIP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舒芬太尼在预防PIP方面,其外周镇痛作用优于芬太尼. 朱辉 杨剑 周显琎 杨进国 苏镔 李莲B超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比较患者全凭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术(PVB)在开胸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全凭静脉自控镇痛组(A组)和静脉泵联合椎旁神经阻滞组(B组)。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μg/(min·kg)和异丙酚0.2 mg/(min·kg)、间断推注阿曲库铵,手术结束前1h推注舒芬太尼0.2μg/kg,缝皮时开始全凭静脉自控镇痛。B组患者术毕立刻在B超引导下行单侧椎旁神经阻滞,注入0.5%的罗哌卡因10 m L。记录2组患者48 h内舒芬太尼使用总量、VAS镇痛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B组术后2,4,8,12 h VAS镇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A组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多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B组(P<0.05)。结论 PVB联合PCIA在开胸手术后短期镇痛效果优于单纯PCIA,且不良反应少,但是持续时间有限。 散小虎 张在斌 朱辉 杨进国关键词:椎旁神经阻滞 开胸手术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3 2017年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短时间内认知功能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2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手术麻醉诱导前,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镇静评分、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等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1、3、7 d的简易精神量表(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 d和观察组(P<0.01);观察组T_1~T_5时的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T_0时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T_2~T_5时的IL-6、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T_0、T_1时及观察组(P<0.01),T_1、T_2时两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达到最高值,与T_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明显降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避免产生不良情绪,同时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张在斌 杨进国 曾文强 散小虎 朱辉关键词:老年髋关节置换 应激反应 省属医学院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 被引量:6 2012年 湖北医药学院充分发挥高校优势,通过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制定模式方案,保证了住院医师培训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益,对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师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回顾高等医学院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实践,总结在培训管理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朱辉 杨进国 包红梅 杨剑 周显琎 李莲关键词:住院医师 医学院校 5-氮-2’-脱氧胞苷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1年 5-氮-2’-脱氧胞苷可通过DNA去甲基化影响组蛋白修饰包括组蛋白甲基化和乙酰化及直接引起DNA损伤等作用使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和DNA修复有关的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引起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和分化从而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从而达到抗肿瘤作用。 李莲 朱辉关键词: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DNA损伤 肿瘤抑制 NS-398对胃癌上皮细胞BGC-823的作用 2004年 目的 :探讨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 (nonsteroidalanti inflammatorydrug ,NSAIDs)NS 398对人胃癌细胞BGC 82 3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DNA条带分析以及流式细胞仪分别从定性及定量的角度观察不同浓度的NS 398引起的BGC 82 3细胞凋亡情况 ;MTT法分析不同浓度的NS 398对BGC 82 3细胞增殖的影响。以乳酸脱氢酶漏出情况来反映细胞膜受损情况。结果 :0 .2 5mmol/L的NS 398即可引起BGC 82 3细胞的凋亡 ,并且呈现量效关系 ,同时伴有乳酸脱氢酶漏出增加。MTT分析发现 :0 .1mmol/L的NS 398可抑制BGC 82 3细胞的增殖 (P <0 .0 5 )。结论 :NS 398有抑制BGC 82 3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 李莲 朱辉 罗超 任永生 王明江关键词:环加氧酶抑制药 上皮细胞 脱噬作用 细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