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娜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75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效应面法
  • 1篇星点设计
  • 1篇星点设计-效...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有效期
  • 1篇有效期
  • 1篇生物碱
  • 1篇提取纯化
  • 1篇总黄酮
  • 1篇总生物碱
  • 1篇效期
  • 1篇镰形棘豆
  • 1篇雷公藤
  • 1篇雷公藤甲素
  • 1篇黄酮
  • 1篇甲素
  • 1篇赶黄草
  • 1篇BOX-BE...
  • 1篇层次分析
  • 1篇纯化

机构

  • 5篇解放军第17...

作者

  • 5篇杨丽娜
  • 4篇陈锦珊
  • 3篇王艺红
  • 2篇蔡小辉
  • 1篇张荣
  • 1篇王庆芬
  • 1篇倪晓霞
  • 1篇周承芳

传媒

  • 2篇中国药师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南药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栀红酊的稳定性试验研究
目的:考察栀红酊的稳定性,为制定有效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栀红酊中栀子苷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栀红酊中乙醇的含量,以酊剂重点考察项目性状、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和加速试验...
蔡小辉杨丽娜曾棋平王艺红陈锦珊
关键词:药物有效期
赶黄草保肝活性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综述赶黄草抗肝炎活性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展,为赶黄草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查阅相关文献报道,从药效物质基础、提取纯化工艺等方面总结分析赶黄草抗肝炎活性成分研究进展情况。结果赶黄草抗肝炎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有机酸类和萜类。目前赶黄草存在提取纯化工艺尚未标准化、指标选择不全面等问题。结论赶黄草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保肝、降酶和抗氧化等作用,而活性成分的纯度是研究其活性的首要前提,因此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提取纯化工艺至关重要。
杨丽娜周承芳曾棋平陈锦珊
关键词:赶黄草纯化工艺
雷公藤口服液中雷公藤甲素、总二萜内酯和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建立雷公藤口服液中雷公藤甲素、总二萜内酯以及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18 nm,测定雷公藤口服液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以雷公藤甲素、雷公藤次碱为对照,测定雷公藤总二萜内酯、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雷公藤甲素、总二萜内酯(以雷公藤甲素计)和总生物碱(以雷公藤次碱计)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1.96%、90.73%、99.18%,RSD均小于3%。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良好,可用于雷公藤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杨丽娜王庆芬倪晓霞张荣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总生物碱
层次分析联合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选复方首乌藤合剂提取工艺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优选复方首乌藤合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金丝桃苷的提取率以及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选择浸泡时间、溶剂用量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提取次数考察。结果复方首乌藤合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4 h,提取2次,每次3 h,溶剂用量为10倍量。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实际值与预测值吻合度高,预测性良好,优选的工艺各成分提取率高,为复方首乌藤合剂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曾棋平杨丽娜曹毅祥王艺红林跃松陈锦珊
关键词:层次分析BOX-BEHNKEN效应面法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镰形棘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优选镰形棘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溶剂用量、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对镰形棘豆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20倍量66%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84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含量达23.21 mg·g^(-1)。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预测性好。
曾棋平王艺红蔡小辉杨丽娜陈锦珊
关键词:镰形棘豆总黄酮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